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驻守一座孤城,面对的敌手又是奴酋皇太极,以及他手下精锐的白甲兵!却能做到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这是何等的英勇,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豪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几次都被打退,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是,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终于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结果又是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皇太极还以为又是一个三顺王呢!
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沈阳,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失利,死伤众多,人人都是都是愁云惨雾!而松山则是敲锣打鼓,大举庆贺。金国凤也以这次战功擢署副都督佥事,宁远团练总兵官。署都督同知,荫锦衣卫千户。)
只是可惜,这次升迁却是断送了他的性命。因为松山金国凤驻守多年,和当地的不论是军民还是百姓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皇太极举兵来犯的时候毫不畏惧,而驻守宁远,却是新官上任,人生地不熟,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初,血战松山的三千老兵都没有带来,随同他一起前往宁远的只有他的二个儿子和五十个家丁而已!
而他虽然名为宁远团练总兵官。统军近万人。可是由于宁远城有监军,镇守,巡抚,兵备等官,事权掣肘,相互之间互不协调。又是归于各个营伍。金国凤名为总兵,很多部队他都无权调动,结果等到同年八月,清军攻宁远的时候,明明宁远有守军近万人,却都是人人自危,无人敢于出战!结果金国凤愤怒之下,亲自带领二个儿子和五十名家丁出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全部战死!一代名将凋谢在宁远城外,令人可悲可叹啊!
所以,熟知历史的张麟麒,那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再一次发生的!这次张麟麒就准备亲帅大军前去解围!而这次带着李定国一起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张麟麒想到了一个安排李定国的绝好办法,那就是在解了宁远之围后,让李定国依托宁远城,在骑马依托宁远城一个星期的范围内,率领他的三千马贼,对鞑子展开游击作战!现在总体来说大明和满洲之间,还是处于防守的劣势,鉴于眼下大明的实际情况,张麟麒短时间内还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可是,张麟麒也不会让鞑子这么随心所**的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的!
张麟麒就把李定国安插到鞑子的白山黑水上去,去那里狠狠的袭扰他们,袭击他们的屋舍,袭击他们的部落,抢夺他们的牛羊,要搞得他们鸡犬不宁,焦头烂额!而李定国本来就是出身流寇,对于如何和鞑子周旋作战那是很有些心得体会的,到时候张麟麒在传授他游击战的十六字秘诀,相信到时候鞑子会很头疼的!这样也能或多或少的延缓鞑子的攻势,张麟麒坚信,只要给他二到三年时间,大明就能喘过这口气来,到了那时候,再来和鞑子算这笔总账!
张麟麒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定国说过了,李定国也很是欢喜,这几天朝廷对于李定国的任命也下来了,崇祯还是很听得进张麟麒的话的,在下来的旨意中,果然是透露了这个意思,现在暂时先是让李定国担任参将一职,等到日后立了军功,再加封为定国将军,要知道定国将军已经是正二品,在武将中那也是很稀少的了,就是大明一些世袭的武将世家都没有,像吴三桂什么的也只是一个副总兵,更何况是授给一个降将呢!
……………………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六号,张麟麒率领二万镇启程了,随行的还有唐焰焰二女,按照唐焰焰的话说,反正是出来了,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和他一起散散心好了。其实唐焰焰就在前几天,又接到她老子白莲教教主唐中仁的飞鸽传书,让她尽量拉拢张麟麒,争取把他绑在他们的战车上……
不过唐焰焰知道这个希望很渺茫,因为这些天的接触下来,张麟麒是个不折不扣的保皇党,要让他改变立场很难很难……不过唐焰焰也不在意,她感觉这些日子和张麟麒在一起很开心,这就够了,另外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新收服的李定国……
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谷城百姓都是十分舍不得,若是没有他们,他们还不知何时才能回归家园呢!不过现在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都被剿灭了,谷城附近已经没有大的流寇了,再加上谷城大农场的建立,也留下了很多守军,他们的安全没有问题了。而到张麟麒要离开谷城了,也没见代王前来找麻烦,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日后收拾这些皇亲国戚的决心……
谷城在湖广,离着宁远城有几百里之遥,不过凭着镇的速度,那还是很快的,而且镇的后勤供应也是做得非常完善,每天到了晚上,都有浓浓的肉汤可以喝,还有大块大块的肉块吃,还保证镇的体力,所以镇的速度十分惊人,按照计划十五天就能到达宁远城,足以解决这次危局,当然,在这之前,张麟麒还要去拜访一下辽东总督洪承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