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翟微微皱了皱眉,但无力反驳,毕竟这次关朔连带着陈勖确实在周虎手下吃了大亏。
想了想,张翟沉声说道:“即便如此,在晋国与义师之间,周首领终归还是得选择一方,要么站在晋国那边与我义师为敌,要么与我义师合力推翻晋国、共镶大义……张某并非逼迫周首领,相信晋国迟早也会让周首领做出选择。”
『你这还不叫逼迫?』
赵虞暗暗冷笑。
当然,冷笑归冷笑,他也可以理解张翟的考量,毕竟就算换做是他,也不会允许像‘周虎’这种骑墙派左右逢源,要么顺从,要么死亡,谁会让你有待价而沽的机会?
但作为当事人嘛,赵虞自然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中立,静观晋国与叛军分个胜负,然后再做打算——前提他得说服张翟。
在沉思了一番后,赵虞正色对张翟道:“事实上,相比较贵方,其实周某更看好晋国,毕竟那一个传承百余年的大国,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余年的大国,岂有一朝一夕就被贵方推翻的道理?更别说晋国虽然已腐朽,但朝中仍有陈太师、陈门五虎、王尚德等擅战之将。……在张先生看来,此乃义事,然而在晋国、在朝廷看来,这终归是谋反作乱之举,至少在朝廷那边必然是如此看待。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倘若我参与了贵方的大事,胜固然好,可一旦朝廷扭转了胜败,它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叛乱之人。……我周虎是个功利之人,张先生邀我共镶大义,最起码要让我看到胜利的可能,否则若是必败之局,周某又何必牺身、自寻死路?”
见赵虞丝毫没有为了大义牺牲的觉悟,张翟的神色冷淡了几分,但赵虞都说了自己是‘功利之人’,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微微思忖了一下,他沉声问道:“那周首领想要怎样呢?与义师井水不犯河水直到我义师推翻晋国?”
赵虞笑着说道:“推翻晋国不至于,最起码,我要看到贵方攻陷梁城,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南都。……我想张先生也不会认为,攻陷梁城就代表推翻了晋国。相反,介时义师与晋国军队的交锋,会愈发激烈。但倘若张先生能允诺此事,且贵方也攻下了梁城,介时周某愿意投奔贵方,共击河北。”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在先前的战事中,我昆阳已伤亡惨重,无论是朝廷还是颍川郡里,都不好再苛求我昆阳继续抗击义师,换而言之,我昆阳是可以暂时保持中立的,但倘若贵方执意要逼迫我昆阳,逼迫周某,那周某也就只能与贵方为敌了……到时候,其他事我不敢保证,但我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叫关朔、陈勖攻陷叶县,哪怕我昆阳有失!”
“……”
张翟面带惊怒直视赵虞,后者不为所动。
在足足僵持了数息后,张翟长长吐了口气,点点头说道:“好,那就以‘南都梁城’为赌注,不过在此之前,昆阳不得援助叶县!”
『差不多半年后,天下的局势就可以看出端倪,而叶县有杨定在,叛军短期内应该打不下……』
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害,赵虞微微点头:“可以。”
当日,赵虞与叛军方南阳渠使张翟达成私下的协议,自叛军攻陷南都梁城前,双方井不犯河水。
对于赵虞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局面。
第437章 规划来年
十二月,陆陆续续有运粮食的马车从襄城、汝南、叶县三地驶向昆阳,缓解了昆阳城内日渐窘迫的粮食问题,但昆阳县最根本的核心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即,又缺钱又缺粮。
缺粮的问题不必过多解释,毕竟迄今为止,县衙依旧采取着‘战时管制’的方式,承担着城内所有军民的口粮问题。
按理来说,叛军被击退了,短期内不会再来,理当取消‘战时管制’的形式,免得县衙损失过多的粮食,但遗憾的是,县衙不敢这么做。
县丞李煦在与赵虞私下商议时提出:“……一旦取消战时管制,城内百姓需要粮食,就必须恢复粮食买卖,眼下市集流通的粮食稀少,一旦恢复买卖,势必会造成哄抬米价,除非县衙开仓,可一旦开仓,县衙必须拿出一大批粮食来稳定米价……百姓大多短见,见市集有米可购,必然会争抢囤积,不利于县衙调度……”
赵虞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李煦说得没错。
眼下全城军民的口粮依旧全部由县衙供给,百姓无需为每日的口粮发愁,自然而然也就不会去囤积粮食——事实上就算想囤粮也没有,这就使得县衙可以最大程度利用手中的粮食来养活更多的人。
相反,倘若此时解除战时管制、恢复粮食买卖,相信城内一些尚有余钱的百姓,肯定会立刻购入粮食,囤积几日甚至到几个月的粮食,这就会造成‘粮食不均’的局面。
而更关键的是,开放粮食买卖会严重影响到县衙的财政,毕竟当初在赵虞的授意下,为了提高昆阳卒的士气,县衙已在不经过颍川郡里同意的情况下,采取了‘功酬制’,将士卒的功勋与钱币挂钩。
此举虽极大鼓舞了昆阳卒的士气,确保昆阳最终击退了叛军,却也让县衙陷入了极其严重的财政赤字。
“……城内百姓,或有家人在县军当职,一旦开放粮食买卖,百姓手中无钱,必然会想到县衙先前承诺的‘功勋票’,介时县衙不得不发放,而这将进一步影响米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