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域纵横记_文衍【完结】(262)

  路上,又得到高敬和的进一步报告。原来,那批人马是契丹人。已探明的数量大概有十几万,其中控弦能战之士好几万!他们整个部族集群浩浩荡荡迁徙,带着男女老幼、牛羊马匹,缓缓而来。

  “契丹人?十几万?从哪里来的?”赵矜问报马。

  报马道:“尚不知也。”

  赵矜满腹疑惑,提兵再行数日,报马又到。这时明白了,那批契丹人原是西辽遗族。他们原本被蒙古人赶到极北之地,过着困苦的生活,今年受了天灾,已经无法生存,故此举族迁移。他们知道有炎汉这个国家,要求炎汉让出一千里土地,给他们安身,否则动武抢夺。

  “一千里土地?”赵矜听了摇头,心想:“那不是半个乌东地区?这怎么行!而且,划给他们一千里土地,穆州肯定要归他们。穆戈加鲁山都成了他们的领地,他们要是从苍岭关北面、乌拉尔河上游深入我国,我国竟无险可守。这种要求,绝对不可能答应!”

  赵矜再分析对方的企图,觉得他们提出条件而不是立即战争,必也有他们的难处。汉军探马探到他们部族人饥马困,看来并没有狠命来打的底气。

  于是赵矜作出决断,先派李庆熙飞速赶往穆州,协同高敬和坚守;再尽可能多地调集近畿、北地民兵,各带三个月行粮,当作一次大规模拉练,开到穆州去。尽管新练的民兵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只要让对方看到这边也是人多势众,不敢轻易动兵,就可以了。

  在李庆熙的援军到达之前,镇东都督、前将军齐劲已经先行派遣偏将军弓里敖、裨将军托伯、锡卜尔滔,率军五千,赶到穆州。弓里敖领受齐劲的叮嘱:“敌情不明,苍岭关亦有危险,我尚不可轻动。你小心在意,只管固守,以待主公。”

  弓里是源远流长的汉人古姓,弓里敖是陇西汉人。陇西汉人颇有与羌人通婚的,弓里敖的儿子弓里疾便是汉羌混血,年仅十五岁便长得十分健壮有力,使一杆长刀,马术精湛。如今初出茅庐,跟在父亲帐下做一名小校。托伯、锡卜尔滔皆是北地勇士,汉军收北地时便加入,如今经过锻炼,已成为将军。

  这时契丹部族已经占据穆州城以东的原野,将牛羊马匹散放吃草。牧区原有的炎汉牧民尽皆逃往城内,高敬和派人领他们暂时往内地放牧去。弓里敖率领援军赶来,离城十里下寨,协助保卫穆州。由于契丹部族人多势众,汉军坚守不动。

  过不数日,契丹人的主力渐渐汇聚,阵势煞是惊人。虽然他们只有少量精兵,其余都是些秩序混乱的杂兵,但毕竟人马极多。高敬和、弓里敖以七千人马对着对方大约五倍之众,压力陡增。二人甚是忠勇,却也不惧,做好了据城死战的准备。

  契丹人派来使者,要求汉军放弃穆州城。高敬和自不肯依。使者回去禀告,很快又来,带着他们族长的话,要求汉军出城,两军对阵斗将。契丹军输了,甘愿退去;汉军如果输了,便要放弃穆州城。使者威胁道:“如不答允,我族十万兵马围城,尔等后悔无及!”

  高敬和心想,斗将倒好,免得混战起来寡不敌众。于是请弓里敖等入城商议。托伯、锡卜尔滔皆愿出阵,小校弓里疾亦跃跃欲试。弓里敖比较谨慎,说道:“倘若我等败阵,失却穆州,奈何?以末将之见,不如行缓兵之计,胜亦可喜,败亦不忧。”

  高敬和道:“弓里将军有何良策?”

  弓里敖道:“不如出城三十里,与彼军对阵。与其相约,五日一斗,输者退十里。如此,至少可捱十五日。主公必有骁将先行,来救我等,到时无忧矣。”

  高敬和笑道:“的是妙计!我不知弓里将军亦能用计也。”

  弓里敖欠身道:“高将军过奖,区区小计耳。主公令我等为将之人,多少必须读书。末将不才,蒙主公开导,又得都督大人指点,脑筋颇活络了一些。”

  在场将军与校尉们皆笑,于是依计而行。

  契丹人不知道这边的情形,只顾着他们的部族安顿。他们原所在的地区今年灾害频繁,年初受雪灾,年中遇干旱,人畜尽皆饥饿,战斗力严重下降。斗将正是要避免以羸弱的兵马去打汉军健壮的兵马。毕竟他们的将军还是吃得饱的,而且似乎他们对己方将领的战斗力颇有把握。

  汉军这边又故意拖了拖时间。到了第三天,高敬和、弓里敖、托伯、锡卜尔滔领兵在城东三十里外原野上列阵。契丹军亦出动数千比较精锐的军马,列成比较像样的阵型。双方约好,兵士只可助威,不可上前作战;斗将必须一对一,不可围攻,不可由旁观者发冷箭。

  就这样,以十里之地为赌注,第一场斗将,即将展开……

  (待续本回下节)

  第六十三回:苍岭大道合重兵,穆州原野决雌雄(下)

  两军对阵,喊声大作。在助威声中,契丹人那边一将出马。这个打头阵的将军,是个女人。

  女人不奇,契丹女人惯能打仗。《辽史》中便有记载:“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就是说,辽国历代后妃往往都擅长骑马射箭,出征打仗和出外狩猎没有不跟随的。

  奇的是,这员女将手中所执武器,竟是狼牙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