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得退散。何安平随着众人走出去,稍等一等,又走回来。
“你、你还有什么说的?”赵矜见了何安平,倒吸一口冷气。众将之中就数何安平最擅长政务,赵矜很是器重他,将他比作萧何。但何安平原本是个儒士出身,啰嗦话儿也最多,赵矜又有点怕他。
在起义之初赵矜要跟众将称兄道弟,何安平就曾厉声谏劝过:“历朝义军不济事者,皆由号令不明、纪律不严、规矩不立、纲要不整!自古君臣和衷共济,得天下者有;称兄道弟得天下者,旷古未有也!”——这话铿锵有力,至今仍在赵矜耳边回响。确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只存在于演义中,秦琼做“一字并肩王”更是子虚乌有。赵矜仔细想想,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失败的教训果然就是何安平所说的几点:一、他们号令不明确,也就常常造成混乱;二、他们纪律不严肃,也就自由散漫;三、他们规矩没有树立起来,也就上下不分,不知敬畏,养成将骄兵纵的坏风气;四、他们的纲要没有确立起来,也就没有一个明确发展方向,所以多数变成流寇,成不了大事。
政权建立以后,何安平又曾向赵矜多番谏劝,吐露忠言。赵矜多有采纳。但不知今天,他又要说什么?
“主公。”何安平深施一礼,脸色深有忧虑,说道:“本来,主公家务,外人不得过问。然而,主公行事,未免令众将忧心。”
什么?这一次是要说家务事?赵矜不禁更吸一口冷气:“我、我哪里做得不对?你告诉我,只要有道理,我改就是了。”
“主公恕罪!”何安平跪下来使劲磕头。
赵矜慌忙离座相扶:“快快请起!有什么话,只管直说。我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定不会怪罪你的。”
何安平起身,非常严肃地说起:“以末将所知,主公以一名叫做蕙娘的宫女为妇,不近其余诸女。敢问可有此事?”
赵矜张口结舌:“有,有……蕙娘出身虽然低了一些、年纪虽然大了一些,但她很贤惠的!很会照顾人……”
“既是贤惠,为何专宠?主公!出身低无妨,年纪大亦无妨,唯独专宠,甚有妨害!”何安平说着便又跪倒下来,泪如雨下:“主公!末将虽知自古以来,干涉主公家务者,难能有个好下场!然而末将蒙主公再生之恩,敢不粉身碎骨以报!末将实不忍见主公蔽于一介女子,有误国事!”
当下何安平哽咽痛哭。赵矜慌得手足无措,连声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为了国事,我当然能够听取意见。不过你真的误会了,蕙娘真的很好,我并不是受她蒙蔽啊!妨害更从何谈起?当然,你的忠心,我非常清楚,咱们好商量,快快起来再说!”
何安平听了点头,然后又连连叩头,依然不肯起来。
赵矜万般无奈,只好道:“要不这样吧,你们不要猜疑蕙娘,我敢保证她没有坏心。你们如果实在觉得,我跟她在一起不好……那我搬出王宫,住到军营里去,也可以跟着大家勤习武艺,如何?”赵矜说着,心里郁闷。其实不想要离开王宫这个温柔乡,但是刚刚建立政权,人心最重要,为了拉拢人心,说不得,暂时离开也罢。
“武艺不过是偏裨将佐之技。”何安平就又说出一番古旧的话儿来。没办法,尽管他出身草根,思维的条条框框相对比较少,但毕竟也受到南宋理学风气的影响,就认为大将军习武用处不大。这跟赵矜的看法相反,赵矜纵观古今中外,觉得武艺对于开邦建国的大英雄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几大朝代的开辟者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等,西方从远古的亚历山大、凯撒直到近代的玻利瓦尔、华盛顿等等,这些大英雄不都是冲锋陷阵的能手?武力弱的话,一冲就死,一遇伏击便亡,还能建功立业么?不过这些道理不用跟何安平死磕,求同存异吧。毕竟何安平也会些武艺,不像完全不会武艺的某些大儒一样把武艺贬得极低,他至少还支持赵矜锻炼武艺,以便健体防身。
当下把古旧话儿重提一番之后,何安平再道:“人心所向,大将军将来要做大王。如今岂可不未雨绸缪,预作准备?”
“是,是。你起身说话,怎么做准备?我保证好好考虑。”赵矜只要劝何安平起来。真受不了古人感情丰富,动辄死谏和痛哭。
“大将军宜多取幼妇,早生贵子。”何安平就说出这句令赵矜立时震住的话,然后再流着泪痛切相谏:“一国之主若无后嗣,军心散矣,国家殆矣!末将既蒙主公寄予腹心之重,不敢不披肝沥胆以告!”
闹了半天,原来如此!赵矜头昏脑胀,仰后坐倒在宝座上。
何安平入谏之事传开来,数日之内,众将纷纷都来切谏,要赵矜不可以专宠一两个女人,必须广纳适宜怀孕的少女,早生、多生儿子。
先前李荼、萧銎等人都亲见赵矜认六女为妹,深有坐怀不乱的君子风度,将此传为佳话。众人都将赵矜与传说中不好色的大英雄——大宋太祖赵匡胤相提并论,十分景仰,但就不免为主公今后的后嗣问题担忧起来。
“主公不好色,我等知之已详。然而长此以往,实不利于立国。”连李荼也这么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