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此事,邺城侯夫妇与李奉、李勤兄弟出于客套挽留了一番,旋即齐家相送。
祥瑞公主,自然也跟着赵虞返回颍川。
在临别前,邺城侯夫人首次与赵虞说了话:“周将军,妾身这不成器的女儿,就拜托将军了。”
『这话听上去怪怪的……』
鉴于从旁的薛敖转头看着他,赵虞随避重就轻道:“请夫人放心,周某一定会保护好公主,绝不让公主有任何闪失。”
颇有风韵的邺城侯夫人瞥了一眼在旁的薛敖,点点头道:“那就拜托将军了。”
说罢,她拉着赵虞的手走了一步,看似不经意地说道:“待过些日子,妾身叫二子带些吃用给祥瑞……”
听到这话,赵虞转头看了眼队伍中的那几辆马车。
那些可都是那位公主的行礼。
转念一想,他立刻就明白了邺城侯夫人的意思——很显然,这次有薛敖在场,有些话不方便说。
『……有意义么?』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富态的邺城侯。
说实话,这位邺城侯有点让他失望——相比较李奉、李勤兄弟二人,这位邺城侯简直堪称懦弱。
就在这时,那位邺城侯似乎也注意到了赵虞的目光,转头过来,朝着赵虞微笑点头。
『……』
赵虞微微皱了皱眉。
第678章 回程(下)
邺城侯李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返回颍川郡的途中,赵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总得来说,在这整次‘公主事件’中,赵虞对邺城侯的表现是十分失望的。
首先,在已得知自己女儿险些遇害的情况下,邺城侯居然还能稳稳地呆在自家府里,只派了两个儿子先后赴颍川看望女儿,就这,何谈疼爱女儿?
其次,在东宫与三皇子两位兄长故意陷害自己女儿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甚至是在他赵虞这位颍川都尉愿意作证的情况下,邺城侯居然没有跑到邯郸大闹一场,依然还是他的长子李奉代为出面。
结合这两件事,赵虞对这邺城侯的评价,岂止是窝囊、懦弱?
可这样窝囊、懦弱的邺城侯,却对自家女儿、祥瑞公主执意要与他赵虞一同回到颍川郡的举动视若无睹,甚至还笑眯眯地相送女儿,这让赵虞感觉很不可思议。
这位邺城侯想做什么?他想将自家女儿的麻烦事抛给他,拖他赵虞下水?
没必要吧?因为他赵虞已经主动将脚踏入了这趟浑水里——他这次赴邺城侯一家的邀请,不就是想表明他赵虞会站在邺城侯一家这边的心迹么?
为此,他都不惜冒着被误会的风险。
你看,邺城侯夫人就误会了,在近两日的宴事中,从头到尾都在用岳母审视女婿的目光打量他,甚至于他临辞前,还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妾身不成器的女儿就拜托将军了。”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赵虞不是听不出来,只不过薛敖已告诫过他暂时莫要做出承诺,因此赵虞才避重就轻地说出了那番话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邺城侯有必要再拉他赵虞下水么?难道邺城侯夫人私底下就没有与他通过气?
赵虞不信。
然而,那位邺城侯还是一副‘我啥也不知’的模样,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跟着一个陌生男人跑了。
更有甚者,当邺城侯夫人拉着赵虞的手,私下告诉赵虞过几日她会派李勤赴颍川给女儿带点吃用之物时,邺城侯也站在一旁站着,依旧是毫无表示。
先说邺城侯夫人,赵虞敢打赌,这位夫人派二儿子过几日赴颍川,绝对不是单纯给女儿带给吃用之物那么简单,赵虞这一点还是看得出来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邺城侯究竟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倘若他也知道,那么,他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默许了自己夫人的决定呢?
赵虞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同时,心情也越发振奋。
他感觉,他或许是低估了那位邺城侯,这位大腹便便的六皇子,恐怕绝不是他所表现地那般懦弱与窝囊,他的懦弱与窝囊,可能只是表现给某人、或某两位看的,至于目的嘛,或许是为了自保,或者保护家人。
毕竟,他可也是东宫与三皇子的兄弟,从伦理上也具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基于历朝历代王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残酷性,这位六皇子故意表现出‘无害’的一面,这显然是一个聪明的举动。
至于其内心所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想到这里,赵虞不禁有些振奋——或许他此前的算计,还没有失败。
遗憾的是,陈太师与薛敖目前已盯上了他。
好消息是,这两位还不清楚他真正的意图,误以为他只是想报复东宫与三皇子,而薛敖更甚,竟误以为他对那个蠢公主发生了什么,还给他出谋划策,劝他静候几年,等熬死了晋国天子再说——堂堂车骑将军竟说出这番话,赵虞也是服气。
坏消息是,虽然陈太师与薛敖都在一定程度上误会了赵虞的意图,但赵虞想要挑唆王室内部争端的意图,暂时也无法施行了,至少他不能出面,否则陈太师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若惹恼了那位老大人,叫那位老大人一怒之下将他调到了其太师军中为将,那赵虞就彻底瞎了。
正因为这件事,再加上赵虞此前对邺城侯的失望,他才决定放弃挑唆邺城侯,却没想到,这次却是邺城侯一家主动靠了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