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在汝南郡的西部挡住他呗。”
“哪种挡法?”王庆问赵虞道。
赵虞把玩了一下手中的牌,玩味说道:“确保不会波及我颍川。”
王庆一听就泄了气,没好气说道:“所以我才说没兴趣……你干嘛自己不去?”
赵虞打出了手中的牌,笑着说道:“我可是陈门五虎啊……陈门五虎只能胜不可败!打和都不可以。”
在帐内众将会心的笑声中,王庆无语道:“此番对卧牛山群贼,你不就没胜么?”
“但我也没败呀。”赵虞笑着说道:“迫于局势变更而终止剿贼,可不算打和……众所周知,我可是逼得卧牛山群贼藏匿不敢轻出。”
“哈,都尉所言极是!”曹戊、鞠昇等人纷纷开口附和,唯独王庆无语地翻了翻白眼。
“总之,就由你去对付项宣。你是南部都尉,你不去谁去?”打出了手中的牌,赵虞斜睨了一眼王庆:“这是命令!”
“……”
在帐内众将会心的笑声中,王庆面无表情:“你最好祈祷项宣别被我逮到机会……六万。”
“那你就太小看项宣了。……要了!”
“我……”王庆面色一僵,愤愤地摔出了手中的牌。
王二十八年八月下旬,长沙义师渠帅项宣果然很快就攻陷了驻兵空虚的江夏郡。
同期,颍川郡在全力围剿卧牛山群贼的同时,派上部都尉王庆,携士吏周贡、召陵县尉乐贵、临颍县尉鞠昇,率共济两万郡卒,南下汝南郡,驻军于上蔡一带。
果然不出所料,项宣在夺取江夏郡之后,立刻就派一支偏师进攻汝南郡。
得知上蔡一带驻扎有王庆的两万颍川军,项宣遂不敢轻举妄动。
显然,当年颍川一役的惨败,给项宣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可以的话,项宣也不想招惹颍川。
第721章 对峙汝南(上)
王二十八年九月,项宣麾下大将邹袁领偏将项吉、周忠二人,率两万义师攻入汝南郡,迅速攻占了安阳、新息、戈阳、慎阳、襄信等汝南南部的几座县城。
这乍看似乎显得项宣麾下的这支新长沙义师有多么厉害,但实际不过是因为汝南郡的卫戎力量实在过于羸弱罢了。
汝南郡的积弱,由来已久。
当年‘通许战役’后,江夏义师渠帅陈勖见大势已去,遂放弃退守汝南郡,率领残军投奔江东义师,而后晋国朝廷便遣虎贲中郎将邹赞迅速收复了汝南。
然而讽刺的是,就跟后来的山东诸郡差不多,此前在陈勖的管治下还算稳定的汝南郡,在被晋军接管后,局面却反而变得混乱。
原因就跟之前所总结的那样,一方面是邹赞当时急着调兵前往山东镇压江东义师,来不及在汝南郡训练本地卫戎力量,一方面则是朝廷派遣官员的不及时。
截止邹赞当时率军前往山东的那会儿,汝南郡这偌大一个郡,有至少一半的县城朝廷还未来得及任命县官,全靠各县的县丞与邹赞临时任命的县尉在支撑。
要命的是,汝南各县当时刚刚经历一场兵祸,县仓里根本没剩下多少钱粮,因此各县县衙也无力征募县卒形成战力——这样说虽有稍许夸大,但最起码这个过程被大大拖延了。
而后,汝南郡便出现了长达数年的动荡,郡内的百姓纷纷逃亡,有的向北逃亡至陈郡、颍川郡,有的则向东逃亡至庐江,整个汝南境内,贼寇四起,民不聊生。
这样的局面,相信晋国朝廷也并非不知情,毕竟他们直到今日还在派遣县官,但遗憾的是,前有江东义师为祸,后有泰山贼称王,朝廷实在没有余裕的精力来收拾汝南郡的乱摊子。
毕竟,汝南郡当时虽然乱,但因为地形限制并未形成大股贼寇,朝廷也就暂时任由它去了,反正汝南郡距离邯郸很远,再乱也不太可能波及到邯郸,这一点与泰山贼是截然不同的。
正因为多年混乱,且积弱已久,因此当项宣麾下的大将邹袁率领大军攻入汝南郡南部时,他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所到之县,虽然不算望风而降,但也着实没有什么抵抗,长沙义师轻轻松松就拿下了五个县,比攻陷江夏郡还要轻松——毕竟江夏郡当时好歹还有王尚德留驻的万余兵力。
在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况下,邹袁剑指汝南郡的郡治,平舆。
在平舆这座城池,长沙义师终于遇到了像模像样的抵抗,朝廷派来的新郡守杨翰试图发动军民积极抵御叛军的进犯,然而这位杨郡守手下就那么寥寥三四千训练不久的郡军,不夸张地说连迎击卧牛山群贼都办不到,又如何能抵抗长沙义师?
要知道这两年的长沙义师,那可是在与王尚德的对抗中迅速磨砺成长起来的队伍,尽管在兵器、甲胄方面至今仍有不足,但整个义师的精神面貌,也就是士气,根本不是汝南郡那羸弱的郡军可比。
因此平舆方的战败也是不足为奇,随着城门被攻破,郡守杨翰力尽被擒,这场短短只有半个时辰的攻城战,便以长沙义师的胜利而告终。
大概是欣赏这位杨郡守的勇气,大将邹袁并未难为后者,相反给后者开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条件:只要杨翰愿意投降长沙义师,他长沙义师就对平舆县秋毫不犯。
谁都知道,项宣是个‘老派’的叛将,倘若说之前的关朔还可以容忍绿林贼的一些恶行,那么在项宣成为长沙义师的那一刻起,像曾经绿林贼那样的恶行,就在他的军中被彻底杜绝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