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现在,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城市的控制。
就连军队也不再听话了,于是,出逃者从偷偷摸摸,变成了光明正大。
临淄城的人口,在十天之内减少了一半。
到九月末,被围的城市,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汉军围而不攻,他们的粮食与财富却在肉眼可见的减少。
城市里的军民大量逃亡,而苦苦期盼的北方郡国‘忠贞之士’起兵勤王却连影子都看不到。
绝望的情绪,充斥在这些人心中。
他们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要不是张越下了死命令,必杀所有起兵的大臣与贵族、名士。
恐怕他们早就和当年的鲁地士绅一样跪下来跪舔起大汉丞相来了。
即使如此,也有许多人悄悄的派人来到汉军营帐之中,想要献城归降。
一开始,这些人还很清高,开出了什么列侯、两千石,并归还其土地、家訾的条件。
但被辛武灵和续相如一脚踹出门。
到了九月底,这些人就‘唯乞为丞相门生,余生为丞相效命’。
但这也不被允许!
续相如和辛武灵开给他们的最优厚条件是——献城来降,出其首恶,余从免死,流交趾、朝鲜。
于是,许多人疯了。
他们现在陷入了进不得又退不了的窘境。
终于,在他们即将崩溃的边缘。
一个消息,传到他们耳中——天子退位了。
九月二十八,在登基临朝四十八年后,大汉天子刘彻颁布诏书,内禅皇位于皇曾孙刘询,并改元永始,自己则以‘获罪于宗庙,无地自容’,退政于五柞宫。
诏书抵达的当天,临淄城中哀嚎遍野,无数人在绝望中大喊着天子,拔剑自刎。
而余者则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再也没有了斗志和心气神。
第二天,临淄城城头挂出降旗。
临淄都尉孟永杀刘胜等人,衔着官印,坦露上身,带着残余的八千多临淄守军出降。
汉军随之进入临淄城中,重新将这座大汉雄城纳入掌握中。
旋即,张越下令,以齐人多叛,为国家之患,拔除临淄城墙,并不允许临淄再建城墙。
于是,临淄成为了大汉帝国第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但,这却没有令临淄城的发展受到丝毫限制,反而在之后数十年中不断的繁荣昌盛,成为大汉帝国东南地区最富庶、人口最多、最发达的城市。
十月初一,徐州降。
初七,江都降。
曾经声势浩大,看似不可一世的东南串联,不过两个多月便消弭于无形。
张越的丞相宝座,终于再无后顾之忧。
现在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真正的在这个国家的蓝图上描绘自己的宏图了。
当然,为此大汉帝国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长安大半城区被烧成白地,东南郡国数百个声名显赫的家族从此被从历史上抹去。
其中包括了孔家、孟家、卫家这样传承了几百年的名门望族。
这让张越,也是唏嘘感慨。
于是,带着刚刚登基即位的刘询以及刚刚养好伤,康复不久的刘进,驱车来到了五柞宫,来到了那位老天子面前。
有些事情,是时候来一个了结了。
第1248章 恩怨两清(2)
五柞宫中,老天子刘彻的形象与精神,都已经彻底与过去截然不同了。他神情呆板,一个人盘膝坐在高高的龙座上,头发散乱,神色颓废,再也没有了过去的气势。
而他身边,也再也没有了曾经环绕着的内臣近侍与宠臣。
有的只是一位位沉默的卫士。
他们是张越的鹰扬旅本部骑兵,都是张越亲自选拔出来的猛士。
他们的家人、亲友,都是靠着张越才能温饱满腹的,自然,在忠诚问题上没有任何疑问。
“陛下……”赵昕抱着小皇帝,带着刘进,走到这个已经失去了一切权力的君王面前,坐了下来:“臣带天子来看望您来了……”
刘彻充耳不闻,背着身子,甚至都没有转身。
“此外,臣还带了一个人来拜见陛下……”张越轻声道:“臣以为,陛下也定然很想见见他……”
于是,一直在张越身后的刘进,揭下了他戴着的斗笠,一张被火焰烧的模糊,满是疤痕的脸露了出来。
“孙臣进,叩首百拜皇祖父大人!”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沙哑着嗓子叩首再拜。
“进儿!”刘彻终于再也不能沉默,他几乎是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赤着脚走下台阶。
于是,他看到了自己面前,那被烈焰灼烧了半张脸的刘进。
“进儿……进儿……朕的进儿,你怎么这样了?谁做的?”他拉着刘进的手,哭着问道。
在这一刻,他再非君王,只是一个瘦弱而无助的老人。
“大人……何故明知故问?”刘进叹息着:“当夜,霍光纵火,孙臣被近侍保护在偏殿之中,为霍光所觉,其命人以稻草、秸秆,堆于殿前,以迫孙臣出降……”
“孙臣岂肯从贼?”
“自然是宁死不屈,幸侍卫张戎等以死相救,拥孙臣自密道出逃,然火大,孙臣虽侥幸逃得性命,却再也不能以面目示人……”
“即使如此,也多亏张爱卿相救,不然大人此刻所见的,也只是一具尸体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