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吐蕃人从各处抽调回来的勤王军队,一一吃掉。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先挑弱的,打了之后,再吸纳降卒,再分散打散到唐军中。
数月过后,苏大为麾下兵马,由二万,膨胀到七万余人。
人多了,吃饭的嘴也多了。
不过这好办。
逻些是吐蕃国都,附近不缺牧场。
苏大为便慨他人之慷,带着麾下这些仆从,纵兵劫掠。
他们多吃一头羊,逻些城的吐蕃贵人们,就得少吃一头羊。
而那些降卒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渐渐的,跟着唐军劫掠牧场,每日吃羊肉吃得满嘴流油。
也就忘了自己原来的出身了。
吐蕃军中,除了少数贵族,大部份是牧民,以及奴隶。
苏大为重点吸纳奴隶和牧民,又设“诉苦大会”,令这些降卒揭发吐蕃贵人对他们的压迫和折磨。
这些吐蕃人,也都渐渐归心。
安心做大唐仆从。
到了这个时候,苏大为麾下实力雄厚,而且以吐蕃人为主,再也不惧高原反应。
对打下逻些更有信心。
而在苏大为从大非川插向吐蕃的同时,从大唐北路,安西都护府方向,也有一支兵马,悄然向吐蕃进发。
这支人马,集合了苏大为和安西所有能战的将领。
如李辩、程务挺、高崇文、娄师德、契必沙明,阿史那摸末,黑齿常之、沙吒忠义等人。
以王方翼为主将,绕过丛山峻岭,兜了一个大圈,从天竺方向,反攻向吐蕃。
自古疆藏只有一条古道相连。
即后世中原与阿三争夺之地。
北路大军走这条道,无疑是有风险的。
如果吐蕃人派兵埋伏在这里,有天险之利,难以攻克。
不过不知是不是因为苏大为这支先锋军攻得太狠了,逻些城里的贵人下令四方勤王,居然把原本留守在古道看住天竺方向的吐蕃兵,全撤了回去。
结果就是让王方翼带着唐军,大摇大摆的从这里突入进来。
如入无人之境。
今天是两路大军相聚的日子,白天苏大为已经见过王方翼。
除了军务,也稍叙了一下当年在长安旧情。
现在入夜,苏大为召北路随军的王玄策过来喝酒,却是有一些别的缘由。
第六十五章 大唐的魂
“王郎君,你随北路军一路过来,翻山跃岭,这一路,可没少吃苦头吧?”
安文生从一旁接过话头:“从天山南麓翻过雪山,要深入敌境,绕道逻些,光是路程就用去半年之久,还不算准备的时间,将军与诸将士风餐饥雪,以人力挑战自然,文生敬佩。”
说话间,安文生举起酒杯向王玄策敬酒。
“安将军太客气了。”
王玄策举杯相迎,一饮而尽。
他摸了一下自己颔下胡须道:“路虽难走,不过当年我去天竺出使时,也算是走过数遍,艰难是有一些,但比之总管这边,亲冒矢石,我们北路已经好得太多了。
我们的敌人只有天气,只有崇山,而总管不光同样面临这些,还要面对论钦陵、禄东赞,这些吐蕃名将。”
“对了,北路是由王方翼挂帅吧?王方翼用兵如何?”
“这个倒有些难为我了。”
王玄策放下酒杯,沉吟道:“我们途中主要是赶路,还有解决粮草后勤问题,大仗没有遇到,小仗打过一些,光凭这些,还无法完全看出王将军的用兵之道,不过我听说王将军在安西裴大都护帐下,一向以勇猛善战闻名,胡人闻之而丧胆。”
停了一停,他接着道:“我看他一路上,用兵极为谨慎,每到一地,必先打探好地形,紧派斥候,前路探明清楚,再分兵为犄角,留出预备队,派出先锋前行,才肯让大军过去。”
“勇猛和谨慎?”
苏大为在一旁笑道:“王将军以前曾为长安县君,与我倒是有一段缘份,能将勇猛和谨慎都发挥到极致,那便是名将之姿了。”
王玄策笑道:“大概如此吧,我在总管和王将军面前论用兵,却有些班门弄斧了。”
“喝酒!”
苏大为举起杯,安文生和李博、王玄策等均一起举杯,共饮了一杯。
一旁的亲卫上来,用小刀将烤肉切割好,分到众人盘中。
“天气又冷了,胡天八月即飞雪,我看吐蕃这边也差不多。”
“这鬼天气,夜里冻死人,还是在帐中喝酒吃肉烤火暖和。”
一边闲谈,苏大为心里却将王方翼与薛仁贵用兵相比较。
二者同为猛将类型。
但听王玄策所说,王方翼还兼有谨慎。
相比之下,薛仁贵作战风格一向大胆。
他当年出头,便是在辽东战场上,单人独骑闯入万军之中,救出上官。
敢在千军万马中,玩斩将夺旗的猛将,可想而知。
他的心里,就不带怕的。
这是薛仁贵的特点,他虽然身形并不是传统猛将那种力士型。
但胆量奇大,箭法极精。
而且天生神力,武艺超群。
每战,必先身先士卒,单人突阵,经常玩出阵斩敌方大将的绝活。
这是薛仁贵独有的个人魅力。
他的麾下与他一样,都是亡命突阵的猛将风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