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渡过松来河后,沿途又遇到了多次小股叛军的袭扰。柳升变得谨慎了许多,他率军一路缓慢行军,沿路派遣了许多小队到附近的山林搜索,确保没有陷阱和埋伏。
原本只剩一天的路程,大军走了数日才到达演州城。柳升在清化城议定的“半月内攻占乂安”的决定,至此已随风而去。
演州城早已变成一座空城,既没有敌军防备,也不剩多少东西,府库与粮仓早已被毁。明军直接进驻了此城。
黎利的多路小股敌兵,似乎已向西退却。那边多山、树林茂密,柳升决定暂且不予理会,仍以伪帝贼首陈季扩为征讨目标。
而今叛军似乎已不愿意与明军进行大战,柳升在演州便果断放弃了原先的部署,不再以快速进兵为要。
他一面派人去知会陈瑄的水师,从海路进入茶江、封锁茶江中下游;一面率陆师沿着平原地带,往西南方向进军,到达茶江中游后、循江而下。水陆两路对乂安城进行包抄合围。
乂安城位于茶江北岸。半个月之后,明军大军约两万众,陆师从乂安西、北两路靠近了此城。
攻城战并未发生,乂安城发生了兵变。几个叛军武将在城中埋伏、捉住了乔装成百姓准备逃跑的陈季扩,然后打开了城门投降。
这时已经是十一月间。黎利等叛军武将在茶江中上游、清化演州以西的大片山林里,仍然有兵力活动,并控制着大片地区。柳升若要对付这些分散的叛贼,那便麻烦了,他决定暂时停止用兵,而立刻派人北上、向张辅告捷。
阮氏仍在军中,已随军到了乂安城。
柳升这半个多月来一直在军营里忙于军务,冷落了她很久。此时战事日渐消停,柳升才决定去与她见面。
阮氏住在中军行辕旁边,迎接柳升时,她显得忐忑不安。
俩人见礼罢,柳升被迎到客厅,他开口便问道:“你的父母兄弟尚在,住在何处?你有无子女?”
阮氏答道:“回柳将军,妾身无兄弟,父母都在河东(海阳)。夫君乃续弦,妾身成婚不久,尚无子女。”
柳升听罢松了一口气,说道:“黄江北岸之地,而今已在新城侯的人马控制之下。不过令尊等还得去东关更安稳。夫人宜修书一封,我派人去接应他们。”
阮氏屈膝道:“将军想得周全,妾身多谢柳将军。”
柳升道:“我该谢你才是,还连累了你。”
阮氏没回应,不过她已抬起头来,看着柳升的眼神十分复杂、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过了一会儿,她才轻声道:“不怪柳将军,只怪我自己昏了头。那晚黎利说得十分可怕、好像志在必得,妾身便觉得柳将军的命运太苦了,若是这样受人所害,实在是……”
柳升又想了一会儿,犹自开口道:“待阮家人到了东关,我便请个媒人、与二老商议婚事。”
“啊?”阮氏一脸惊讶,一脸通红道,“柳将军要明媒正娶我么?”
柳升呼出一口气,点头断然道:“只要阮家父母答应。”
阮氏颤声道:“柳将军是大明侯爵,妾身只怕自己的身份配不上……”
柳升道:“那阮荐是助纣为虐的罪犯,你们家与他断绝关系,本属弃暗投明,此事应无大碍。不过我得与那太监侯显言语一声,待他回国后见了圣上,可以从中斡旋。”
谈话不知怎地冷场了下来,俩人相互瞧着对方。不知怎地,本来没见过几面,柳升却觉得,彼此的心迹已十分默契了。
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
柳升的捷报送到东关(河内)时,已是十一月底。
东关城张灯结彩,一片欢天喜地。庆贺的人不仅有明朝派遣的文武、军士,还有许多安南人。
其中有胡氏政权覆亡之后、幸存的大户,有投靠了陈正元一家的宗室贵族,以及阮公瑰、阮智等早就投奔了大明朝廷的安南人;这些人巴不得陈季扩早点完蛋。不然的话,若安南叛军得势、清算的就是他们;前几年他们得到的一切,也当然会付之东流。
张辅军早就肃清了平原上的所有敌军、即黄江流域的叛贼,他现在已经回到东关城内的“安南都督府”。
此时仍有多路叛军存在,遁入了西部丛林山区;一时间,明军拿他们也没甚么好办法。逃走的各路叛军首领中,只有阮银河、通过东关府知府阮智的关系,表示愿意接受明军的招安。
张辅得到柳升的消息后,隔了一天才召集文武、商议向朝廷报捷的事宜。
一大早最先来到都督府的人,正是还挂着“副都督”官职的黄中。黄中来得太早了,只好先到大堂后面的院子里拜见张辅。
黄中见面就开始为张辅抱不平,以此表示与张辅共进退的态度。
“陈季扩无甚才能,起初将叛军主力都放在了北边,所以大帅才是出力最大的人。不料却让那柳升钻了个空子,径直跑到南边,趁虚而入,白捡了大功,唉!”黄中一脸不悦地说着。
张辅反而十分淡定,说道:“我与柳将军都是为朝廷效力,只要咱们把安南的事办妥了,便是尽到了人臣的本分。何况安远侯从海路奇袭,本是朝廷定好的方略,如今一切顺利,咱们应为安远侯高兴才对。”
黄中愣了一下,又嘀咕道,“幸好那柳家的人没做过燕王府护卫(张玉是燕王三护卫之一),不然现在的势头还了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