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春色_西风紧【完结】(1126)

  这种旗帜是第一次出现。因为朱高煦觉得舰队在海上、需要更醒目的官军标志,便自己设计了这样的国旗。

  没一会儿,更让人们稀奇的事出现了。两边来了许多七八岁的小孩儿,大概有数百人,排着队伍朝这边走了过来。

  男孩儿们穿着一色的制式礼服,订做于沈家织造厂。他们戴着一种大檐帽,身上穿着裤子和上衣分开的青色衣服(水师是青色,陆师是灰色),上衣是直襟翻领、有布纽扣;足上穿的皂靴。春夏的料子是棉麻混纺,用熨斗熨过,加上白色的里衬,男孩儿们看起来非常整洁。

  另外一边来的全是小姑娘,她们穿着桃红色的纱丝高腰襦裙,梳着小鬓、额前留着些许刘海,看上去十分漂亮可爱。人们看过一群歌舞姬聚集在一块儿的场面,但那么多小女孩打扮好站在一起,倒是十分稀奇。

  朱高煦等人站在一旁观望着,他对孩儿们今天的打扮十分满意,也认为将士们与围观的百姓、感受也不会差;毕竟人们不会看不见、孩儿们干净整洁的形象,以及身上穿的是不错的料子。

  这时一个青袍文官走到了水师队列前面,大声说道:“北征阵亡将士遗孤,为大明水师官兵,献上小曲《春寒》,愿将士们不负圣上重托,尽忠尽职,保土安民……”

  文官从袖袋里拿出了一张纸,瞧了一下,继续大声道:“战阵有功、为国战死或致残的将士,照圣上旨意,其家眷将得到朝廷抚恤。

  应天府江宁县衙拨官田,修建城镇一座,由工部营造署建造,为每户家眷建造宅院。阵亡将士父母、遗孀、子女可移居此地。

  死伤有功正军军士之军饷,折算为以口粮为主、宝钞为辅调拨,直至其长子十六岁。此项军需,由兵部负责,五军都督府知情(监督)。

  阵亡或伤残军士之妻,可优先到附近的沈氏织造厂做工,补贴家用;皇室指定诰命夫人率领。

  朝廷并设蒙学堂、书院、武备院、贤淑堂。阵亡将士子嗣,可免费到此就学,免恩师谢礼、衣物、纸墨之用。堂、院由工部营造署建造,礼部经营,五军都督府知情。士子蒙学已成,可择书院就学,参与应天府、江宁县之科举;可择武备院就学,参与兵部武举,或通过兵部考试后,任命为官军水陆将士。

  小娘则于贤淑堂就学,由皇后派遣女官教习识字、女德、礼仪、织造等技艺,长成十五,可择良家子成亲,内府补贴嫁妆。”

  一时间水师将士们哗然,大伙儿引项观望着前面的孩儿们。那些穿着光鲜、衣食无忧的活泼小孩儿,无疑让所有将士都心生羡慕。大明朝以往的军户,与农奴有点相似,大多都很穷困;刚才朝廷官员许诺的待遇,显然对军户们来说非常高上。

  朱高煦一声不吭地站在一旁观望,他觉得朝中各衙署官吏、争的就是权力和好处,就算大多目不识丁的军户,何尝不是最在意好处?给将士们的抚恤落到实处,恐怕比说一万句慷慨激昂鼓舞士气的话都管用。

  将士们应该是非常感激皇室的,因为大明朝是小政府主义理念的制度,税赋收入主要用于军费和官饷。公共福利基本没有,连修路铺桥也不是官府承办,得那些想要名声的士绅筹措资金修建;教育也无法普及,蒙学主要靠私塾,各县的教谕官员,只负责已经有功名的士子,称之为县学,惠及的人非常少。

  底层军民没有福利的概念,朝廷忽然增加此项,显然对将士们来说相当于恩典与馈赠。

  朱高煦为了平衡各衙门的额外开支,许诺陆续裁撤皇宫一半宫女、离宫嫁人,减少进宫的宦官、秀女人数。

  但是这些妥协,并不能支撑他的革新想法;那么庞大的开支,显然不是节约出来的,需要开辟新的利润。

  乐工的丝竹管弦之声渐渐响起,孩儿们开始齐唱小曲。歌声在江畔潮湿的风中飘扬开来:“梅香飘满驿路,鸿雁翱翔成行。春寒倚在亭中,眺望出征方向。回忆雨中初见,鸿雁送去娇娘念想。勇士忠君保国,春寒倾心不忘……”

  这首小曲简单易唱,军中很多将士都学会了,没一会儿,数千水师官兵也跟着唱了起来。恢弘的歌声,仿佛已响彻京畿之地。

  而沉默的朱高煦看着此时的场面,观望着战舰上飘扬的团龙日月旗,他幻想的是:枪炮与铁骑的轰鸣之下,勇猛的明军将士席卷四海的场面,团龙日月旗插遍万里山海……还有一船船的金银财宝运到这里来。

  水师官兵们在武将们的军令下,陆续开始登船了。侯显、周全以及一众文武走到朱高煦面前,纷纷跪伏在地,挥泪道别。

  朱高煦扶起他们,说道:“莫负朕望,待回程之时,朕当于奉天殿设宴,为尔等庆功。”

  侯显道:“奴婢等不惜肝脑涂地,必不负皇爷重托。”

  众人再次抱拳鞠躬,朱高煦挥了一下手。

  等大伙儿转身离开了,朱高煦便接过马缰,矫健地翻身上马。过了许久,江面上传来了一阵奇葩的呐喊:“汉王,才是俺们的王!”

  朱高煦回头看时,见一艘宝船上的宦官和官员,正在抱拳向这边行礼。

  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海过一次,所以出海的水师官兵沿用了旧人,比较有经验;但那些海船官兵,在“伐罪之役”中实际投靠了废太子,战争结束之际他们才投降了朱高煦。所以刚才官员们谈抚恤的时候,只提到了对外战争的有功将士,便是为了顾及水师将士们的心情;实际上“伐罪之役”阵亡的汉王军有功将士,得到了同等的抚恤,他们是朱高煦获得皇位的基础,必须要拉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