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传富摇头。
“在朝,士大夫的爱好就是品味,他们喜好清雅,社会便以清雅尚。你原先做的菜,非麻即辣,吃的人大汗淋漓,嘴巴红肿,跟清雅是扯不上边的。其实人都好这口,所以生意才会那么好,但有钱人肯定会想,有没有既能品尝到炒菜的美味,又显得很清雅的作法呢?淮扬菜正好可以满足。”
“你得明白上流人的心理,有钱的怕别人说自己没品,有品的更要一直装他的大尾巴狼。”陈恪笑道:“只要我们把菜品、服务和环境搞上去,来福必然可以升成,人们心中有钱人才能去的酒楼。到时候,你这里还是一座难求。那些有钱人,了避免被朋友看扁,宁肯等上俩月,也不会去别家凑合的!”
“师傅就是师傅,讲起来全是道理!”传富终于敞亮了,重重点头道:“咱知道该咋办了。”
“你的事儿说完了,”陈恪把那坛子没开封的橘酒推到传富面前:“帮忙办一件事儿呗。”
“当然可以。”传富瞪大眼道:“甚事?”
“你把这坛酒,送到酒商李简家,”陈恪吩咐道:“他自然要问你,这酒是哪儿来的。”
“嗯。”传富点头道:“比起师傅酿的,他卖的橘酒连马尿都不如。”
“你也不用跟他废话。”陈恪沉声道:“直问他,可愿把执照拿出来,与我们合股成立一家新的商号?”宋代最操蛋的地方,莫过于各种专卖,除历代都不许私售的盐铁外,烟酒糖茶这些与民生切切相关的商品,起初几乎全都是官府专卖。后来官营的弊端显现出来,才允许民间商人,以买扑的形式加入。
所谓买扑,是一种包税制度。官府核计某样产品的应征税额后招商承包。有意成包商……即买扑人者,可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经营执照。成包商后,便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权,没有执照者不得参与竞争。
其实认真起来,陈恪不仅没有权力卖酒,他连在家里酿酒的权力都没有。只是这年代,有钱人家里都会私酿美酒,官府屡禁不止,只要不拿出来卖,也就放开不管了。
~~~~~~~~~~~~~~~~~~~~~~~~~~~~
“他会答应么?”传富问道。
“会的,”陈恪淡淡道:“你让他明白两点,执照虽然难搞,但县就有两家,他不跟我们合作,我们就去找另一家。”
“那他的死期就到了。”传富点头道。
“嗯。”陈恪颔首道:“而且我们向来不贪心,只要他四成股份而已。”
“啊……”传富有些不敢苟同道:“师傅,何必让那厮赚大头呢,我们权等一等,待下一期买扑时,开个大价钱,把他的执照抢过来就是。”
“那样赚钱太辛苦了。”陈恪嘴角挂起狡黠的笑道:“而且我家是书香门第,沾染不得铜臭的。”顿一下,还是忍不住神秘兮兮道:“做生意要力争上游,下游的永远上游打工。所以不管谁是老板,都是在我赚钱。”
奥秘就在酒曲上,果酒是不能用原酒发酵新酒的,每酿一缸,都需要足量的酒曲。陈恪已经把他东屋,建成了酒曲工场,这项核心技术,他谁也不传。所以那李简想酿多少酒,就得来买他多少份的酒曲。且离开他就寸步难行,一点花枪也耍不得。
第二卷 【丑奴儿】
第37章 新火
自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又叫冷烟节。
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又往往会带来极大的伤害,古人便相信有火神的存在。于是在寒食这一天,他们会熄灭家中所有的火,给火神爷爷放个假,翌日才重新燃起新火,称改火,并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
这显然是个东方式的仪式,不该有和尚们什么事儿。但这个在土都快要完蛋的宗教,能于中原开枝散叶,成天下第一大教,自然深谙入乡随俗的权变之道。所以这天早晨起,便寺里的沙弥们,抬着一个巨大的酥油灯盆,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送新火。
当然,在毕恭毕敬接下新火的同时,居民们也会封一包厚实的人事,不仅是对和尚们送新火的感谢,更是对他们风雨无阻,准时预报天气的酬劳。
和尚们自然是宝相庄严的,施主给多给少,都不会当面说什么。但若是得到的人事不符合预期,待次日报时到这附近,难免突然嗓子发痒,含糊不清,教人听不明白。转到下一片区域时,自然又恢复如常,用洪亮的佛音唤醒街坊。
神奇的是,应一心向佛,不问红尘的沙弥们,却对全县的贫富分布了若指掌,尤其是哪家会给个厚厚的红包,他们都一清二楚,可谓佛法无边,明察秋毫呐!
从前大街一直串到文兴街,只见文兴街上当头一家,有着高高的粉墙黛瓦,漆黑大门,左右的石门墩上还刻着书箱……一家之门户,最能显示其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生活习性。当官的要在门口筑几级台阶,以示高高在上;经商的要在门口设一高高的门槛,以防肥水外流;而在门口石门墩上刻书箱的,则表示此乃书香门第。
但这户没有门阶,说明家中没有做官的。
按说看到这样的人家,沙弥们都会大皱眉头,你推我让的不愿上前……读书人穷酸穷酸的,出手忒小气,还要酸溜溜的扯文,扯得和尚们蛋疼。
然而看和尚们一脸的兴奋,就知道这家是个例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三戒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