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朝那些事儿_当年明月【7册完结】(549)

  甚至明军大规模作战,向朝廷报战果的时候,都是用级(首级)来计算的,而且事后兵部还要一一核实,多少人头给多少赏。

  所以在当时,人头那是抢手货,每次打死敌人,许多明军都要争抢人头(那就是钱啊),有时候抢得厉害,冲锋的人都没了,大家一起抢人头。

  李如松很清楚,明天的战斗将十分激烈,人头自然不会少,但攻城之时战机转瞬即逝,要都去抢人头,谁去破城?

  可是大家不干了,辛辛苦苦跟你来打仗,除了精忠报国,辛勤打仗外,总还有个按劳取酬吧,不让割人头,取证据,怎么报销?我报多少你给多少?

  事实证明,李司令是讲道理的,干活不给钱这种事还干不出来,歹话讲完,下面说实惠的:

  “明日攻城,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瞬间,大家的眼睛放出了金色的光芒。

  五千两白银,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明代近三百年历史中,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是始终存在的,且变化较大,很难确定,只能估算。

  而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套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米左右(最低),即三百多斤。经查,一斤米的市价,大致在人民币两元左右。

  如此推算,万历年间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人民币六百元。五千两,也就是三百万元人民币。

  谁说古人小气,人家还真肯下本钱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平壤城内的小西行长正进行他的最终军事部署,自明军到来后,他曾仔细观察明军动向,希望找到对方主攻方向,由于大雾,且明军行动诡异,始终无法如愿,所以城中的布防也是一日三变,未能固定。

  时间已经不多了,长期的军事经验告诉他,决战即将到来,而今夜,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于是在一段紧张的忙碌后,小西行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守卫平壤部队,为日军第一军全部、第二军一部,共计一万八千余人,以及朝鲜军(朝奸部队),共计五千余人,合计两万三千人。

  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北方向,此地应放置主力防守,于是小西行长命令:第一军主力一万两千人,驻守西北方三门:七星门,小西门,大西门,配备大量火枪,务必死守。

  而在东面,明军并无大量军队,所以小西行长大胆做出判断:明军不会在东城发动猛攻。

  现在只剩下南城和北城了。

  短暂犹豫之后,小西行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南城广阔,不利用兵,新军(朝鲜军)五千人,驻守南城含毯门。”

  “余部主力防守北城!”

  我相信,在这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是一天前的那一幕。

  “剩余部队为预备队,由我亲自统领!”

  至此,小西行长部署完毕。

  从明军的动向和驻扎看,东面应无敌军,南面必有佯攻,而主攻方向一定是西北两城,我相信,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只要打退明军总攻,固守待援,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此时,在城外的明军大营,李如松终于说出了他隐藏已久的进攻计划: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城。”

  攻城明军共计四万五千余人,具体部署如下:

  “左军指挥杨元,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小西门。”

  “中军指挥李如柏,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大西门。”

  “右军指挥张世爵,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北七星门。”

  “以上三万人,为我军攻击主力。”

  第二个被部署的地区,是北城。

  “南军(即戚家军)指挥吴惟忠,率军三千人,攻击北城牡丹台!”

  平时开会时,李如松说话基本上是独角戏,他说,别人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

  “此攻城部署,在下认为不妥。”

  打断他的人,叫做查大受。

  查大受,铁岭人,李成梁家丁出身,时任副总兵。

  作为李成梁的得力部将,查大受身经百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且与李成梁感情深厚,凭着这层关系,他还是敢说两句话的:

  “我军驻扎于西城,已有两日,日军可能已判断出我军主攻方向,如在西城加强防守,我军恐难攻克。”

  “此外,南军虽为我军主力,但北城地势太高,仰攻十分不利,难以破城。”

  要说还是查大受有面子,李如松竟然没吭声,听他把话说完了。

  当然,面子也就到此为止,李司令把手一挥,大喝一声:

  “这些事不用你理,只管听命!”

  接下来是东城和南城:

  “东城不必攻击!”

  “为什么?”这次提出问题的,是祖承训。

  虽然他很怕李如松,但实在是不明白,既然兵力有余,为何不进攻东城呢?

  而回答也确实不出所料,言简意赅,简单粗暴:

  “你没有读过兵法吗?围师必缺!”

  所谓围师必缺,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如果真把城围死了,城里这两万多玩命的冲出来,能不能挡得住,那实在很难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