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无忌想了想,道:“公爷,不如想想法子将这两人赶走,有这么两个人待在安西军大营里,他们若赖着不走,终究是个隐患。”
顾青嗯了一声,道:“确实要想个法子赶走,不过不能明着赶,否则便是与太子撕破脸了,如今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
段无忌轻声道:“不如主动出击,寻找战机,请二人战场观摩,安排神射手暗中放冷箭,趁乱结果了他们,然后对太子解释说是战场刀剑无眼……”
顾青失笑,这阴损招数听起来挺熟,前世抗日神剧里经常有日军高级将领战场观摩团,然后一不小心被八路一锅端了,很多神剧里都有,也不知日军哪来的那么多高级将领,都不够神剧祸祸的。
听起来可行,但仔细想想,未免太露痕迹,落了下乘。
于是顾青摇摇头,轻声道:“赶走二人的事先放下,你跟韩介说,找几个亲卫盯着他们,二人在大营中有何举动都记下来告诉我。”
段无忌领命。
深夜,将士们都已睡下,李辅国的营帐里还亮着蜡烛。
李辅国本是内侍省的一名管事,后来被指派入东宫侍候太子李亨。安禄山谋反以前,长安各大宫殿的宦官宫女加起来有四万余人,寻常宦官若想有出头之日简直难比登天。
但李辅国不一样,他天生善于钻营,懂得看人脸色,见风使舵,办事从来得力,一个人无论生理是否残缺,只要与生俱来这些本事,任何环境里都能出头的。
奉李亨之命暗中指使了禁军哗变,李辅国功成身退回到灵州,立马时来运转,得到了李亨的重用,被任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这可不是内侍宦官之职,而是实实在在的朝廷官职,显然李亨对他的重视已不再拘泥于他的宦官之身了。
升官之后,李亨又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
南下赴襄州,传令安西军北上,若安西军无法北上,便顺势传以元帅的名义,掌控安西军兵权。
这个任务很艰巨,今日李辅国第一眼见到顾青后,便觉得任务更艰巨了。
从闲聊到吃饭,亲眼见到顾青化被动为主动,李辅国对顾青更多了几分忌惮。
很显然,这位年轻的安西军主帅不是简单角色,绝不会任人拿捏的。夺取安西军兵权一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夜色深沉,四周静寂无声。
李辅国坐在营帐内独自思索许久,觉得有些乏了,于是打了个呵欠打算吹灯睡觉。
门帘外忽然传来一道小心翼翼的轻唤声。
“李司马可睡下了?下官监军边令诚求见。”
李辅国一愣,想了半天才想起边令诚这个人。
自从安禄山造反后,各大军镇奉旨平叛,刚开始时,各军镇的监军尚时常将军中大小事宜向朝廷禀奏,然而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大唐的权力中枢失去了对地方和军队的掌控,各大军镇的监军们也很少向朝廷禀奏事宜了。
李隆基自己忙着逃命,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平日最敏感最在意的兵权,如今也毫不犹豫地以扔黑锅的方式扔给了太子,监军们自然没有用武之地。
若论各大军镇的监军的存在感,边令诚无疑是最薄弱的。
顾青对安西军的绝对掌控,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氛围,尤其是顾青对他的不待见,导致全军将士都对他不待见,边令诚已然被排挤到边缘,如今顾青但凡召集将领议事,他都无法参与了,几乎变成了安西军里的透明人。
边令诚就这样不尴不尬地留在大营里,顾青气势太强大,脾气外柔内刚,边令诚不敢轻捋其锋,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待机会。
安西军如今的氛围已然有些不妙的变化,整个大营里几乎只知顾青,而不知天子,这种情况可是非常危险的,边令诚是天家家奴,自然不会坐视。
在他心里,君是君,臣是臣,君要臣死,臣必须得死,不死就是不忠。
日思夜盼,边令诚终于盼来了杜鸿渐和李辅国。
好了,告状的时候到了,顾青和安西军排挤我,就别怪我边令诚不客气了。
于是边令诚趁夜摸黑来到李辅国的营帐外。
李辅国听说过边令诚的名字,也知道他是监军,大家都是缺少零件的人,自然见面会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掀开门帘请边令诚入内,二人寒暄了几句后,李辅国盯着他,等着他进入主题。
边令诚轻声道:“李司马,不知二位今日来安西军,是否为了安西军的兵权?”
李辅国不动声色地道:“兵权当然是顾公爷的,我等岂敢觊觎,主要是为了传太子谕令,请安西军北上,与朔方军会师。”
边令诚叹道:“你我同为天家内侍,李司马何必还瞒我?天下大乱,叛乱未平,太子殿下是兵马大元帅,安西军又是大唐仅有的一支常胜之军,太子殿下岂能不在意兵权?”
李辅国年约四十多岁,性格比边令诚沉稳许多,淡淡地道:“边监军到底想说什么?”
边令诚垂头道:“下官欲向李司马禀报一件事……”
“你说。”
“顾青,已有不臣之意,假以时日,必是第二个安禄山。”
李辅国眼中瞳孔一缩,脸上却不在乎地笑道:“边监军多虑了,顾公爷可是陛下器重的国之重臣,刚刚才晋爵郡公,所统帅的安西军歼叛军十余万,正是朝廷的板荡忠臣,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边监军不可胡乱构陷忠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