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问道。
“敌军遗尸六百。”
杨寰说道。
“没有俘虏的?”
杨信问道。
“没有!”
杨寰很肯定地说道。
“我喜欢这样的结果!”
杨信满意地说道。
说话间他抬起头看着远处,淮北广袤的平原在他视线铺开,隐约还能看到骑兵激起的尘埃,很显然溃败的蒙古骑兵还在周围游荡,而且这时候数量应该已经有所增加。这些是卢象升的前锋,以顺义王为首的蒙古四部联军,原本总计一万五千人,不过水土不服减员两千,目前还有一万三千,这已经算卢象升照顾的很好了。
当然,主要是夏天刚刚到来。
这些轻骑兵此前就驻扎在蒙城一带,保持对战区的侧翼威胁,而且都是一人两匹马,任务就是对靖难军的北上进行袭扰。
硕垒的惨败并不能让他们退却。
他们还会继续攻击。
而卢象升亲自率领四个骑兵军的主力正在从徐州南下,估计这时候应该已经到宿州了,这才是真正的决战力量。
当然,他们目前也没法从宿州南下。
因为他们得等待步兵,或者等待他们的大炮,而运输他们大炮的孙元化却被阻挡在了盱眙,所以卢象升短时间不会从宿州南下,他不可能依靠那些没有大炮的骑兵和靖难军决战。
这已经不是骑兵决定战场的时代了。
没有大炮是没法打仗的。
这样在靖难军到达固镇前,基本上也就是这些蒙古骑兵的袭扰,不过卢象升很可能会在固镇阻击一下。
靖难军必须抢占固镇。
这个小镇将是接下来的主要战场。
而另一个主要战场就是盱眙了……
盱眙。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孙元化在四山湖一带登陆,但他想要进攻象山堡,则必须绕开挡在前面的大尖山。
这座小山挡在象山北边,但又比象山矮的多,不但不能当做轰击象山的炮兵阵地,反而阻挡他从北边挖掘壕沟推进,所以只能绕过然后从东边进攻,尤其是进攻比象山更高的戚大山,然后居高临下炮轰象山。
当然,首先他得打赢驻扎盱眙的靖难军第二军。
“这就是辽东军?”
靖难军第二军第三旅第一营火枪兵许安看着对面,很意外地低声对身旁好朋友于奇说道。
他俩都是原本浦口军户。
同样他们也熟悉朝廷的官军是什么烂样子。
但此刻在他们前方列阵的步兵却超出他们的想象,在他们前方半里外,一辆辆战车正在组合成绵延的盾墙,盾墙中间一个个炮口隐约可见。尽管天空中开花弹在不断落下,但这些来自辽东战场的士兵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在爆炸的火光中默默完成他们的阵型组合。
“这比过去强多了,过去这时候早该溃败了!”
许安说道。
“管他是强是弱,为了咱们家刚分的地,就是天王老子也先吃咱们一枪。”
于奇说道。
“前进!”
前面的营长吼道。
许安二人赶紧闭嘴,在军官的喊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
已经训练了大半年的他们,虽然的确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队形变换早就非常清楚,肩扛着火枪的他们迅速在长矛方阵左翼站好。四个人紧靠在一起,这是一个队,旁边和另一个队之间留出足够一个人轻松通行的空隙,这是轮射时候用来向后走的,不过那只是备用战术。
标准战术就是一直走到最前面,然后照着敌人糊脸一枪。
然后上刺刀冲锋。
火绳枪也有刺刀。
新的火绳枪重量七斤多一些,八钱火药,弹重同样也是八钱。
不过前者其实不到八钱,连子弹带火药都装在一个油纸包里,比过去那一身竹筒子更便捷,虽然也有叉子备用,但实际上已经没人使用,除非特意要求,否则士兵们也不会带着,新式的枪托更好用,抵在肩膀上就足够。
至于精度……
没什么大的改变。
就在此时对面的盾墙中喷出火焰。
紧接着一枚炮弹打在他们前方,不过威力很弱,在地上弹了一下就开始无力的滚动着。
许安深吸一口气。
他终于真正面对了战火……
“前进!”
军官的命令响起。
整个阵型开始向前,而在他们左右两翼,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兵和军官,这是一个巨大的三旅阵型,三个旅都是品字阵型,三个阵型紧密相连成一个巨大的线列,三个长矛方阵打头,后面跟着间隔排列的长矛与火枪方阵,两翼是夹着火枪方阵的骑兵方阵,整个阵型保持着稳定的速度缓慢向前推进。
他们的对面是绵延的战车盾墙。
两翼土丘上的炮兵不断轰击,四斤半炮和两斤炮的炮弹不断撞击在盾墙上将其打得粉碎。
同样臼炮开花弹也不断落在其中。
但这些在辽东战场上回来的步兵,明显不是过去那些一触即溃的官军,他们依旧默默保持住阵型,同时他们的大炮也在不断还击,尤其是盾墙中间的那些两斤短炮,不断向着这边射出炮弹,甚至很快就有炮弹命中。
哪怕这些短管的两斤炮威力偏弱,一枚炮弹的命中也会造成多人伤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