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罐说道:“多烤点豆干,娘亲说爹爹烤的豆干最好吃了。”
赵顼刚刚被扁罐极富仪式感的动作震惊,接着被这父子俩都逗乐了:“等下,明润你这是要……做饭?”
苏油将引火棒点燃了碳炉下的固体酒精,又拿出一个手摇小鼓风机对着炉膛吹风,很快引燃了上面的无烟炭:“陛下,《礼记·内则》有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縪绅,搢笏。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衿缨綦屦,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接着就是侍奉长辈沃盥,问他们想吃什么,退下来置办饮食,然后进奉。”
“所以这阳燧木燧,虽则是随身引火之物,可代表的是孝诚。”
“风俗流传到今天,家中寒食节后引新火,代表的又是全家对新一年的期盼。”
火生好了,苏油在一边放上锅子,热上先前就炖好的鸡汤,一边开始布上铁板,刷油烧烤。
嘴里边还不停:“《尚书大传》,伏生以燧人氏为三皇之首,将人类学会用火为文明之始,臣以为是有道理的。”
“上古之世,人类只能茹毛饮血,年衰者无法奉养。”
“有火之后,就可以烹饪,不但食物更容易吸收,还能让谷物和肉类,能够为年长者所食。是为孝行的端由,礼制的起点。”
“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云:‘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火之德,根由不就是在这上头吗?”
赵顼都惊呆了,只感觉心里扑通乱跳,手心都在冒汗。
五德始终,在推翻别人的时候好用得很,但是同理,轮到别人推翻自己的时候,同样好用得很。
而苏油在炉边这番话,大大超越了董仲舒的“五德始终说”,给了“火德”全新的定义和内涵,稍加润色,就能成为大宋得国永继的坚实理论基础。
苏油的意思,以燧人氏为文明始祖,以火德为礼行之始,说宋承火德,就是因为大宋能安养万民,推行仁孝,以文明治天下。
无可反驳,无可推翻!
就连一边的苏颂和陈昭明都惊着了,这么冠冕堂皇的理论,不是在朝堂之上垂缨正笏地说出来,而是在热腾腾的火炉边,和烤肉一起新鲜出炉,这这这真的……好香!
赵顼还在心神恍惚之间,就听苏油在一边喊:“扁罐,水开没?给陛下备茶!我这边可是烤好了!”
“好了好了……”扁罐拎着黑色的水壶跑了过来:“我来给陛下表演茶道。”
说是表演茶道,其实功夫都是人家王彦弼做的,扁罐就只负责添水而已。
但是妨碍不了赵顼这顿饭吃得异常舒畅。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将至
苏油善于烹饪的名声,如今已经传到了朝鲜去了。
苏油还特意给小赵佣准备了鸡汤肉丸萝卜丝汤,嘱咐乳娘别给他吃烤肉。
赵顼端着盘子拿着烤串,站在司天监观星台上俯瞰整个皇城和开封府:“大好江山,岂容蕃夷丑虏凌蔑之!”
苏油说道:“陛下勿用心急,基础已然夯实,他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了。”
赵顼想听劝,但是内心告诉他不允许:“真的就不能提前发动?我恨不得现在就出兵!”
苏油摇头:“现在出兵,将士们固然一样会效死无前,但是会多做无谓的牺牲。陛下,他们的生命,很精贵。”
赵顼说道:“可叹殿中群臣,竟然没有看到大战将至的,只有致仕的张方平上表,却是要我息兵安静。”
“说什么好兵犹好色也,什么王韶作祸于熙河,章惇造衅于梅山,沈起刘彝复发于安南,李宪之师复出于洮州。”
“还说数年以来公私窘乏,内府累世之积,扫地无余,州县征税之储,上供殆尽,百官廪俸,仅而能继,南郊赏给,久而未办。”
“还说什么人臣进说于君,因其既厌而止之,则易为力;迎其方税而折之,则难为功。还断言下它日亲见用兵之害,必将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尝一言。说他将老且死,见先帝于地下,亦有以藉口矣!”
赵顼越说越气,转脸看向苏油:“京下传言,说这文章出于大苏手笔,你是他长辈,知不知道这件事情?”
“陛下息怒。”苏油给赵顼递上一碗鸡汤冒粉条:“这事情臣知道。”
说完停了一下:“因为这是臣让他写的。”
赵顼刚喝了一口,这下噗地一声全喷到了观星台下面:“你你你……这却又是为何?”
苏油说道:“君不密失其国,我们建兴洛仓,转运大批粮秣,这些事情要完全掩盖住,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臣一边请陛下以相州补雄州,以两浙补密州,又命大苏写这文章,就是为了混淆视听。”
“陛下大可以移文驳斥张公,说大宋备粮之举,只是为了灾害地区救济百姓所用,要他不要多想。”
说完一摊手:“我们也的确没用说错啊,雄州和密州的粮食,的确就是干这个用的呀。”
赵顼笑着摇头:“不过河北一共才三十万石,而陕西诸路第一批就有七十万石。你就是个骗子。”
苏油不背这锅,贼笑道:“只定性不定量,这是范德孺教的,臣只是依着葫芦画瓢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