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庆发怒,周贡主动请缨道:“率领那支义师的只是刘德,并非项宣亲往,无需上部都尉亲自出马,由末将与鞠县尉率军阻截便足以。”
大概王庆也懒得跑一趟,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由你俩去吧,随时派人汇报。……那项宣若是识相还好,若他不识相……”
他的眼眸中露出了几分凶光。
“末将明白。”周贡郑重地抱了抱拳。
当日,周贡、鞠昇二人便率约八千兵卒径直前往西华县。
等到二人率军抵达西华县时,刘德军还未在西华县建成营寨——确切地说,刘德根本就没有建造营寨的意思,他纯粹就是想看看,看看此前在下蔡一动不动的颍川军是否会援助西华。
没想到,颍川郡果然来了,甚至于带兵的大将,居然还是他的旧相识,周贡、鞠昇二人。
且不说鞠昇就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周贡更是大将之才,刘德自忖没有把握带着一群新卒击败周贡,遂选择徐徐后撤。
见此,周贡也没有趁机掩杀,只是命麾下士卒示威般远远射了几支箭矢,旋即便驱赶着刘德军南下,直到后者撤回平舆县。
经此试探,项宣也就确认了:下蔡果然就是颍川郡的底线,只要不越过这条线,颍川郡军应该不会与他们死战。
于是他下令在平舆县巩固防御工事,摆出了防守的架势。
双方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
第723章 初冬
九月中旬,即长沙义师攻入汝南郡的后几日,王尚德与副将李贽一边在江陵城外的军营里操练新卒,一边商议此事。
“据细作送来的消息,项宣日前已派邹袁率先攻入汝南郡,汝南积弱多年,怕是无力抵挡叛军。”
“……”
听着耳畔传来李贽深沉的话语声,王尚德默然不语,负背双手望着远处那些正在操练的麾下新卒。
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年中前后,他与项宣的这场仗,足足持续了近一年,让彼此都付出了相当大的消耗,无论是兵卒还是钱粮。
然而让王尚德极不甘心的是,他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最终却没有取得胜利。
这一切,都拜那个该死的赵伯虎,与其麾下那该死的江东叛军!
此前就连他也没想到,明明已经覆亡的江东义师,却因为之前在陈太师与陈门五虎手中走脱了一个赵伯虎而死灰复燃,更没有想到,作为陈门五虎之一的韩晫,居然会在大优势的情况下被那赵伯虎击败,且战死沙场,以至于那赵伯虎趁机重新占据了江东。
更没有想到的是,那赵伯虎在控制江东后,居然第一时间支援长沙郡的项宣,不顾两地之间隔着一个偌大的豫章郡,千里迢迢率军援助项宣,使得项宣麾下的长沙叛军士气大振,同时也彻底熄灭了他王尚德试图攻占长沙郡的野心,被迫撤回南郡。
每每想到此事,王尚德便恼恨不已,恨不得一雪前耻。
他非但想要报复项宣,甚至还要报复江东叛军,报复那个赵伯虎,率领南阳军一路攻至江东去……
但想归想,残酷的现实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眼下的他,非但没有能力立即再组织一场战争,率军一路攻至江东,他甚至无法阻挡项宣的‘北进’,有三件问题严重限制了他。
即,兵源、军备与钱粮。
或有人会说,打仗自然不可能不死人,死了人立刻补充不就好了?
这话说得在理,但问题是,从哪补充?
王尚德只能从南阳补充兵力,至于南郡荆楚……抱歉,南郡人根本不接纳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南郡是前几年反叛晋国的楚侯杨固的封国,亦是在这位楚侯支持下的、安平道的大本营。
在曾经长治久安的情况下,荆楚百姓既拥护楚侯,又亲近安平道,尽管荆楚义师不争气,在南阳吃了败仗,被王尚德与车骑将军薛敖、河南都尉李蒙等将领击溃,但后来率军入驻南郡的王尚德,却始终没能得到此地民心。
原因就在于此地的百姓只认楚侯,只认安平道,他们甚至认为晋军是入侵者。
开什么玩笑!
楚侯杨固的楚国,只是晋国的封国而已!南郡同样是晋国的天下!
但很可惜,南郡人却不认同。
对晋王室心怀恨意的楚侯杨固,以及他暗中支持的、试图推翻朝廷的安平道,早早便别有用心地扭转了南郡人对晋国的认同,暗中鼓动、挑唆当地百姓与晋国的关系,以便治下百姓能全力支持他们展开一场推翻晋国的战争。
虽然这群乱臣贼子的造反之路,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南郡人的想法,却也被他们扭转了,以至于在他王尚德率南阳军入驻南郡的一年后,他们在当地百姓眼里却依旧是外来人,甚至是入侵的敌人。
当然,王尚德也不是没看到这一点,甚至无论是他,还是朝廷,其实都尝试过补救——当年楚侯杨固死后,朝廷试图通过让他几个儿子继承爵位,其实就是为了安抚南郡的民心。
但很可惜,朝廷的想法落空了。
因为楚侯杨固的那几个儿子,早就跟着荆楚义师的残党向南逃至武陵郡去了,甚至可能逃向了巴蜀,根本不敢回南郡——大概他们也知道,就算回到南郡继承了侯爵,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