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说道。
那些官员们面面相觑。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谁都明白商议是没用的,大家都是扯皮高手,估计商议一年也商议不出结果。
就是这方式……
“都堂,不如咱们一人一张纸,写上是或者否,但不用写名字,找个箱子放到里面最后点数,以这种方式来投票。”
一个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很有头脑。
那些官员立刻来了精神,纷纷点头附和。
“诸位,事无不可见人者,我等皆磊落君子,何须如此?再说这里也没有什么外人,想来诸位也都不是喜欢告密的,无需顾虑那么多,老朽就愿意接这份圣旨,我闵家十余万亩良田一朝尽没,老朽还不想就这么善罢甘休,另外这也是从兄之意。”
闵梦得笑着说道。
说完他站到了左边。
他是湖州人,湖州顶级世家,不但他是偏沅巡抚,他从兄闵洪学还是云南巡抚,也就是说闵洪学同样接旨,而世袭云南总兵的沐家本来就敌视杨信,这样就意味着云南已经加入弘光朝廷,再加上已经加入的偏沅巡抚李若珪,弘光朝廷又加入了两个巡抚区。
这个消息让那些支持加入弘光朝的官员们精神一振。
然后唐世济也走到闵梦得身旁,他俩本来就是同乡,这种选择没什么奇怪的。
紧接着一个官员走出,站到了他俩身旁,有了带头的就好办了,那些决心接旨的纷纷走了过去。
倒是之前一向反杨积极的毕懋康反而选择了拒绝接旨,他家是徽州的,虽然徽州士绅上次遭遇严重损失,但事后杨信反而为徽州工商业提供大笔贷款,那里的经济恢复很快。毕竟要说这生意头脑他们还是很强的,一个鼓励工商业的制度和金融体系,会让这些人如鱼得水的。比如盐业制度改革后扬州大盐商损失惨重,但靠着杨信的贷款,却让本来就拥有盐业经验的徽州小盐商崛起,过去大的官商垄断体系崩溃,那些原本依附于这些大盐商的小盐商却摆脱了枷锁。
徽州人已经开始后悔当初的反抗了。
和毕懋康一样的人也不少。
很快站队结束,但中间还有不少没动的,包括陈奇瑜,他们在那里纠结着面面相觑。
“诸位,必须选一方。”
杨嗣昌说道。
“都堂,我们中立不行吗?”
一个官员哀求道。
“不行,必须选一方,这里没有中立的位置,若阁下非要中立,那就自己跳出去中立吧!”
杨嗣昌一指窗口外面的滔滔长江说道。
“赶紧的,此时还想首鼠两端?”
毕懋康怒道。
陈奇瑜长叹一声,最后还是走到了毕懋康身旁。
杨嗣昌颇有些意外地看着他,要知道他可是山西人,陈奇瑜并没说什么,只是黯然地站在那里,而剩下那些在不选一方就跳楼的威胁下,最终还是一个个做出了选择,很快这里就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方。杨嗣昌向下面招手,一队士兵走上来插到中间隔开双方,其中两个开始分别点数,很快双方人数点清。
闵梦得二人突然从人群中走出。
“禀都堂,逆党同谋共计五十二名,皆已验明正身。”
一名点数的军官向杨嗣昌行礼说道。
“呃?”
那些选择接旨的官员瞬间傻了眼,全部将目光转向了杨嗣昌……
“把他们都扔出去!”
杨嗣昌一指窗口说道。
第685章 昏君与奸臣的时代
“杨嗣昌,你想干什么?”
“都堂饶命啊!”
……
那些官员们瞬间清醒过来,紧接着一片混乱,怒斥杨嗣昌的,向他跪下求饶的,还有人不顾一切地试图推开那些士兵逃跑。但这些都毫无意义,楼梯口处更多士兵涌入,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都是杨嗣昌亲兵,一个个就像抓鸡般把这些官员们按住,而另一边那些选择正确的,则哆哆嗦嗦地擦着头上冷汗……
太吓人了!
这是鬼门关上踏出来啊!
他们真没想到杨嗣昌会这么玩,话说今年流行引蛇出洞啊,杨信这么玩,杨嗣昌居然也这么玩,他们老杨家这都是一丘之貉。
“这又是何必呢?”
陈奇瑜叹息道。
他倒是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果。
好歹他也是能进入镇南王评价的大明栋梁范围的,再说又和杨嗣昌共事这么久,他早就看明白杨都堂的行事风格,狡猾如狐残忍如狼,更重要的是非常懂事非常懂做官,完全属于那种民间传说的奸臣。
这样的人会为士绅拼命?
开玩笑!
以喜欢甩锅著称的杨都堂根本就不是这种人设啊!
更何况闵梦得还如此高调。
闵家的地的确被分了,可闵家又不是靠地发财的,闵梦得,闵洪学兄弟俩的权力才是富贵的保证,他从兄在云南当了五年巡抚了,云南的贸易很大一部分控制在其手中。而贸易的最重要物资,就是卖给杨家的锡,他们家和杨家还不知道有多少生意上的合作。
他们倒杨?
那么大的生意不做了?
闵家在老家那么大的产业不要了?
他们拿这些官员的人头送给杨信来换取更大的富贵,难道不比脑袋别裤腰带上跟着福王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