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盔甲的侍卫离开了,太监对阮兰芳道:“快去向太后见礼。”
阮兰芳走上前,屈膝行礼,径直问道:“太后召我到王宫,所为何事?”
陈太后打量着她,温和地说道:“救你。我已经给新城侯张辅言语过了,才能接你进宫。”
阮兰芳面露惊讶,立刻跪伏在地,哀求道:“求太后、救救我大哥,我定当牛做马报答太后。”
陈太后站了起来,缓缓地走上前,亲手将阮兰芳扶起,好言道:“黎利和你兄长做的是甚么事,你知道的罢?”
阮兰芳愣在原地。
“无人能救他们。即便是阮姑娘一人,敢救你的,整个安南国、也只有本宫了,只因你是个女子。”陈太后道。
阮兰芳问道:“太后为何要救我?”
陈太后道:“同情。你是无辜的,毕竟那些事你做不了,只是被牵连罢了。”
阮兰芳的眼泪、忽然又流淌在脸上,“我二哥又做了甚么坏事?他甚么也不懂,最爱做的事,便是写诗。他从来没杀过人,待人那般友善……”
陈太后好言道:“可是,本宫也救不了死人。”
阮兰芳的情绪忽然失控了,哭诉道:“阮景异为甚么要那样对他,为甚么要那样对我?世上竟有如此可怕之人,他在黎利跟前要了一枚镯子、想讨好我,又百般诉说衷肠,竟然都是假的,竟然在背地里那般狠毒!我恨他,我恨所有人!”
陈太后的声音却很冷静:“他如果继续欺骗你,玷污你之后、再告诉你真相呢?”
“甚么?”阮兰芳泪眼婆娑地抬起头,愣愣地看着陈太后。
兰芳忽然想起了阮景异说的话:我是背叛者,说实话也不太在意别人的死活。可我家总算是将门贵族,我敢做敢认,不能太卑鄙。
此时此刻,兰芳才忽然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阮景异的意思是,他还不是太卑鄙?
阮兰芳的身子忽然颤栗了一下,浑身打了个寒颤。
陈太后看着她说道:“你以前受的庇护太多了。相比我见过的坏人,黎利、胡氏父子等,阮景异本身倒还没那么坏……你今后愿意受我的庇护,侍奉我、忠于我吗?”
阮兰芳有些茫然地看着陈太后,过了会儿,她终于点了一下头。
陈太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既然有机会活下去,日子总得继续,你先不要想得太多了。”
……张辅已经离开了升龙城,去了东北边的松台卫(海防市)。
他站在松台卫的卫城墙上,极目眺望,已能看见入海口上的无数船帆。明军运送盔甲、火铳的船队已经到了。
大明船队最终要把东西送到东关城(升龙、河内),却没有走大江(红河)的入海口;而是走松台卫这边。因为北面的内河水道,相比之下更加安稳。
在松台卫所在的白藤江入海口,同时有三条江、以及一两条支流河水,从这附近入海。这些江河能通东江、然后从东江通红河。在这个方向有松台卫、河东卫(海阳)、志灵卫、北江卫、谅山卫五个明军卫城,还有许多屯堡、官铺,航线上有重兵,非常安全。
这批精良的军械用于装备安南国的军队,主要是为了在南攻占城的战场上、确保安南军的优势。当然军械不是白给的,需要安南国用稻米、蚕茧支付此项军需费用。
安南国君臣对此没有异议,因为军械的价格很低;明军之所以支持他们,不过是因为盟友关系。如果大明放开售卖,很多国家、都会争着用这样的低价购进。毕竟除了大明铁厂,所有地区的人即便有制作盔甲的技艺,成本也相当高,诸国军队的铁甲装备很少。何况安南都督府的明军武将,还会帮助安南军训练军队。
而此次安南、占城之间的战争,明军不会直接参与。到时候明军只会派出一些文武和小队人马,到战场上进行观察。
张辅眺望着大明的一片片船帆,沉思了许久,大概能理解到圣上的远略。
他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城头,回到了卫城中的衙署内。这时李彬、黄中两员大将已经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面生的武将。
李彬引见道:“大帅,此乃活捉黎利的骑兵百户马敢。末将率精骑驻清化时,马敢便效力于军中。”
张辅点头道:“马百户有大功,本帅进京之后,定在圣上跟前为你请功。你在都督府等着消息罢。”
马敢抱拳执军礼,喜道:“末将多谢大帅栽培!”
张辅看向李彬道:“此番丰城侯突袭黎利,隐蔽人马、时机捕捉都很恰当,用兵娴熟,居功甚大,本帅也定为你请功。”
李彬道:“末将皆是听从大帅军令而已。”
张辅回顾左右,接着说道:“本帅押解贼首进京献俘,此后以丰城侯李彬暂代‘安南都督府’左副都督(都督是安南国王陈正元兼领,挂个名头),黄中为右副都督。一切军务皆由丰城侯决断。尔等定要遵照朝廷政令训言,不可有丝毫松懈。”
几个人一起拜道:“末将等得令!”
黄中的脸上露出一些失落的神情,倒也没甚么不满。毕竟李彬是靖难武将,地位高得多,以李彬为帅、让人心服口服。
张辅猜测,黄中的失落、估计是觉得进京献俘可以把李彬一起带走,如此一来安南都督府武将的地位,便是黄中最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