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大意,定陶、曹县一带近几年亦受到干旱影响,虽然考虑到定陶是比郾城还要繁华的大县,县市自然不至于短缺粮食,但价格有所偏高,周傅认为不值大批采购,因此只替鲁阳乡侯购置了五万石,余下的,他准备前往濮阳,甚至的河北,看看能否替妹夫弄一批低价的粮食。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鲁阳乡侯等等他大哥周韫的消息,毕竟周韫在徐州,而徐州一直都是盛产粮米的郡县,当地的米价自然要比内地便宜地多。
得知此事后,赵虞亦颇感意外。
要知道,整个鲁阳县的县库,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八九万石粮食,而他二舅眼睛都不眨就准备运来五万石,还说先用这点粮食应应急,这让赵虞再次感受了周家的雄厚财力。
“原来娘是富家千金出身?”他笑着与母亲周氏开个玩笑。
周氏好笑地伸手敲了一下儿子的脑袋,调侃道:“那你要不要跟你外祖处好关系,过几日跟我们一起去郾城?”
赵虞想了想,立刻摇头道:“不了,孩儿还有点事。”
对于儿子所说的‘有点事’,其实鲁阳乡侯夫妇或多或少都能猜到,无非就是找机会回敬汝阳侯父子罢了。
其实这件事,过年期间一家人就谈论过,鲁阳乡侯的意见较为保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非汝阳侯继续纠缠不清,否则莫要主动招惹,毕竟人家确实家大业大。
但老爷子却支持小外孙赵虞——羞辱我女婿就算了,敢羞辱我外孙,这还得了?!
至于老夫人与周氏的意见,则比较居中,她们认为,虽然没必要与汝阳侯府彻底撕破脸皮,但一定程度上的回敬也是需要的,否则汝阳侯父子岂不是愈发肆无忌惮?
虽然周家并没有名爵,但庞大的家业使他们并不畏惧汝阳侯那种有名无实的爵侯。
周家二老的支持,让赵虞心中愈发有了些底气。
当鲁阳乡侯夫妇带着赵寅前往郾城时,赵虞每日守在家中,百无聊赖跟着张季、马成锻炼一下武艺,同时也派人关注着他鲁阳境内。
然而这一等,就足足等了一个月……
第091章 二月初
二月初五,一支商队从汝阳而来,进入鲁阳县境内。
只见这支商队的众马车上,皆竖着‘汝阳侯郑’字样的旗帜,可见是隶属于汝阳侯府的商队。
而坐在为首那辆马车上的,更不是别人,正是当日与赵虞发生过的冲突的汝阳侯府管事,王直。
王直是汝阳侯府的老人了,从祖辈时便在侯府效力,到他这一辈时,他与汝阳侯世子郑潜关系亲密,再加上他的妹妹还是郑世子的侍妾,王直因此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汝阳侯府为数不多的管事之一,说不定日后待老汝阳侯郑钟过世,世子郑潜接掌家业后,他还能水涨船高地当上大管事。
前几日,听说驻军宛城的王尚德王将军开设了军市,广邀各地商贾、世家,王直遂恳求世子郑潜,专门负责此事。
从汝阳前往宛城,最短的路径势必要经过鲁阳县。
王直对这个县可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上一回,他可是在鲁阳县丢了颜面,被鲁阳乡侯的二子赵虞当众羞辱,虽然最后世子郑潜亲自帮他出面,却也没能帮他出这口气,反而让他汝阳侯府与鲁阳乡侯府结了怨。
当然了,对于跟鲁阳乡侯府结怨,汝阳侯府上上下下基本上没人在意,要知道他汝阳郑氏在整个河南都称得上是名门望族,鲁阳赵氏算什么东西?
更别说汝水诸县的县令们都站在他们汝阳侯府这边,尽管鲁阳乡侯父子当日嘴硬,但王直相信过不了多久,对方还是会乖乖顺从,就像曾经那些得罪过他汝阳郑氏的家族那样。
“砰、砰……”
逐渐开始消融的冰雪,又湿又滑,再加上路面破,马车一震一震,颠簸地坐在马车内的王直只感觉昨晚喝的那些酒都快要呕出来了。
“你会不会驾车?”
撩起马车的门帘,王直冲着车夫骂道:“颠死老子了。”
驾车的车夫是汝阳侯府的家仆,不敢得罪王直,委屈地解释道:“王管事,非是小人过错,实在是这路面崎岖不平……”
王直皱着眉头看向这条正在行驶的道路,见积雪初融的路面果真如这车夫所说的那般崎岖不平,口中骂了一句:“什么破道!……这鲁阳有工夫挖渠,怎么不派人修修这条破道?”
骂骂咧咧地,他回车厢内打盹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马车似乎缓缓停了下来,旋即,车厢外便传来了车夫的唤声:“王管事,王管事,前面的路不能走了。”
“什么?”
正在打盹的王直闻言一愣,起身撩起门帘向前观瞧,只见在前方的道路上,不知因何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土堆,每一个土堆大约有一人高的样子,东一堆、西一堆,毫无秩序地出现在道路上,虽然那些土堆当中的空隙仍能可让人同行,但马车却无法通过。
“这些土……”
皱皱眉头,王直好似是想到了什么,站在车夫座上四下眺望。
果不其然,在距离那些土堆约百余丈远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那积雪下好似有一条凹陷。
王直知道,那正是鲁阳县正在挖掘的河渠。
“嘁!这帮家伙……就这样将挖出来的土随意倒在路上,阻碍了道路,那刘緈也不管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