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者看着镜子里那个华贵非常,胡须整齐的自己:“这……这是我现在的样子?”
不太信得过镜子,又跑去院子里的水缸前照了一下,回来才欣喜若狂地喊道:“哈哈哈,真是我,真的是我!”
苏利涉也换完装束出来了,恢复了汴京城大宋高官权贵的日常装束,穿了一身淡石青色的“一色锦”袍子,腰上是犀带,戴上了软翅幞头,气度和女直部落里质朴的医士形象相差极大。
看到劾者的样子,苏利涉微笑道:“太师现在这个样子,去金殿见官家都是不碍的了。”
劾者笑道:“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见?”
苏利涉对劾者行了一个文绉绉的礼节,腰间的金佩只轻轻晃动了一下:“什么时候学会这一套,什么时候就能见了。太师且安歇,有什么吩咐便告知馆伴,我去去就来。”
……
苏利涉在黄门带领之下,来到武英阁偏殿的时候,正见到一位红衣文臣领着一个小孩从殿中恭敬地退出,然后转身。
见到苏利涉,那人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带着那小孩一起,站到一边避让。
看到那人腰间的金鱼袋和那一脸正经端肃的小孩,苏利涉已经知道了这一大一小的身份,也是微微一笑,点头施礼。
着绯之臣,一般只配银鱼袋,着绯而得赐金鱼,那得是立了超级大功的人。
当年苏油在胄案改良冶炉,一炉就能铸造出品质不亚西夏青锋的万斤精钢,还有一篇《精金赋》的加成,仁宗皇帝一时高兴,赐下金鱼袋,苏油都不敢领受。
主要是当时苏油的级别差得太远了。
面前这人的金鱼袋上有金丝缂绣的狮子,按照元丰改制后的规矩,因文事得赐金银鱼袋者,袋上饰禽,表示文采斑斓;因武功得赐金银鱼袋者,袋上饰兽,以示爪牙锋利。
这人以武功得授金鱼袋,偏偏又是一身文官服饰,还排在自己前头一位,那肯定就是曾经指挥着几路鞑靼人,灭了辽国十万精锐,就连耶律洪基都未能身免的李夔了。
看着李夔脸上和自己一样,专业盥面待诏掩饰不下去的风霜痕迹,苏利涉就不禁感慨吕惠卿的好运气。
邓绾已经默默无闻地死在了滁州任上。
其实邓绾的两个儿子颇为争气,都是进士出身,长子邓洵仁提举河东路常平、次子邓洵武任国史编修。
但是二子都低调得很,只上了两道乞守父制的奏章,邓洵仁是托请章惇转递,邓洵武是托请曾布转递。
什么要求都不敢提,还需要大佬背书,就是生怕引来朝中议论,让自家爹死后都不得安宁。
邓绾先投安石,而后投吕惠卿而背安石;
及王安石复相,又劾吕惠卿、章惇以取谀。
后虑安石去后自己失势,上言赵顼,请录安石子及婿,仍赐第京师。
赵顼将此事告诉了王安石,王安石道:“绾为国司直,而为宰臣乞恩泽,极伤国体,当黜。”
赵顼将邓绾贬出朝堂,还亲自给此人的性子下了定义——操心颇僻,赋性奸回。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
然而吕惠卿同样也是被赵顼点名评价过的人。
王安石复相后,已经成长出足够政治智慧的赵顼,曾不止一次明确对王安石说过,吕惠卿小人,爱卿你信任不得。
数月之前吕惠卿得到了升迁,陛见时还得到了陛下不错的评价,没说的,这就是做给面前这位看的了。
听说李夔生了个好儿子,其母曾夜梦一人,身着唐代官吏服色,手持一柄雪亮的短刀,立于北斗之下。
李妻醒来后,喜滋滋地告诉自己夫君,说是梦到了魁星,将来这儿子肯定能够得中进士。
李夔告诉自己老婆想多了,魁星立的是北斗之上,你这是北斗之下,不搭界的;
而且魁星手里捉笔,你这偏是捉刀,还是不对。
听你所言,那人穿着绿袍,才不过六七品,看来也不是什么大官转世。
其妻不禁闷闷不乐。
但是夜梦总是征兆,于是待到送孩子入京,李妻便将这事情顺便与石薇讲了。
石薇又将之当做小故事告诉了漏勺,问道:“你觉得夔妻所梦之人,到底是谁?”
漏勺说我也不知道啊,整个唐代,此等绿袍小官多如过江之鲫,这谁记得住呢?
倒是旁听的易安小妹崽一肚子的典故,告诉石薇,此人该是狄仁杰。
漏勺吓了一大跳,师妹你别开玩笑,狄仁杰两任宰相,怎么会这样寒酸。
易安笑师兄你不细读书,只记得狄公平生大事儿,这其实是狄公未发达时,任并州法曹时的形貌。
夔妻梦到那人手里拿着雪亮的刀子,那就是唐时并州所产,叫做“并刀”。
周邦彦的《少年游》里,第一句就是:“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并州在唐代属河东道,为今山西太原一带,太原正好也是狄公的故乡。
狄公任并州法曹的时候,长史蔺仁基经常对人称赞:“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所以夔妻梦到的那名“小官员”,其实来头颇大,应该就是唐代名相——狄仁杰。
苏利涉在半路火车添煤加水的时候下车遛弯,听人讲过这故事,如今看着李夔身边一脸严肃的娃,心里不由得好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