可不敢找小妹,在赵顼封建迷信的心目中,小妹的肚子里,孕育的可是大宋最高智商的结晶,肯定是宝贝,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于是赵宗佑花了三天时间,将赵顼的脑子绞成了一团浆糊,还是没有让他明白这个长度是怎么算出来的。
不过大意是清楚的,总之就是——这个尺度,应运而生上宗天数,取昊冥之万一,为人世之准衡。
这个能够万世不移的度量衡,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天命所归,联想到王朝的千秋万代。
甚至有大臣以此为贺,请上尊号绍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
赵顼笑呵呵地推辞这样不好,要不得。
虽然大宋在我一代得到了天数,但这是上苍为了鼓励我继续体天行道而已,该谦虚的还是要谦虚。
这个逼装得,实在是太大发了。
于是熙宁六年三月末,赵顼下旨,着司天监制作新器,除传统长度,体积,重量三类度量衡,新增了温度,浓度,以为万世准式,颁行天下。
新器前三套,以铂金和玻璃打造,分别供奉与太庙,司天监,翰林院。
鉴于自己学问堪忧,诏太子少保苏油,每五日进讲《原理》。
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油是好同志
熙宁六年三月,辛亥,试明经诸科。
壬戌,御集英殿,赐奏名进士、明经诸科余中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同学究出身,总五百九十六人。
赐及第进士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
这次科举,浙江仅龙泉一县十一人得中进士,东南几路科考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一个叫张耒的士子也在今年得中,这娃后来成了大苏的铁粉,苏门四子之一。
苏油作为大学士,自然也要随赵顼参加金明池赐宴等相关活动,最可笑自己才二十多岁,还要对着一帮三四十的新科进士大叔们送温暖送关怀,这幸好是留起了一点胡子,不然就更夸张了。
三月末是大日子,开封府衙两边,张贴出两张巨大的榜文,上边写着府衙评选出来的开封市民最关心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城中饮水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办,黄河的海拔还在开封地平线之上,因此只需要在城中打井就可以了。
苏油将工程进行了招标,不拘官私,将三十五口新井的工程,以及旧井改造,包给了四通营造,胄案,还有皇室内工坊。
不过打井也不能随便打,宋代法律规定,京中所有水井,除了自家的,街道上的的公用井,旅店中的水井,一律必须设置栏杆。否则让人掉进去造成伤亡,“杖一百。”
就算设置了提醒标识都不行,仅能“罪减一等。”
所以苏油干脆对城中所有水井进行了重新设计。
有了螺旋取土设备,钻井不难,不管新旧,一律封闭,在其上安装压水设备,醉鬼们撞到井桩子上最多一个包,总比掉井里强。
第二件,方便市民的菜篮子工程。
苏油奏请,在城里开设万货集分店,汴京增设八个销售点,类似后世的小商品市场和菜市场,方便市民购物。
同时要求这部分都是小商贩,免交市易牙钱,以鼓励表彰他们给开封市民带来的方便。
然后交上营业规模报表,赵顼一看这些小户的牙钱一年还收不到两万贯,大手一挥,免了就免了!
开封小贩们顿时奔走相告——开封城里可算有我们卖东西的地方了,那黑了心的吕嘉问,这下管不着我们了!
不过摊位租金还是要收的,而且这里摊位怪密集,算下来一个小市场,愣是挤下了五百多小贩。
相比于后世当然不算什么,不过在现在这种全是木结构棚子的地方,就有些吓人了。
于是苏油只好坚决禁止用火,一旦发现就赶出去。
第三件,汴京卫生工程。
这个简单,苏油直接引入了垃圾桶模式,汴京城街道,每隔百步一个垃圾桶,宣导市民望里边丢垃圾,每天负责垃圾回收。
不过垃圾是真少,如今可是萝卜缨子都要做成腌菜,小布头都要做成鞋垫的年代。
自从沤肥这个技能点被苏油点开后,开封府的马桶一天都能给家里挣上一两文钱,真正的垃圾,不过就是些落叶,煤灰之类。
往沟渠倒灰导致堵塞,是要打一百板子的重罪,所以制度早就立在那里了,只少了垃圾桶和环卫车而已。
主要还是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还有就是积水街道,贫民区,下水道。
汴京城的下水道,是个非常恐怖的所在。所谓“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
这些苏油暂时还没精力弄,还是走后世的老路子,先把形象工程弄好再说。
第四件,交通问题。
这个也简单,苏油在京中道路画上了中轴线,车辆行人,一律靠右行走,一下子就解决了一半的拥堵问题。
第五件,阅读墙,每日的邸报,苏油会圈出一部分,还有四通商号收集的情报,京中杂事趣事,或者士子投递到他这里的行卷,苏油也会找出一部分出来,交给书办们抄录,然后粘贴到府衙和通衢,供大家观看,满足汴京人民的八卦心理,自有喜欢显摆的士子诵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