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之五好青年_木允锋【完结】(192)

  紧接着他也一脸不爽地出去了。

  戚金看了看童仲揆,向他使了个眼色,童仲揆微微点头,戚金随即起身跟了出去,出门后他的亲兵立刻跟上,正在外面摆席喝酒的随任家丁同样很默契地起身跟随。明朝后期的家丁分多种,有纯粹的家奴,有随任家丁,即将领自己雇佣的雇佣军,但调任他处的时候也跟着,还有就是只能在为官地使用,实际上也不只是武将,文官在一些危险地方做官,同样也会养家丁。

  这是一种朝廷默认的制度。

  不可否认这些家丁都很能打,和建奴单挑都不怕,几百人进行厮杀他们甚至能打赢建奴。

  但这种制度导致了明军的碎片化,每一个将领的家丁都只听这个将领的,但每个将领的家丁数量,又不足以应对大兵团作战,他们就像精锐的特种兵,但特种兵只适合小分队作战,遇上野战兵团他们再强也只能是被碾压。

  戚继光就是试图改变这一点。

  他就是想让明军重新回到真正野战兵团化的路子上。

  但其他人都不想,对朝廷来说花钱太多,除了张居正这样真正有魄力的改革者没人愿意掏这样的巨款。

  对边镇的将领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养寇自重,野战兵团化一举荡平周围这些胡虏,他们以后还怎么玩?像李成梁那样,时不时带着千八百的精锐家丁出去犁庭,割些人头抢些财物回来邀功,但却不真正消灭这些胡虏,这样朝廷就必须继续养着他们,这才是他们的玩法。

  对文臣来说也没有改革的必要。

  碎片化就很好。

  碎片化就意味着将领权力始终就那点,永远不可能威胁文官的统治权。

  最终戚继光失败了。

  然后这些碎片化的明军,在面对建奴的野战军团后,就基本上失去了真正的抵抗能力。

  至于明军真正的野战军团……

  一半是纸面数字,他们那实际不存在的名字,只是用来领空饷养活那些成本高昂的家丁的,而剩下存在的,是需要时候仓促招募的炮灰,作用只是消耗敌人体力的。所以辽东战场上除了将领的家丁和相当于土司家丁的白杆兵,唯一敢和建奴野战的只有浑河战场的浙军,因为这三千浙军是仅存的,还延续戚继光那套战术的野战军团。

  为何要戚金指挥他们?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戚金在江南当总兵时候训练的。

  真正的戚家军已经不存在了,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只是戚继光在平倭寇时候训练的那支,后来他以这支军队为骨干,重新整训了蓟镇的北方兵,但他下台后蓟镇又重新糜烂。而回乡的浙籍老兵和基层军官们,后来又被启用加入援朝的浙军,包括戚继光培养的接班人戚金,援朝之战后戚金升任江南总兵,然后在江南用这些参加过援朝之战老兵继续按照戚继光的战术训练。

  算是保留下一点戚家军的血脉。

  但也只是低配版了。

  毕竟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就是这支低配版戚家军,在野战中和建奴打出几乎一比一的交换比,打得建奴罕见地出现战场溃逃。

  这是中国在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最后一次和欧洲保持同步,浑河之战战死的戚金和他的三千浙军,就像一道断崖般,截断了中国在陆军军事上与欧洲并行的道路,从此只能看着欧洲的一骑绝尘……

  “我在想,要是戚公再多执掌蓟镇十年,大明会不会还是如今这个样子?”

  杨信不无唏嘘地说。

  他身后带着五十名家丁追上的戚金沉默无言。

  第113章 兀那妖猴

  “话说我一直很好奇,这鲁西也是自古沃土,更何况还有运河便利,按理说应该是富庶之地,济宁等地也的确堪称繁华,可为何一离开运河沿岸,稍微往里走走,反而立刻就变成了偏乡僻壤?

  而且还喜欢造反。

  从当年的唐赛儿,一直到如今的徐鸿儒,大明朝里这地方就没安稳过。”

  杨信继续说道。

  这时候他们已经快到梁家楼,这个地方在郓城西南,实际上距离也就二三十里,至于现代叫什么杨信就不知道了,沿途都是破败的村庄,衣衫褴褛而且目光毫不友善的百姓。杨信感觉自己就像三百年后,同样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日本鬼子,而且路边还不时有人鬼鬼祟祟地窥伺,然后迅速从他们视野中消失,如果不是因为技术限制,杨信毫不怀疑自己再往前走会踩上一颗地雷。

  但这一带也真穷。

  要不然徐鸿儒怎么受欢迎呢!

  但这一带也的确是沃土,无论再早些的古代还是现代,鲁西这一带都是人口稠密区,鲁,宋,卫这些春秋著名的诸侯都在这一带。

  “富也运河,穷也运河!”

  戚金叹息着说道。

  因为杨信对戚继光的恭维,他对杨信还是有天然的好感,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杨信的身份,清楚这个人在万历那里受宠的程度,之前在真定当游击的他和之前在四川当都指挥使的童仲揆,在信息量上有天然优势。

  “为何这么说?”

  杨信疑惑地说。

  “济宁各地的富裕,是靠着运河的便利,运河沿线别说城市,就是那些镇子都一样繁华,运河对沿线来说的确是天赐之福。

  但对于沿线以外,那就不是福而是祸了。

  运河是用一道道闸口和堤坝封闭起来的稳水,水深必须确保通航,但河水也不能因水量增加而形成急流,急流同样容易导致翻船,甚至溃堤。那么夏天暴雨的时候,这条河就必须开启各闸向外排水,而在干旱时候必须全力向里补水,但运河沿线以外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其实是反过来,在夏季暴雨时候他们需要向运河排水,这里原本就是整个鲁西洪水最大的泄洪水道,而天旱缺水的时候,他们需要运河来供水,这也本来就是这一带最大灌溉水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