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看着杨信。
杨信也很没礼貌地看着他。
“我不会为沈阳增兵,但沈阳以外我会负责,而你最好守住沈阳,只要你敢逃出沈阳,熊某的尚方宝剑就等着你!”
熊廷弼说道。
他很有广宁之战时候风格了。
“熊经略,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沈阳既然交给我,这里我如何处置您都得支持。”
杨信说道。
熊廷弼这个喜欢赌气的脾气很不好。
“可以,你在沈阳城里想怎么做都行,我会任命陈于阶为监军,这里本来缺一个文职监军,五百京营也继续留给你们,曹文诏以游击统领,那个立功的黄得功授千总,也调给他当副手!”
熊廷弼说道。
这就可以了。
杨信对于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熊廷弼紧接着离开。
“老熊有些意气用事了!”
一直被他们当不存在的陈于阶小心翼翼地说道。
同样被他们当不存在的李如柏兄弟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老熊明显就是在赌气,他们这时候才发现熊经略的幼稚面,然后他们一起望着杨信,现在他们和杨信彻底绑在一起了,熊廷弼刚才那话说给杨信同样也说给他们听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和熊廷弼撕破脸,如果他们敢弃城而逃,那么熊廷弼会毫不犹豫地用尚方宝剑砍了他们。所以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留在沈阳,然后想方设法守住,而守住沈阳的全部希望也就在杨信身上。
“不管他,反正咱们也不是非得跟着他混,打完这一仗咱们就回京!”
杨信说道。
如果真把野猪皮逼回去,那么至少两年内辽东无忧,他没兴趣在这里耗,接下来的一年才是真正改变大明朝的最重要一年。
京城才是他的主要战场。
“肖城公,请给我一份城里可能与野猪皮有交情的家族名单,您别告诉我没有,这一战关乎咱们生死,我可不想半夜有人给野猪皮开门。”
他对李如柏说道。
后者默然点了点头。
“曹兄,拿着肖城公的名单,把这些家族主要男丁统统请到钟楼上,钟楼周围堆上草浇上油,告诉他们,一旦沈阳被攻陷,那么就请他们先为大明尽忠。另外打开那些粮商的粮仓,在城内设粥厂,所有参加守城的男人,其家属免费去吃,这是暂借这些粮商的,以后朝廷会折价给他们补偿。有人敢反抗直接以通敌罪格杀勿论,有官员敢阻拦同样抓起来以通敌关押。”
杨信对曹文诏说道。
“杨老弟!”
李如柏惊愕地说道。
杨信立刻伸手阻止了他。
“肖城公,命令是我下的,你们听到了,熊廷弼说我想怎么做都行,你们只是听熊廷弼的命令,做这事的是京营,同样你们也无权管京营,所以这不关你们的事。”
杨信说道。
李如柏立刻闭嘴了。
事后肯定有麻烦,御史会像疯狗一样咬上来的,但杨信的解释完全可以把李家摘出来,纵容杨信行凶的是熊廷弼,给杨信当爪牙的是京营,京营又不归援辽总兵管,准确说京营是熊廷弼直辖的。既然他们管不了也就只能看着这些家伙胡作非为,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杨信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啊,这样看传说他深受皇贵妃宠信应该不是假的!
“肖城公,立刻命令关闭各门,而且所有城门都堵上。”
杨信说道。
李如柏向一个家奴示意一下。
后者立刻出去传令,这时候野猪皮前锋应该快到蒲河了,最多一个时辰就能到沈阳,做别的都来不及,必须立刻准备迎敌。实际上那些回来的精锐也都上了城墙,包括那些武器都不足的新兵,李如柏在杨信北征期间又招募五千新兵,目前城内总兵力达到两万。其中近五千精锐,一万五千包括各堡退回的在内乱七八糟杂牌军,只是青壮没多少了,沈阳其实人口已经不多,绝大多数有能力跑的早就跑辽阳去了。
剩下多数的青壮都被李如柏抓了壮丁,也就还有一两万老弱妇孺在城里,还包括刚刚被赶进来的,所以杨信其实也没多少可抓的,那些跟野猪皮有勾搭的豪强富商多数都跑辽阳去避难了。
在他出去军事冒险后,又跑了很多……
估计他们以为杨信和李如桢出去基本上就回不来了。
不过城内粮食充足。
毕竟这些家伙逃跑很容易,但粮食不可能这么快运出去,李如柏也禁止他们往外运。
不过火器数量不足,这个就连熊廷弼那里也缺。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
“制造投石机,小型的人力投石机,数量越多越好,石头不够就拆房子上的青砖。”
杨信说道。
小型人力投石机简单,无非几根木头钉起来,那些新兵上城墙不保险,那就让他们用这东西隔着城墙扔石头好了,没有石头就扔青砖,五六斤重的青砖从天而降,建奴别说戴个这时候的头盔,就是戴顶凯芙拉头盔都不一定能够撑得住。
“城里火药应该不缺吧?”
杨信问道。
“火药倒是充足。”
李如柏说道。
实际上明朝火药很便宜,一百斤火药以辽东目前米价,都快和一百斤米一样的价钱了,工部都是几十万斤地造。大明的硝容易获得,这时候欧洲的硝得靠厕所土,但大明的硝是那些硝洞熬的,一斤硝才二分五,比熟铁稍贵但比好的苏钢还便宜。硫磺反而贵,因为硫磺是进口,从倭国,琉球等地买,每斤硫磺四分银子,其实细算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