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非常重视,专程前来参加开工仪式。
大宋为辽国培养的理工人才,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彻底弥补了渤海人造乱之后的缺口。
看着万斤铁水从高炉里取出,然后被辊压成钢片,之后被切割成刀剑的胚条,耶律延禧不禁对王经和室纯赞道:“两位爱卿,居功至伟。”
说完看向正忙着指导工人的室恭:“室爱卿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室纯却颇感担忧:“国事艰难,陛下倥偬之间,还不忘来奖喻臣等,臣等倍感荣光,敢不竭力。”
“如今我朝也能够日产精铁一万五千斤,国力转眼便会重新强盛,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矿工不足,备料不及。”
“陛下,何妨稍作安静,休养生息。以辽阳、长春、婆娑岭为基业,发展民生,操厉兵马。待到几年之后,鞑靼、女直,未足平也。”
“先帝龙御,陛下新极,朝中惊惧,百姓忧惶,军力待振,国事待兴。固非兴军之时也。”
“臣请陛下稍微收束兵力,发几支军士开采婆娑岭,一来补充人力,解决丁力不足的问题,二来弹压周边。”
“开矿用的都是铁器,那就是不穿军服的军队,不可不防啊……”
耶律延禧说道:“爱卿所言这些,朕非不知,然而吉达如今势力大张,拥兵已近十万,蒙根图拉克、玛古苏各三万有余。”
“皇太叔那里一日三章,要求增兵,西北糜烂之局,急需收拾,至少不能让虏骑越过金山,威胁我长春、辽阳腹心。”
“我朝军制,皇帝掌宫帐铁林,皇后掌属珊,全盛之时,帝后各有三十万,威服万里,远征西州,饮马汴梁。”
“如今国朝外有强敌,内有叛乱,渤海衔恨,女直造衅。虽欲休养,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也?”
“之前西北招讨司折军八万,这次皇爷爷龙宾栲栳泺,又是十万,西南战事经年,损失不下三万,还有剿杀叛民、叛臣,前后折损也不下万余。”
“契丹本部六十万大军,所余三十多万,还不是精锐。兵甲、战马尽数为鞑靼所夺,此消而彼长。”
“要布防金山,非二十万实不能为,压制女直,至少也得五万以上,防范诸部仆从的剩余兵马,还能有多少?”
室纯琢磨了一下:“那可否拿些粮食出来,招募流民?”
这下轮到王经叫苦了:“老尚书啊,你是没有当这个家。年前诸多征战,救灾赈灾,平叛平乱,恢复水利、工矿……所有这些,都从南部诸州筹措的经费,加上那个先期的小铁厂,已经前后不下三百万贯。”
“这三百万贯哪里来的?那是债券!铁厂债券!如今铁厂开始产出,这些钱是要还的!还要带上利息!”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游说
说完朝耶律延禧拱手:“如今铁厂落地,岁币断绝,臣还指望陛下少造些军器,多产点农具,发卖给头下军州的酋长们,以获利支付首期铁厂债券呢。”
想到要还钱,耶律延禧就不禁头痛:“铠甲、军器,万不能少,栲栳泺一战,我朝丢了十万甲器,这个必须赶紧补充上。”
“剩下的,再拿去发卖。”
室纯说道:“其实还有一途,就是回归质朴,崇尚节俭。”
“国之所用,足兵、足衣、足食而已。其余金珠玉贝,骏马鹞鹰,丝绸美酒,精器名茶,能去的虚浮,一应裁减。”
别说王经不愿意,就连耶律延禧都不愿意:“如今与大宋的贸易,乃是国库的重要支撑,东珠、人参、貂皮、松木、鹞鹰,这些本来就是大宗,要是一概禁绝,只怕朝廷更难。”
“就是!”王经赶紧说道:“老尚书多年不问朝政,不知道这些。”
“贸易就是互通有无,丝绸美酒,精瓷名茶,都是搭配粮食、铁锅之类必需品的添头。用宋朝司徒的话说,这叫‘配额’,要增同增,要减同减,他得照顾四路那什么‘产业平衡’。”
“不说别的,绢帛和美酒,在女直那里比舶来钱都要好用,辽国还能赚进不少的收益。”
室纯说道:“那就只卖给他们,我契丹禁用?”
这就是书呆子的想当然了,耶律延禧摆手:“老尚书将工矿基地照顾好就行,这些朝政,再议吧。”
室纯还是忍不住,再次拱手:“陛下,艰难之际,臣请朝廷起复一人。”
“萧托辉?”
“正是。”
“他啊……”
王经其实也想启用萧托辉来和大公鼎打擂台,也赶紧拱手:“臣觉得,老尚书这个建议不错,萧托辉……”
耶律延禧白了他一眼:“皇太叔的颜面,还是要看顾一二的吧?”
耶律延禧话里有话,西南边事,本来耶律洪基是安排自己的弟弟,上京留守,鲁国王,如今耶律延禧新封的皇太叔耶律和鲁斡在主持。
而北苑枢密使阿苏,则是耶律和鲁斡夹袋里边的人。
阿苏陷害不太精通军政的萧托辉当任南面招讨使,其实就是想借刀杀人,因为在职权上,萧托辉是耶律和鲁斡下级,且必然会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萧托辉是章惇那样的人物,清廉守正,料理民政能力极强,但是见不惯耶律和鲁斡与阿苏一干契丹高层勋贵们腐化堕落,贪佞狡险,而且在政务上绝不会相让,因此几次冲撞耶律和鲁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