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如果萧计相没有搜出他要的东西,一来请诸位给老夫做个见证,二来,拿下他,各位也可以将功补过。”
军士们其实还是相信王经的,因为王经和萧托辉的口碑,在辽国官场上,被官员们渲染之后,也有不少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他们也知道,手上的铁器,平日领到的钱粮,几乎皆是出自婆娑岭和长春辽阳,其实就是面前这胖老头的功劳。
现在见王经态度如此和煦,一名军士就大着胆子道:“丞相,萧计相手里还有金牌……”
王经依旧拢着袖子,看着书房的大门,好像在自言自语一般:“放心,等他出来,自己都会交出金牌。”
说到这里,王经低下了头:“毕竟,咱们都是陛下的鹰犬……”
不多一阵,书房里边传来兴奋的声音:“计相,找到了!果然有间密室!”
院中众人都是惊疑不定,然而没一会儿,却听见萧托辉惊怒的声音:“怎么可能?!怎么会是这些东西……不可能……不可能!”
紧跟着,书房里响起了推倒书架,摔碎瓷器的声音。
一名侍卫来到王经身侧:“相公……”
王经安然不动,只叹息了一声:“让他尽兴吧,将死之人,还不得尽兴一次?”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
终于,书房里安静了下来。
萧托辉的侍卫和王经的侍卫也从书房里退了出来。
看着院中老神在在的王经,萧托辉的侍卫们胆战心惊,而王经的侍卫们,却是一脸的尴尬。
王经懒得搭理他们,来到书房门口:“萧计相,出来吧。”
“也不要想着在里边自尽,不论老夫,就是陛下那里,也不能因你被上污名。”
又过了一阵,萧托辉从书房中走了出来,看样子还整理过衣冠,神色也重新平静,只对王经说道:“相公好手段。”
王经面无表情:“我不明白计相在说什么。那面金牌,计相是想要继续自己留着,还是交于老夫暂管?”
萧托辉也没有犹豫,从袖中取出金牌,递了过去。
王经将金牌轻轻接过。
被挟持的那么侍卫见状立马跪了下来:“我招!我全招!是萧计相让我将李管事诱入花园假山之后刺杀的……他说,他说这是为陛下立下大功,事后会有升赏!”
王经和蔼地对他说道:“这些等大理寺的人前来,你慢慢与他们细说不迟。你放心,此事绝不牵累无辜,之前老夫说过的话,算数。”
说完对周围军士们道:“大家都听萧制使指挥,先送计相去安歇吧。马三,将书房收拾一下,老夫要写弹章。”
众人都退了出去,院中的亲眷家小们这才敢号哭发声,一时间各种乱七八糟。
王经皱起了眉头,大喝一声:“都给我安静!”
院中顿时鸦雀无声。
王经长出了一口气:“事情都过去了,还号什么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
马三的动作还是快,书房很快便收拾了出来。
当晚,王经写完弹章,才对已经被招至书房伺候的马三问道:“你替大宋做密谍,多长时间了?”
马三躬身道:“回相爷话,在回辽的路上,当时的张使臣便招揽了小的。”
说完又解释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前几年四十三节度拿着暗号来找我,说是要给相爷你安排一条通道。不过能不用最好不用,也最好别让相爷知道,免得给相爷你惹麻烦。”
“没做什么?没做什么却把那几本账册,交给了节度?”
马三说道:“是,小人也是没办法,当年管不住裤裆,在宋国寻了亲,生了娃,这不拿着人家的俸禄,总要办点事情吗?”
“不过相爷放心,节度说了,这几本贿赂宗室和北院高官的账册,还有南院官员们的把柄,和他与相爷的……生意相比,连毛毛雨都算不上,让我悄悄放了回去。”
“前几日节度收到密报,说萧计相要对相爷你动手,让我赶紧将账册取出来,否则相爷你会有大麻烦。”
“节度说宋辽是兄弟之邦,相爷你又是大辽的顶梁柱,南部诸州都指着相爷你过日子呢,若是让萧计相得计,大辽南部肯定会糜烂。”
“小的是显州人,也不希望自己家乡变成节度说的那个样子,所以……”
王经将手里的毛笔交给他淘洗,说道:“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是密谍,宋朝的密谍。”
马三低下了头淘写起毛笔:“可是节度说,宋国和辽国,也是有共同利益的。至少,与辽国南部诸州,是有共同利益的。”
“共同利益……”王经拿起自己的奏章检查:“这是宋朝司徒造出来的新词儿吧?”
“我也不知道啊。”马三说道:“不过节度说辽国的南部诸州,其实更像宋国,北部……”
“继续说。”王经扫了几眼奏章,没发现什么毛病,又端起了茶碗:“我其实挺喜欢听听他国之人对辽国的看法,今天这机会也算是难得。”
马三说道:“相爷可别介意,我也只是听节度、商贾们偶尔说起过。节度说辽国的南北分治,其实就是南人出钱粮,北人出兵马,南人养北人,北人卫南人。”
王经不禁莞尔:“这话是糙了点,简单了点,不过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