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丰忍不住感慨地说。
的确,他的装备体系得升级了,首先这样的情况下步兵的单兵火力必须提升,也就是说必须大规模换装后膛枪,纸壳子弹也没什么大不了,以步枪的射速来弥补重火力的受限制。
第二他得开始使用炸药了,这样可以减轻火炮重量,尤其是可以大量装备迫击炮和小口径火炮,比如更适合山地的七斤以下级别。而这个关键是硝酸,但硝酸的工业化生产得依赖合成氨,这个对他来说暂时还是不现实的,那么也就只能使用硫酸加硝石的老工艺,但硝石他又必须得用钠硝石,而钠硝石的国内主要产地在鄯善,而打到鄯善却又必须面对运输能力的限制。
好吧,这就是一个圈儿。
总之,他现在很麻烦。
“殿下,南京送来的急报。”
这时候一名侍从拿着一份文件向杨丰报告。
杨丰接过打开很随意地看了看。
“这倒是个好消息,咱们以后有足够的苦力来开山辟路了!”
他笑了笑说道。
第197章 奴隶制帝国
南京送来的是远征军在南洋的战报。
罗璋率领的远征军正在横扫整个南洋。
实际上在安不纳岛海战失败,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接连被明军攻克后,荷兰人就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他们真正的要塞就只有马六甲和巴达维亚,其他地方都是些小的贸易站,连前两者都被明军摧枯拉朽般攻克,更何况这些连驻军都没有几个,而且分散在各岛互相无法支援的小据点。庞大的明军舰队只需要一座港口一座港口地炮轰下去,然后一座港口一座港口地登陆接收就行,截至杨丰收到的这份报告为止,整个爪哇和苏门答腊及附近各岛的荷兰人都已经被彻底肃清。
这场战争除了给大明帝国政府增加了大概三千万龙元的掠夺收入,还有大批如油田,橡胶园,甘蔗种植园之类,大概估价四千万龙元的固定资产之外,还有差不多一万五千名战俘……
或者也可以说奴隶。
“殿下是想让他们来修路?”
冯祯说道。
“当然,我可没兴趣白白养活他们,我要在硖石凿一条从山底穿过的隧道,大概得有三四里路长,这样火车就不需要从山上爬坡过去了,直接从山下穿隧道而过就行,这么大的工程估计不死个一两千人是不可能的,既然这样就让这些鬼佬来干好了。”
杨丰说完对侍从说道:“立刻传令南京,把所有战俘全部押到这儿来,另外再给罗璋传令,让他在南洋多抓些棕奴,至于怎么干找个奴隶贩子教教他,所有棕奴都要照老规矩阉了,然后也都送到北方来。接下来咱们还有太多修路的活儿,打下西安后必须向陇右继续进攻,关陇道也必须得进行大规模修缮,不说把铁路铺过去,至少也得先修到能通行载重马车的程度。”
夺取西安后,他必须全力向西进攻,他的目标就是一直打到天山去,到鄯善去挖那个巨型的钠硝石矿,然后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硝酸,接着制造炸药,从火药时代全面进化至炸药时代。
这样的话关陇道,也就是从关中穿过六盘山至陇右的这条路就必须修好了,虽然以后真正的运输还得依靠铁路,但恐怕至少十年内,他是没有能力把铁路修到鄯善的,这样短期内还得依靠公路。
同样这种活儿也是要大量死人的,最好也是由奴隶来干,从南洋大规模抓棕奴就行,当然不是自己动手抓,雇佣海盗,挑拨不同宗教国家战争买战俘,这些西方奴隶贩子在非洲常用的手段,都可以移植到南洋来,既可以给自己抓奴隶又可以大规模减少南洋人口方便汉人移民,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这些年他一直这么干。
大明境内使用奴隶已经很平常,不仅仅是杨丰自己拥有的那些矿山,就是民间矿山也在使用这些奴隶,以前还有人买黑奴,但后来棕奴开始大量引进后,立刻就没有人买黑奴了。毕竟从非洲运到这里的成本要高得多,买一个黑的足够买三个棕的,但一个黑的干活儿再好也肯定不如三个棕的,当然无论是黑的还是棕的,那都必须是阉了的,也不是说全割,都是和胤礽一样,只是劁了俩蛋,这样基本上什么都不影响。
实际上这时候中国人口并不多,战前在籍人口才不过两千万多点而已,加上不在籍的也不会超过一亿,而这应该算整个国家的,包括西北东北雪域在内所有地方加起来的,实际上真要算到杨丰目前控制区,总人口数还不到四千万,使用奴隶是很必然的选择,毕竟杨丰的特殊土地制度摆在那里,不会有破产农民被逼着到矿山冒死去赚钱。
他们连一些工厂都不爱去。
至少短时间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工业时代最血腥的原始积累,就由奴隶们开始好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南洋那边有几千万棕奴呢,旁边还有几千万倭奴呢,再向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白奴呢,大明以后就不缺奴隶,英国的血汗工厂里好歹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些奴隶们又不需要发工资。
多好的事情啊!
就这样监国大人的命令立刻送往南京。
而杨丰则继续接下来的战斗。
因为跨崤山的后勤运输不可能供应两个军的作战,所以向西进攻的任务交给了第一军,第四军转入防守,防守从洛阳一直到陕州的运输线,主要工作就是剿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