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
罗汝才突然喝道。
“签名!”
“签名!”
……
四周一片吼声。
然后他的妻妾子女们哭声响起。
“快点,怀远侯,兄弟们可没那么多耐心!”
罗汝才喝道。
常胤绪悲愤地长叹一声,他还能怎样,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然后他颤巍巍拿起笔来……
“快签!”
……
吼声继续。
最终他还是哆哆嗦嗦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罗汝才很干脆地抓住他手指,迅速在印泥上按了一下,紧接着按上手印,旁边士兵递过搜出来的官印,罗汝才直接替怀远侯盖章,这才心满意足地拿起请愿书……
“兄弟们,去找李公公!”
他喊道。
这帮土匪一样的家伙立刻撇下痛哭流涕的怀远侯,就像来时候一样吵吵嚷嚷着涌出侯府,后面常家那些女眷立刻哭着跑去扶起怀远侯。而涌出常府的罗汝才等人,带着一路不断扩充的大军,浩浩荡荡涌入皇城,虽然李明道已经闻讯躲起来,但总共就那么座皇城,几万人涌入,想找出他来还不容易。
不但是他,李实也没跑了。
这俩倒是很懂事,一看这阵势爽快地签了名。
然后是应天府尹……
虽然应天府尹被杨都督踢开,但他终究还是应天府尹,可怜被折磨了这些天的府尹哪还敢废话,只能用颤抖的手签名。
盖章这种事情罗汝才就代劳了。
然后是城内士人。
包括顾起元这些,他们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敢不签……
先把全家绑了。
是要全家还是玩硬骨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话说你女儿倒是眉清目秀……
那还能怎么办?秀才遇上兵,跟这些逆贼没什么道理可讲,反正怀远侯都签了,这些士人破罐子破摔,也都相继签了名。总之这帮土匪就这样在南京城内迅速完成签名的搜集,至于那些士兵和城内百姓,或者现在的称呼公民们,他们随随便便弄些名册就可以了。
他们身份不够。
有怀远侯,守备太监,应天府大小官员,那些士绅就足够。
士绅才是大明的栋梁。
有他们的名字就足够代表民意了。
然后这份代表了应天府,甚至太平府镇江府宁国府等地民意的请愿书,迅速完成,紧接着由前苏州织造太监李实携带,乘坐北洋水师的通讯舰北上直达圣听……
第566章 忠臣,大忠臣
当然,对于兄弟们给自己鸣冤的不理智举动,杨都督本人是肯定不知道的……
他是很高尚的。
他不会在意奸臣们的陷害。
毕竟作为一个忠臣,他相信皇帝陛下明辨忠奸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杨都督颇为伤感地摘下墨镜,看着他面前繁忙的矿坑。
这里是马鞍山铁矿。
在南京之战结束后,部分撤到南京的矿工返回,并开始在各地大量招募工人,毕竟杨都督的分田方式,必然会造成部分城市手工业者失业。他又不鼓励种棉花,以后所有农业税收全部改为地租方式的征粮,农民不可能再种棉花。种棉花交税还得卖棉花买粮食,何必多此一举,最终结果就是棉和桑的种植面积大幅萎缩,缺少了原料来源的手工业纺织规模也会随之萎缩。
手工业者失业必然出现。
而杨信的解决办法,就是开矿冶铁制罐做罐头。
做完就储存起来。
正好这次对应天府和周围各府士绅的清洗给他带来大笔白银,这些天运到钱庄银库的白银加起来已经迅速突破两千万两。
他有足够白银可以用来挥霍。
“瀛国公,下官只想问一句,您还是不是大明之臣?”
他面前一个文官说道。
这是庐州知府张邦政,南京新军从芜湖北上了。
不过好在裕溪河暂时封冻中,所以只能陆路进军,巢湖的庐州团练还不用担心面对万斤巨炮,但这时候已经快出正月了,最多下个月就得完全解冻,那时候巢湖是撑不住的。而且庐州团练不仅仅是要面对南线,他们北边还有凤阳的杨家家丁,吕兆熊只能全力保扬州,湖广军目的只是在上游阻挡杨信,只要他们和增援的江西团练堵住安庆就行。
这样庐州团练就成了事实上孤军奋战,以不足两万火枪都不多的杂牌团练,面对杨信南北两路夹击,内部还有贫民蠢蠢欲动,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希望的。
剩下就是等朝廷大军。
但运河解冻得到三月,运河不解冻朝廷的十万大军也不会南下。
实际上他们还没进京。
虽然战事结束,但十万大军从遥远的塞外战场撤回,同样也得需要足够的时间,至少庐州士绅是等不到王师了。
最终张知府毅然前来,他要用凛然正气阻止这个逆臣。
“大胆!”
李自成怒斥道。
身为亲兵的他狐假虎威地做拔刀状。
两旁士兵一片鼓噪,紧接着举起上了枪刺的燧发枪,纵然此刻一身凛然正气护体,张知府还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张知府,你也想与那些奸臣一同陷害瀛国公吗?别以为你刚从延安来咱们就给你面子,敢诬陷瀛国公的奸臣就先吃兄弟们一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