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想了想,笑道:“战事起时,蜀军将士可列第一批攻关,如何?”
鲜于仲通喜道:“多谢顾公爷成全。”
顾青摇摇头,望向帅帐内的王贵,王贵也是刚赶到蜀军大营不久,按照顾青的计划,此时王贵应该点兵出发了。
看着王贵那张跃跃欲试的脸,顾青沉吟许久,道:“潼关不比洛阳,驻守潼关的叛军皆是精锐兵马,所以我给你的兵马也必须是精锐,否则你们坚持不到我大军破关。”
王贵躬身道:“小人听公爷安排。”
顾青环视众将,目光落在李嗣业身上,笑道:“李嗣业,陌刀营立功的机会又来了,敢不敢再拼一回命?”
李嗣业大喜,起身拍着胸脯道:“末将就等公爷这句话了,多日未曾立功,陌刀营的兄弟们都等着领赏钱呢。”
顾青沉吟道:“陌刀营新补充进了近千人,操练这些时日也够用了,两千五百余人,恰好符合骗关的人数,此次仍由王贵领兵,成功混入潼关后,开战夺门之时,指挥权交回李嗣业,你们的任务就是在里面打开潼关的城门,让蜀军将士杀入。”
李嗣业和王贵抱拳凛然道:“遵将令。”
顾青又道:“三万蜀军为攻关第一梯队,蜀军若不支,安西军顶上,天亮之前攻下潼关,诸将回营告诉将士们,此战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拿出拼命的决心,此战立首功者,我将奏请天子,封侯赐田,官升三级,功劳赏赐是平日的双倍,蜀军,河西军,安西军,我皆一视同仁,绝不食言。”
众将大喜,摩拳擦掌战意盎然。
顾青环视众人,缓缓道:“诸位,平叛之战,潼关是关键,潼关若破,长安城便指日可收复,关中的叛军将无立足之地,不得不退回黄河以北,此战我对诸位寄予厚望,希望诸位不要让我失望,安西军第一次倾尽全力攻打一座雄关,只许胜,不许败。若败,安西军贻笑天下,我和你们,以及数万将士都抬不起头。”
“想想那些送别我们的父老乡亲,世人卑贱如泥,一生所求无非‘太平’二字,我等浴血疆场,杀身成仁,博得功名利禄之余,不妨也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百姓们要太平,我们便给他们太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叛贼不尽,绝不休兵!”
众将兴奋地起身,一股凌厉的战意冲天而起,所有人高举右臂,齐声暴喝。
“杀——!”
鲜于仲通被吓得一屁股坐在马扎上,脸色苍白地擦着冷汗。
平日看起来和善亲切的安西军,直到战前才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如同一柄藏在鞘中的宝刀,一旦出鞘,锋芒逼人。
子夜,王贵领着两千余将士,狼狈地逃往潼关。
将士们皆是叛军服色,举着的旌旗横七竖八歪歪斜斜,隔着老远便看得出这是一支败军。
踉跄逃到潼关下,王贵仰头看着高耸入云的潼关城头,凄然大声道:“上面的袍泽兄弟,请开关门,放我们进去,我们是洛阳牛大将军麾下。”
第五百六十三章 如墙而进
史思明曾是安禄山麾下第一大将,颇受安禄山重用。
第一大将的军事才能还是很不凡的,早在得知安西军拔营北进后,史思明便敏感地意识到安西军有可能会攻打潼关,于是在洛阳城破之前,史思明便从长安增援了两万叛军,加上潼关原有的一万叛军,共计三万兵马戍守潼关。
只有三万,再多他也拿不出了。
顾青与李亨隔空达成的战略决策,朔方军与安西军南北夹击之势已成,朔方军在郭子仪的指挥下收复了原州,庆州,顾青的安西军北进后收复了商州,兵临洛阳的同时,也徐徐向潼关逼近。
南北夹击之下,叛军占据的关中已呈四面包围之势,史思明的压力可想而知。
安禄山的叛乱算是蓄谋已久,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准备不足。
蓄谋已久是因为他很早以前就在做准备,囤积粮草,招兵买马,仗着自己被李隆基宠信小心翼翼地从朝廷骗取钱粮,充实自己的实力。
准备不足是因为顾青的暗中挑唆和李隆基的猜疑打乱了他的计划,逼得他不得不提前起兵,所以在范阳起兵之初,安禄山麾下的兵马只有十五万。
换了大唐以前的时代,十五万反军能做的大约只是占据几个城池,祸害一方百姓,没等他们继续南下,朝廷就已做出了反应,迅速派兵灭了。太宗高宗,哪怕是武后时期,大唐的军队都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可是李隆基的时代不一样,唐军已吃了近百年的太平粮,他们已经习惯了大唐威服天下,四方蛮夷朝拜的风光日子,一旦有战事来临,唐军尤其是京畿道地区唐军的战斗力简直不堪一击。
这就给了安禄山反军绝佳的良机,使得他们一马平川,两个月的时间便已席卷黄河以北,继而攻破潼关,占领长安,整个关中都沦陷。
所以,反军果真有那么强大吗?
其实反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只不过是唐军更弱小而已。
当世唯一能与叛军一决高下的,只有安西军了,这是一支顾青亲手带出来的军队,这支军队的领导者有着强大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公正的态度,以及绝对睿智的战略战术决策。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数万愿意为他效忠的将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