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子夜时分,顾青率军赶到了隋州城附近的山道边,皇甫思思和万春遇袭的地方。
大军刚赶到,马上有斥候来禀报,斥候费尽辛苦终于打听到那支兵马的下落。
那位名叫马燧的将军其实并非什么“征北大将军”,相反,他根本没有任何朝廷任命的官职,不过他算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马季龙官拜幽州经略军使。
本质上马燧算是朝廷的忠臣,去年安禄山刚起兵叛乱时,布衣白身的马燧当时便在幽州怂恿时任范阳留守的贾循反安归唐,贾循也确有此意,可惜的是,事情还没做出来便已泄密,贾循被副留守向润客杀了。
向润客自然也没放过始作俑者马燧,下令兵马追缉,马燧很聪明,情知不妙便提前跑了,一直跑到黄河以南,正要投奔朝廷时,赫然听到潼关失守,长安已陷,天子仓惶出逃的消息。
马燧顿时心凉了半截,在长安城外木然而立怀疑人生。
心凉也没办法,自己选的天子,含着泪也要继续效忠下去。
天子跑了,朝廷失联,各地州县一片混乱,军队更是又乱又弱,马燧沿途遇到过好几支所谓的朝廷王师,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北上收复失地的想法,为首的将领只想着趁乱世多募集兵马,多给自己谋些好处。
于是马燧彻底失望了,后来听说顾青麾下的安西军与叛军交战数次皆胜,然而马燧也不再有任何投奔顾青的想法,经历了种种后,马燧终于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乱世之时,唯有自己的拳头够硬才能为天子为大唐社稷尽些心力,投奔别人终归是寄人篱下,壮志难以舒展。
大唐的南方相对安宁,没受到战火波及,马燧辗转来到南方,便在当地招募失地的农户和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小半年后,居然被他募到了两千多兵员,马燧也算是个不错的将才,招募的新兵在他的操练下,半年时间渐渐变得有模有样,勉强算是一支可以与敌人交战的兵马了。
然而作为一军主帅,要供养一支兵马究竟有多难,马燧终于尝到了滋味。
兵器,盾牌,弓箭等军械全部要自己解决,更难的是粮食,它是消耗最大的。这半年来,马燧率军频频接近关中,与关中边沿地区的小股叛军交战过几次,缴获的兵器皮甲弓箭配装全军,但粮食却是一直困扰他的大问题。
眼看存粮不多,麾下部将要饿肚子,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军队要散架,马燧不得不偶尔干点拦路抢劫的兼职,于是这支半兵半匪的兵马就这样盯上了皇甫思思的数十车粮食。
听说了马燧的来历后,顾青久久沉默,最后叹息道:“也算是一条汉子,忠心可嘉。”
韩介迟疑道:“所以,他与咱们算是……友军?”
顾青摇头:“前提是,他没有伤害思思和万春以及王贵他们,否则仍是我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不管什么友军,伤了我的人便是敌人。”
韩介重重点头。
“斥候打听到马燧驻军之处了吗?”
“打听到了,马燧驻军于隋州城北面两百余里外的太白顶,皇甫姑娘和万春公主殿下以及王贵他们多半被掳到太白顶了。”
顾青当即道:“传令继续行军,马上赶到太白顶。”
休憩片刻后,一万余将士再次上马,打着火把在深夜的山道上行军。
夜晚行军颇为危险,在这个没有路灯的古代,火把的光亮也照不了多远,顾青心中虽然焦急,也不敢太过催促,避免麾下将士无谓的折损。
直到第二天上午,顾青才率军赶到太白顶。
来到太白顶山脚下时,安西军的斥候早已等候在此,见顾青前来,几名斥候迎上前向顾青禀报,他们已打探出马燧驻军于太白顶北侧的山腰,北侧有一处幽静的山谷,山谷中气候宜人,甚至还有一片小平原,里面种植着小麦和绿菜。
顾青临战向来颇为谨慎,哪怕救人十万火急也不敢冲动,于是命斥候将太白顶的地形地貌画成地图,将山谷,小径,丛林等地形都标记出来。
斥候画好后,顾青叫来沈田,二人对着地图商议许久,然后顾青下令骑兵下马,神射营为前锋,其余的一万将士则分兵两处,从左右侧翼迂回朝山北面包抄过去,遇敌则战。
顾青指挥过多次征战,但山地战还是第一次,忐忑之余却也无可奈何,这次是为了救人,不是以歼敌为目的,救人只能被动而行,对方不会那么傻的从山里跑到平原上与他决战。
“公爷,其实若遇敌之后果断放火焚山是最简便的歼敌之法,山火烧起来谁都跑不了。”沈田建议道。
顾青瞪了他一眼,道:“是啊,谁都跑不了,思思和万春公主,还有王贵他们都跑不了,咱们是来救人,不是来杀人灭口的,懂吗?”
沈田一想也是,讪讪地挠挠头退下。
大军分散成三股,左右中部三面同时入山,顾青跟在大军后面也亲自走了进去。
走了半天,顾青正累得两眼发晕,人在丛林里脸上胳膊上被蚊虫咬了好几个包,忽然听到前方传来激烈的厮杀声,顾青两眼一凝,道:“韩介,速去查清军情,马上禀报。”
韩介立马派亲卫飞快窜进了山林内。
没多久,亲卫跑回来禀报,前锋神射营遇到狙击,敌人早有埋伏,在前方一片山涧上方布下了弓箭,居高临下对神射营展开射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