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甲胄,提着长剑,张越在郭戎等人簇拥下,走进帅帐之中。
“拜见侍中公(天使)!”众人纷纷恭身行礼。
“诸公免礼!”张越摆摆手,走到上首,看向众人,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前方斥候刚刚来报,在狼原之中发现了匈奴卫律部的先导斥候部队!”
“卫律的主力,最迟在明天就会进抵狼原!”
“一旦其突破我军防御,身后就是平坦的幕南草原!”
“他们会烧掉穹庐,毁掉牧场,抢掠牲畜、妇孺,杀死男人!”
“吾等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这番话说的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紧。
便是长水校尉的军官们,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哪怕他们大多数是汉人,其实与乌恒人没有一毛钱关系。
张越看着众人的神色,在心里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就看向所有人,道:“故而,本使将在本次作战之中,彻底执行坚壁战略!”
“各部,必须不停构筑防御,尽一切可能来防御!”
“敢有议论进攻、反击与出阵者斩!”
“啊……”乌恒贵族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天使为何要做这样的决定?
长水校尉的汉军军官们,亦是同样不解。
坚守,怎么赢的战争?
只挨打不还手,如何可以战胜对手?
张越却是坚定了决心,挥手道:“此乃本使的最终将令!敢有违抗者,斩!敢不从者斩!敢私下非议者,斩!”
一连说了三个斩字,军帐之中,才终于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恭身向着张越拜道:“末将(小人)遵令!”
张越看着他们,满意的点点头。
乌恒义从,这一次他带来了足足六千多人。
但,质量却是参差不齐。
训练和素质,更是一塌涂地。
要带着他们打赢卫律部的主力,当代的战术和战法,都不合适。
张越只好,向后世学习。
而恰好,后世有一位英雄,最擅长处理和面对类似局面。
他就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名字后面的头衔,就比龙母还长的大唐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秦王!
并且,七年后,他就成功的将这个头衔减少到四个字——大唐天子。
然后用毕生精力,在这四个字后面加了个三个字——天可汗!
即使是在他千年后的伟大领袖,亦在看完其战绩后,感慨万千:中国用兵自古无出其右者,其次朱元璋。
他就是李世民!
大唐太宗文皇帝!
而张越,现在要学习的,便是这位唐太宗陛下,在年轻的时候,最擅长同时也是最适合当前情况的战术——坚壁摧锐!
尤其是其击破宋金刚的那一战,几乎完全可以套在当前局势下。
匈奴人的卫律部,劳师远征。
他们离开自己的老巢与腹心,越过瀚海,深入到此。
一旦开始作战,消耗的粮草与体力,将无法得到有效补充。
只要坚守,只要防御,只要抵挡住他们的攻击。
那么……
顿兵于此的卫律部,就必然失败!
当然,所谓坚壁摧锐,并非是下个命令,要求各部必须死守这么简单。
事实上,防御比进攻,要求更多。
尤其是细节上和组织上的东西,要求良多。
故而张越只好与他们一一交代,将各自的任务,都分配下去。
更下来组成由独孤敬、郝连破奴等塞下氏族首领组成的督战队,专门负责督战和检查各部。
尤其是督查,擅自出击和不听号令的人。
对此张越直接授权给他们——就地格杀!
另一方面,张越将手里头的义从兵力,分组成三个梯队。
要求他们轮流接替防御,确保始终能有充沛的体力和兵力,可以阻击匈奴人的进攻浪潮。
当然了,李世民用兵,不仅仅只是死守这么简单。
坚壁之后,就是摧锐。
就像他击破窦建德、王世充集团的战争一样。
坚守之余,他手中始终保持着一支可靠的精锐骑兵。
随时准备,对露出破绽或者陷入疲惫、混乱的敌军,致命一击!
这一战术,后来在草原上,更是被发扬光大。
这从唐军的兵力配属上就能看出来。
在正面的永远是陌刀、弓弩和重甲步兵。
两翼配备的是大量随时可以进攻的骑兵。
突厥人也好,薛延陀也罢,统统都在这样的战术下,跪下来唱征服。
前者更是被打的学着匈奴,跑去欧陆,祸祸了欧洲数百年。
故而,张越才特意将长水校尉的重骑兵带来。
四百六十余骑重骑兵,加上他本人以及从乌恒各部遴选出来的六百余勇士。
这样,便组成了一支可以随时加入战场的攻击箭头。
……
到得下午时分,走马亭的麦田收获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八石!”
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被这个数字,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很多人都已经在过去这十余日的喧哗与议论中,对于新丰的麦田丰收之事,有了确定的了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