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油也给三苏准备了不少的礼物,现在北方的东西便宜了,给老族兄准备几条人参几张貂皮,给苏辙二十八娘准备了河北的几匹齐纨几道缂锦。
给大苏的东西,则是自己亲手料理的烧椒酱。
就用上次扬州寄来的那个酱菜坛子!
……
东京,奉圣寺。
这是辽国最大的一座寺庙,乃是辽开泰九年,由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为母亲萧太后建造。
因寺内供奉七尊巨大的大佛,又称七佛寺,每尊大佛都有专门的宫室陈列,周围都是围绕大佛的佛教泥塑,用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装饰。
奉圣寺里分庞大的东西两宫,居住着五千和尚,他们是代替宗室贵族出家的,因此也属于特权阶层。
寺内僧徒纵恣不法,放债营利,侵夺小民,百姓苦不聊生。
宏大的山门侧面,一名将领模样的男子被几名大和尚堵在侧门外头:“快走!没粮给你!檀越打僧侣的秋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男子被叉得几个踉跄,兀自陪着笑脸:“大僧,上师,俺知道庙中有粮,婆娑岭真是日子难过,好歹接济一些,或者俺们先欠着也行……”
“欠着?利滚利的怕你这穷军汉还不起!快走快走!”
正抓扯间,就听一个声音喊道:“且慢着——”
几名和尚住了手,对着一名穿着木棉袈裟的僧人行礼:“律座。”
僧人是戒律院长老,过来看着狼狈的军汉:“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的叫高永昌,乃是婆娑岭渤海裨将!”那人见事有转机,赶紧拨开众人跪倒在长老之前:“佛爷可怜小的则个,婆娑岭那边,军士匠人们都快没粮了。”
长老说道:“跟我来吧。”
“诶诶……”高永昌连忙跟上:“长老你但有吩咐,小的们一定给佛爷办好!”
长老头也不回朝庙中走去:“你们是军士,匠作,这些该朝廷的事情,你不去求告官府衙门,却来我山门,却是寻错地方了。”
高永昌陪着笑:“长老有所不知,但凡衙门有点办法,我也不至于劳烦佛爷们。”
长老却是摇头:“大辽最重军事,我不信连军士的口粮也敢克扣。”
高永昌说道:“这倒是没有,不过婆娑岭有些麻烦,都是渤海同族沾亲带故,还有,如今世道越来越乱,都不敢舍下家小,于是尽带在身边,每天一睁眼,周围就是几张嘴要等着填啊。”
长老也是一声叹息:“红尘里多磨难,山门也不好得清净了……”
来到禅房,长老命小沙弥取出一沓子的票据来:“这些都是饼券、面券,油券,最早是由京中的商贾们,仿效鹰券发行的。”
“后来萧托辉一场搅扰,不少官员手头紧,便送来典当,寺里前后累积了不少。”
“如今粮价腾贵,商贾们都在囤积粮食,却不愿意按照券上的面值兑换,这就是不讲诚信了。”
“这里的东西全部兑到手,寺里就算给你两成作为酬劳,也足够你们开销到七月了吧?”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战
高永昌不禁心头一动:“这个……商贾们连佛爷的面子都不给?”
长老说道:“我等出家人,与其争竞,不免失了观瞻,因此想问问,将军接不接这差事?”
“接!”高永昌赶紧将那一篮子的票据压住:“佛爷放心,这一票,我们接了!”
……
庚午,帝幸申王府。辛未,幸端王府。甲戌,进封咸宁郡王俣为莘王,普宁郡王似为简王,祁国公偲为永宁郡王。
甲申,幸睿成宫及莘王、简王府。
丙子,筑熙河通会关,章惇等进《参补神宗实录》、《神宗帝纪》。
壬寅,奉议郎黄辅国言:“元丰中,太学生休假日,引诣武学射厅习射,绍圣尝著为令。乞颁其法于诸路州学。”
这是给学生们增设体育课,从之。
丁亥,辽为燕国王延禧行再生礼,曲赦三百里囚。
先是高阳土沃民富,吏其邑者每黩于货。
辽国舅详衮萧文始至,悉去旧弊,务农桑,崇礼教。属县有蝗,方议捕除,文曰:“蝗,天灾,捕之何益!”但反躬自责。
蝗尽飞去,遗者亦不食苗,散在草莽,为乌鹊所食。
时议以文可大用,迁唐古部节度使,知易州,兼西南面安抚使。
壬辰,东京裨将高永昌作乱。
……
说高永昌作乱,其实有些冤枉,至少高永昌刚开始是走的正常程序,拿着各家商号发行的债券去要东西。
但是各家商号说如今物价腾贵,如果按照当时的价格拿货,自己就只有倒毙上吊的份,因此这些债券如果想要兑付,那就只能是三个途径:等待、打折或者加钱。
高永昌当然不愿意,就算尽数要下来这些粮食油面,里边也只有两成是自己的,何况这些债券,奸商们都是提前收了货款,这不也多赚了几轮钱,现在物价涨了就不认账,没这道理。
商贾们拒绝支付,和尚们没办法,不代表带兵的也没办法。
一个字,抢!
高永昌带领着手下直接将商贾们的大门给卸了,然后开始抢夺粮食。
无数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形欢欣鼓舞,靠终于有对狗大户们出手的豪侠了,那还愣着干嘛,俺们也饿着呢,一起上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