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说道。
“要说也简单,如今三边总督王之采,宣大总督张晓这些人都附逆了,延安几乎成了孤岛,张九德虽说没有附逆,但他也没什么本事,故此我需要一支奇兵去增援延安。你此前就带着警卫旅,警卫旅也有不少陕北人,你依然带着他们另外还有一批携带物资的骆驼,从张家口出关,拿着我的手令走顺义王的地盘,然后从草原打回延安去。”
杨信说道。
“属下尊令,只是属下到延安后归谁指挥?张巡抚?”
李自成说道。
“张巡抚?不,他没权指挥你,你有权指挥他,我给你请尚方宝剑,你以钦差身份去陕北,总兵以下先斩后奏,文官除了张九德,剩下的延安府及榆林范围内你同样先斩后奏,许你便宜行事。我以前说过,要带着你们回去分田地,但如今看恐怕抽不出身了,那就由你代替我去,总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办事,我放心!”
杨信说道。
好吧,闯王也该归位了。
把他扔回陕北,给他五千火枪骑兵,给他尚方宝剑,剩下就看他自己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陕北那些士兵家属多,另外杨家也还有大量雇员,这些人加起来足够控制延安。然后最多半年这边就解决了,杨信没准备拖太久,他就是在等南方那几个督抚,朱燮元和杨嗣昌等人离得远,这时候还没做出决定,杨信倒不是说期待他们加入福王一伙,但终归要等他们做出决定再动手。
真正动手就很简单了,所以他有自信半年结束这场混乱。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瞬间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大王,陕北临近宁夏,若属下没猜错,宁夏巡抚白储召和宁夏总兵马世龙都会附逆,那时候少不了要大战一场。”
他很冷静地说道。
“那里就不用你管了,那里有人对付。”
杨信笑着说道。
第684章 跳楼,跳楼什么的最好了
宁夏那边当然另外有人了。
“大王,属下不太明白,这种好事为何要给他们?”
张献忠问道。
他就是镇南王亲自挑选出来专门负责宁夏平叛的,但镇南王却并没有给他多少军队。
其实给他也没什么用,距离太远,补给根本不现实。
哪怕李自成其实也不指望他带着的那支驼队补给,驼队的物资只是确保他从京城走到榆林,并且攻破榆林城进入陕北的,剩下持续作战就得靠延安本地的补给了,无论延安府还是杨家的产业,都能够给这支总计五千火枪骑兵的军队提供补给,但后续从京城这边运输补给是不可能的。
话说那也是两千里。
因为他们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越过大同和山西,只能出关走牧区绕道,到榆林基本上就得接近两千。
而宁夏更远,走塞外牧区过去得走近三千里。
所以张献忠只有一个营,然后这个营带着足够的马匹和骆驼,就这样完成这趟漫长的征程,但真正负责宁夏平叛的不是他,他只是钦差监军而已,真正负责作战的是顺义王和他属下各部。这是大明皇帝平叛,顺义王作为大明皇帝的藩臣当然有义务为皇帝作战,而张献忠作为钦差进入宁夏后,再组织当地那些不肯附逆的军民,与顺义王共同对那些叛逆。
“不要他们我们,咱们都是皇帝陛下的臣子,顺义王是,我也是,我与顺义王也是兄弟,你们与那些蒙古勇士都是兄弟,以后不要搞不团结,要与他们真正做兄弟。”
杨信说道。
“呃,属下知错了!”
巫妖王赶紧承认错误。
“还有,这是你的训导官,有些事情还得他告诉你。”
杨信满意地叫过身旁一个年轻的部下。
后者赶紧上前行礼,这是镇南王部下的标配,张献忠也没多想,很随便地和训导官认识一下,然后两人一起告辞,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征程。
他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宁夏。
接下来如果甘肃巡抚也附逆,那么这支大军还要向甘肃进军。
不过应该不会的,这时候甘肃巡抚是毛一鹭,他虽然在浙江因为办事不力被撤职,但作为九千岁的干儿子,还是紧接着就重新启用,他是浙江人,完全不需要介入战场斗争。
至于甘肃的卫所将领们……
他们那地方从来不指望土地,罗一贯和手下那帮人的选择,就代表了甘肃将门的态度。
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就甘肃那地方目前条件下那点可耕种土地,一年收成全加起来,也未必赶得上罗一贯这帮甘肃人的军饷,甘肃巡抚辖区就是陕西行都司,相当于河西走廊和西宁一带。最早那里是藩王理边,肃王镇守甘肃,但建文时候肃王移藩兰州,甘肃以总兵挂平羌将军印统辖,永乐时候派遣太监镇守中官,正统年间设文官参赞军务,天顺年间一度裁撤,但遭到愤怒的文官围殴,朱祁镇赶紧改成文官巡抚才让文官们满意。
藩王理边,总兵统辖,镇守中官,文官参赞,文官巡抚,甘肃这一系列最高权力的变化,同样也是大明朝权力斗争的路线。
“西边就这样了,现在就看南边了!”
看着杀向宁夏的巫妖王背影,想象着他的那些传说,镇南王不无唏嘘的感慨着。
南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