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嫔,你们累了吧。可以不用陪我了。”赵矜微笑道。
四嫔互相看看。上官淑仪道:“主公正有大事,我等怎可顾着自己安寝?”
“说的是。”韩昭仪道:“主公勿要客气,有甚吩咐,只管令我等办来。”
“呵呵。”赵矜道:“不是跟你们客气,这事情你们委实无法帮手。治国之事你们已经很熟练。但是军旅之事么,居于宫中的妇人家是不懂的。”
“主公言之有理。”蒋淑媛道:“然而我等虽不能帮手,便陪着主公,为主公分忧,也是好的。”
钱昭媛道:“主公且善顾自身,无须为我等多虑。”
赵矜笑道:“那好。那么……你们帮我焚一炉香吧。”
四人应道:“是。”
焚香这种事情,平时用不着四嫔动手。深夜之中,不想再惊动别人了,因此四嫔自为赵矜点上。
赵矜想了片刻事情,忽开口问道:“安汉府的存粮,剩多少?”
韩昭仪不假思索,立即答道:“一百二十六万石。”
赵矜再问:“连城府呢?赞州呢?苍州呢?”
韩昭仪道:“连城府四十五万石。赞州十八万石。苍州二十万石有奇。”
“已经消耗到这种程度了啊。”赵矜算一算,叹道:“今年内必须攻下罗斯托夫。明年拼命屯田,这粮食才能供应得上,否则就要断了。”
上官淑仪道:“主公勿忧。罗斯托夫多有存粮,虽然打探不明,至少数百万石是有的。一旦打下来,难道还不够数年军粮之用?”
蒋淑媛对上官淑仪道:“主公仁人也,即便有数百万石粮食,分与百姓,即刻一空。”
赵矜摇头苦笑道:“是啊是啊,打下罗斯托夫,总得给百姓分粮,收服人心啊。我国现有的百姓,每年粮食缺口将近二百万石啊!全国军队,每年须耗兵粮四十万石、马粮六十万石,为了维持战斗力,这一百万石是无论如何都要支出的啊!”
钱昭媛道:“我国每年造酒耗粮不下五十万石,亦是一笔开销。下官早已向主公建议,发布禁酒令。主公不依。”
蒋淑媛道:“主公唯恐将士无酒,斗志不高昂。下官建议,从今造酒仅为军用,军人可饮酒,百姓不可。如何?”
韩昭仪道:“如此一来,只恐匠人无兴,工作不力矣。”
蒋淑媛道:“那么,军人与匠人皆可,其余人等不可,如何?”
韩昭仪道:“农人如何?渔人如何?牧人如何?”
蒋淑媛不得不再退一步道:“农人、渔人、牧人亦可,闲人不可,如何?譬如地方上官吏们多有报告,那些东斯拉夫老男子,不能做事,整日里酗酒。”
钱昭媛附和道:“是也。老婆婆倒还好,虽不如我中华妇女勤快,毕竟也肯做些纺织之事,嗜酒的亦不多。”
赵矜摆摆手:“好了,你们还是别讨论了。除了酗酒的老男人之外,我国的闲人并不多。再说我会出个命令,让老男人都帮忙种菜去,多少干些活儿。禁酒这事情嘛,想想容易,操作起来很难。要禁就都禁,不禁就都不禁。真要到了粮食匮乏的时刻,那必然需要全面禁酒。要告诉全体军民,为了大局只好忍一忍,就连我,也得带头不喝才行!希望不要有这样的时候。”
说着,赵矜忽然想起一个笑话,笑道:“说起禁酒,我正好想到一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听哈。”
众嫔笑道:“难得主公雅兴,我等洗耳恭听。”
赵矜讲起来:“先前我跟怀妃看《三国志》看到的。《三国志?简雍传》里记载了一件趣事。蜀汉先主刘备因为国内遭到旱灾,粮食匮乏,传令禁酒。这个命令十分严厉,凡是被发现酿酒的人,都要抓起来处刑。有一天,大臣简雍陪同主公出巡,检查禁酒的执行状况。官吏向刘备报告,发现一个人家里藏着酿酒的器具。陪同刘备的众人都说,既然藏有酿酒器具,那定然是要偷偷酿酒的了,应该把那个人处刑。唯有简雍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简雍突然指着路上走过来的一男一女,对刘备惊叫道:‘主公,主公!那两个人要犯通奸罪!赶紧把他们抓起来吧!’刘备吃惊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要犯通奸罪?’简雍道:‘他们身上就藏有通奸的器具嘛!’”
众嫔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钱昭媛道:“那刘备如何判的?”上官淑仪抿嘴道:“难得主公会与我等讲这种笑话。”
赵矜这才想到,跟她们讲这种笑话,有点不合体统哦,赶紧结尾:“刘备嘛,是个明君,听了简雍的话一阵大笑,明白了不能捕风捉影的道理。把藏有器具当作已经犯罪来处置是不妥的,刘备就把家里藏有酿酒器具的人释放了。呵呵。”说完,赵矜即转移话题:“刚才上官淑仪说到,攻下罗斯托夫应该可以得到数百万石粮食。这一点确实有可能。不过,我们在军事上作打算,并不能把未知的事物计算在内!那样的话,要是都指望攻打罗斯托夫夺粮,万一夺不到,怎么办?岂不是我们就要陷入绝境了?”
上官淑仪施礼道:“主公所言极是,下官受教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