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打赌为了将来薛仁贵征大非川时,自己能以此为借口介入,看能否改变薛仁贵的作战想法,力挽狂澜。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真是操碎了心。
“好了,我没别的事了,如果你们……”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响起一声冷哼:“什么叫没别的事?你的事还多着呢。”
声音引得书房内三人一齐转头。
只见一个中年男人,神色阴郁,表情带着几分狰狞,脸上一只眼戴着黑色眼罩,大步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聂苏。
不是高大龙还能有谁。
“大龙,你怎么来了?”
苏大为颇有些意外的道。
“我不来?我再不来,这案子还办不办了?”
高大龙冷笑一声,自来熟的一屁股坐下,向安文生和薛仁贵扫了一眼,抱了抱拳,算是打过招呼。
“案子办啊,现在不是还在侦破的流程里吗?”
“流你妈,你说你回来办这个案子都几天了?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了窝里反的崔三郎,制住了崔六郎,你就没动静了?后面呢?后面如何做?”
高大龙独眼闪出血光。
苏大为却丝毫不惧,笑了:“你就为这个啊?”
“我听说你已经取到崔六郎的口供了,如今到底查到哪一步了?查出了什么?你得告诉我啊。”
高大龙一拍桌子,戾气十足。
“大龙,你消停会,都是自家人,凶给谁看呢?”
苏大为白了他一眼:“你无非是对这案子牵肠挂肚,百爪挠心,想提前知道结果。”
“呃,咳咳。”
高大龙被他一口说破心事,尴尬的咳嗽两声。
“就算我好奇,那也是为了这案子,对,纯粹是为了公务。”
薛仁贵和安文生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苏大为自然不会去解释。
他向着高大龙苦口婆心的道:“办案,总要一步一步的来,如今虽然抓到崔三郎和崔六郎,但案子还没完全解开,只是解决了部份疑问,你真要知道答案,也得耐心等待几日。”
“还等什么?还差什么?”高大龙独眼一翻,显然没什么耐心。
“差的是证据,差的是线索。”
苏大为正色道:“你和我怀疑崔三郎,所以引他去义庄,但谁想到死者身上真的有线索,我们提前准备的东西都没用上。
如今要找出真相,光靠崔三郎和崔六郎两人远远不够。
你问我还要做什么?
我告诉你,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等。”
“等?”
“饵我已经放下去了,只要幕后之人按捺不住,他必然自行露出马脚。
你说,现在这情况,你是等还是不等?”
“就没有更主动一点的办法?”
“没有。”
苏大为两手一摊:“你要有你告诉我。”
“呃,好吧,那就再等两天。”
高大龙颇有些不满的道。
“这就对了嘛,办案不是那么简单的,线索不够,证据不足,都没法结案,咱们就得步步为营,一步步将那凶手给引出来。”
“这怎么听着像是用兵一样?设铒埋伏?”安文生在一旁打趣道。
“你说对了。”
苏大为笑了:“我的确设了张网,等着鱼儿上钩。”
第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
一番喧嚣过后,一切重归寂寞。
高大龙和安文生、薛仁贵各自回家。
当然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
薛仁贵是得到一张宝弓,心生欢喜的同时,对苏大为提到吐蕃之事,又有些忧心仲仲。
他倒也不是觉得吐蕃有多厉害,就是不想被吐蕃影响到自己征高句丽之战。
辽东,才是属于他的战场。
从贞观十八年,到如今显庆三年,整整十四年过去了。
他薛仁贵是在辽东战场上脱颖而出,也必然要在辽东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名震天下。
至于安文生,他的心思倒简单些。
想着苏大为提到吐蕃之事,打算明日和袁守诚商议一下。
当然,前提是一切真如苏大为所料,吐蕃真的会有所动作。
最郁闷的,当数高大龙。
他本来以为苏大为这边已经有结果了,兴冲冲的过来想要讨答案。
谁知却碰了一个软钉子。
苏大为给他的只有一个“等”字。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有了希望,却还得继续忍耐,离最终的答案,似乎还遥遥无期。
这种感觉,糟糕透了。
他一向做事简单直接,便是当年在丰邑坊被霸府的人算计,也是豪气不改,直接将手下遣散,自己喝下诡异之血。
现在苏大为破案,让他感觉,实在太不爽利了。
书房。
苏大为提起毛笔,在纸上画出一条条线。
每一条线,代表着他的一个思路,所有的线连系起来,将会成为一张严密的思维导图。
现在这个案子,已经知道了大半了,还差最重要的两环……
一夜春风化雨。
天明时,长安的街头,下过一场浠浠沥沥的小雨,地面湿滑,反映着油光。
都说春雨贵如油。
一场雨,不但没能影响人的心情,市面上反倒像是更热闹了几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