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都督,您天天不务正业,是如何完成这些东西的?”
宋应星不无嘲讽地说道。
“长庚兄,这你就错了,这些根本不需要我,我们大明有的是真正有才能的工匠,只是咱们工部的制度让他们根本没有做好的动力,但跟着我不一样,给我铸造这些大炮的工匠们,最高的月薪一百两,哪怕就是普通的翻砂工人,月薪也有三两,纯粹卖力气的搬运工月薪二两。
但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检验。
出了问题无论是谁,该受罚就受罚,但做的好了该奖励都有奖励,最高的一年光奖励达到五百两。
那么剩下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两百年前我们的工匠就能铸造永乐大钟啊。
现在你告诉我,他们铸造不了一门铜炮?那未免太小看他们了。”
杨信说道。
他真没管这些大炮的铸造,就是把图样以及技术上需要注意的告诉那些工匠而已。
剩下人家自己就解决了。
至于棱堡本质上与中式城墙没有区别,就是夯土包砖而已,只是它的造型和防御理念不同,另外墙更厚,剩下真没什么了,建造都一样。
就连皮尺大明都有。
当然,不是皮的,实际上是程大位的丈量步车,用加工过的竹篾使用铜丝一片片连接,体型比较大一些,但原理和卷尺没有区别,竹篾也没有伸缩性,他这种城墙修筑完全够用。他这里本来就有大量工部和自己招募的工匠,减河开凿本身就少不了这样的人,甚至还得修闸门之类附属设施,这些工匠这两年靠着他的高薪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给他修个变形的城墙而已。
多大点事。
宋应星没有再多话,默默走过他身旁。
黄道周同样走过去。
“这又是什么鬼东西!”
里面的宋应星紧接着惊叫一声。
黄道周赶紧加快速度,沿着一条坡道直接进城,然后一片刺目的阳光淹没了他的视野,他同样惊叫一声,然后赶紧用手挡住,很快调整位置,这才避开反射的阳光,就在同时一座用木头做成无数网格,所有网格都用玻璃镶嵌,整个恍如一座水晶宫的房屋出现在他视野。
“烧玻璃而已,日常操作,不要大惊小怪,颜神孙家都造了几百年,别告诉我你们连这东西都没见过。”
杨信鄙视地说道。
第302章 群英(奸)会
杨信坐在自己的玻璃暖阁里,悠然地看着那些被震撼了的客人。
玻璃而已。
大明都造了两百多年了。
颜神镇或者说博山孙家世代为宫廷制造玻璃。
不过大明的玻璃发展走了条岔路,不是发展透明玻璃,而是走专门的艺术品路线,不但不喜欢造透明的,相反还故意往里面胡乱加材料,以便使玻璃保持浑浊和各种颜色,使其更加向玉石化发展。
不是不会造透明的。
颜神镇玻璃工艺品的底料都是透明的,但他们在这个透明底料上故意加乱七八糟。
而杨信只是造正常玻璃而已,至于平板更不值一提,早期平板玻璃价格昂贵只是因为不会铸造,所以造平板都是吹成管子趁热割开,这样就很难保证玻璃的均匀,而且想造大几乎不可能。但后来法国人也就是在这个世纪,研究出了玻璃铸造技术,从此平板玻璃和镜子廉价化。
他这些就是铸造的。
往铁板上浇铸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法国人所谓的发明,就是往一个铁桌子上浇。
“诸位。”
他端着茶杯说道。
正在欣赏反季节蔬菜的客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他。
今天受到杨都督邀请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实际上堪称大明未来二十年的群英会……
当然,也包括奸。
“杨都督这间暖阁可是价值连城啊!”
刑部主事洪承畴笑着说道。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邀请。
“那边工厂里一天造好几十块这样的玻璃!”
杨信指了指远处一个十几米高的大烟囱说道。
洪承畴倒吸一口冷气。
“那西洋镜岂不是也能造出?”
他愕然道。
“很快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那杨都督可就财源滚滚了!”
陈奇瑜笑着说道。
他已经自认为是杨都督亲信了。
惠世扬升任都给事中后,他跨过程注直接升左给事中。
“发财什么的我已经不是很在意了,你们也知道我其实不缺银子,我的银子是花不完的。”
杨信说道。
“杨都督倒是坦诚。”
张国维鄙视地说道。
他旁边一个举子则拿着纸和笔,自顾自地画棱堡的图。
这是茅元仪,《武备志》的作者,同样也是世家子,他家是江南有数的几个藏书世家,原本这一科并没考中,之后也没有,但这次因为算术考核第一实际上已经把三甲收入囊中,他和宋应星是这一科主要惊喜,宋应星原本这一科同样落第的。
由此可见明朝科举还是很公平。
这些喜欢杂学,因为杂学而分神的人真考不过钻研八股文的。
“我知道你们仇视我,这样我真的很伤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