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之祸害_木允锋【完结】(580)

  得益于大明的全民军事化,现在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使用枪械,尤其这种老式前膛枪甚至连女人都会,此时这种优势得到了尽情展现,所有那些武装起来的运河公司职员甚至包括不少女职员,全都以不输于那些马木留克士兵的速度完成着装弹开火的工作,而使用硝化纸壳的整体式子弹,也让前膛枪射速可以说达到了极限,在他们手中最快每分钟五六发的频率向外疯狂地喷射着子弹。

  而在他们对面那些阿拉伯人依然在疯狂地奔跑。

  一百五十丈的距离。

  哪怕在赛道上也得跑差不多两分钟。

  而两分钟里,六千守军可以发射至少六万发子弹,而六万发子弹如果十分之一命中的话那就是六千人,而正常情况下一支伤亡超过三分之一的军队……

  好吧,这支军队不正常。

  “玛的,他们怎么还不逃跑?”

  毛荣一边拼命扣扳机一边抓狂般吼叫着。

  三分之一的伤亡并不能阻挡那些狂信徒们,就像发了疯一样的阿拉伯人在长老们率领下,瞬间刷新了毛上校的三观,看着前方不到二十丈外那些因疯狂而扭曲的面孔,毛荣第一次感觉死亡是如此的接近,哪怕当年血战山海关时候他也没有过这种感觉。而同样死亡临近的感觉,也让战壕内那些绝大多数实际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民兵们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甚至他们装填子弹的手都在不住地颤抖,还有人居然连通条都忘了拔出,看着那些就像兽群般迅速接近的敌人,恐惧的瘟疫在战壕内不断蔓延。

  然而……

  “幸好还有铁丝网。”

  毛荣拿出打火机点着烟,然后抓出一把子弹,一边往左轮手枪里装填一边说道。

  第444章 吞并

  很显然狂信徒并没什么卵用。

  当陆战一旅全速从荷台达赶到苏伊士港的时候,毛荣和他手下的护卫队队员们正用刺刀监督着被抓来的阿拉伯人,就像葡萄园里那些辛勤的工人一样,从他们阵地前的铁丝网上往下摘死尸。

  足足上万具死尸呢!

  连沙子都被染红了。

  可怜那些被抓来的阿拉伯人抬着死尸走过他们身旁时,都时不时地哆嗦一下,那目光里充满了恐惧。

  不过这场胜利同样没什么卵用。

  因为它挽救不了马木留克在埃及的统治,随着各地农奴在那些寺庙长老们的率领下纷纷揭竿而起,马木留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达五百年的统治,彻底走向了土崩瓦解,甚至西线的马木留克还在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两国联军,再加上造反的农奴两面夹击下全军覆没,很快整个埃及便彻底落入长老们的掌握,剩下的只有一座苏伊士港在明军和少数马木留克残兵控制下。

  至于穆拉德苏丹……

  他依然在耶路撒冷,带着手下三万军队茫然无措。

  好在他并没什么危险,因为半岛上的阿拉伯军全都南下保卫圣地去了,北线只有叙利亚本地的阿拉伯军,而他还有当地基督徒的支持,再加上从亚喀巴到耶路撒冷的运输线由增援过去的明军保护,所以物资同样也不会匮乏,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他的老窝没了,甚至连他留在开罗的家人和亲信都被杀了,可怜苏丹陛下这时候哭得心都有了,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而且他进退两难。

  进,就这三万军队和支持他的基督徒不可能打下大马士革,上次他没打下来,这一次当然就更不可能了。退,他无路可退,这三万人回去也抢不回埃及,而且他一走那些基督徒肯定守不住耶路撒冷,然后叙利亚的穆斯林军队就直接踢他屁股了,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待在耶路撒冷暂时先那么撑着。

  “告诉穆拉德,皈依王化,向朕臣服,然后他还是埃及国王。”

  杨丰说道。

  此时他正站在壶口瀑布前。

  只不过这时候是冬季,整个壶口瀑布完全被泡沫状的寒冰包裹着,只有中间一股不大的水流在继续奔腾而下,看上去倒也别有一番味道。

  他当然不会错过吞并埃及的机会,但没有必要直接吞并,仿照其他属国的例子就行,这样他就需要一个埃及国王,而穆拉德非常适合这个角色,这位前埃及苏丹现在实力锐减根本不可能再统治埃及,这样他就必须依附于大明来维持统治,同样也就保证了他必须忠诚于大明,反正杨丰要的只是一个经济殖民地,掠夺埃及的资源然后向那里倾销工业品,这样一个堪称帮凶的国王无疑是最合适了。

  不过前提是穆拉德必须彻底跟穆大胡子决裂。

  大明属国的国王必须皈依王化,或者更干脆说必须得是圣教的信徒。

  这也算是他的投名状,如果连这都不肯,那么杨丰也就懒得管这家伙死活了,反正他已经没用了,他的唯一用途也就是保护苏伊士运河的施工,但现在随着埃及落入那些长老之手,耶路撒冷坚守不坚守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就算能继续守住耶路撒冷,穆斯林也一样可以从埃及方向攻击阻止运河施工。

  接下来这得明军亲自动手了。

  既然这样,他死活关杨丰屁事。

  “陛下,这神界范围是否太大了?”

  就在传旨的侍从离开后,特意从南京赶来的邵廷采问道。

  这时候杨皇帝的奉神宫计划已经提出来了,无论朝野对此倒是都没什么异议,这种牵扯到神灵的事情上凡人本来也没有发言权,杨皇帝要建一个专门招待神仙的地方这也很合理,虽然位置有点让人挺意外,但这种选址除了杨皇帝别人也都不懂,他说榆林最合适那也就只能是榆林了,只是这面积实在太大了,这一下子就得搬迁几乎半个陕西省的人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