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有原先的国境线,占城国南方的领地,大概到芽庄、金兰湾南边。朱高煦重新画了一笔,把占城国的国境延伸到胡志明、头顿地区附近。(金兰湾是一个大海湾,几百年后苏联的航空母舰曾驻扎在此地,但此时它还没有发展起来,帆船也不需要那么大的深水湾。)
朱高煦拿起地图,向前一递。齐泰弯腰伸手接过,看了一眼,便拿给了罗潘。
“西贡湾(头顿,因明初真腊人从那里出发、前来朝贡,明朝给取了个‘西贡’的地名,意为西来朝贡之意),名义上将属于占城国,而大明将在此地建立另一个‘使城’。”朱高煦道,“南边的地盘不小,占城国王失去顺化等地的不快、是否能抵消了?”
罗潘看了一番,说道:“大明皇帝明鉴,顺化、岘港是我国已有的土地,而西贡以北的土地却还在真腊人手中。”
卫国公韦达,这时终于忍不住不爽了,说道:“顺化不是已经被安南国攻陷了?你再啰嗦讨价还价,占城国都城,也将不在你们手中。”
朱高煦伸手制止韦达,和颜悦色地说:“既然我朝要在西贡设使城,必定是要实际控制的。官军驻扎西贡,到时候占城人去接收北面的土地,还有甚么难度?不要急,目光得看长远。”
罗潘无奈道:“臣定将大明皇帝的旨意传达国王。如果我国遵守陛下的意愿,陛下能制止安南军、向我国都城进攻吗?”
朱高煦想了想道:“如果占城国诚心称臣,配合进入我朝的体系之内,朕当然不愿意看到占城子民遭受屠戮,必将制止安南军继续南进。但你们作出回应,一定要快,因为南攻的军队不是大明官军。”
罗潘只得向朱高煦鞠躬。
这时齐泰的声音道:“圣上金口玉言,很有诚信,答应给你们的地方,必会尽力做到。尔等君臣也该庆幸,圣上是宽和仁慈之君,否则事情岂能如此了结?”
朱高煦道:“大多事是看实力的。君主如果只有残酷、没有仁慈,便很难让国家强大。朕不是那样的人,你回去叫国王安心,并且要看清形势。”
罗潘答应之后,拿着一张地图鞠躬告退。
第八百五十章 糊涂账
齐泰从柔仪殿出来,便与外藩使臣等作揖道别,准备去南边武英殿的内阁。
这时他看见了同僚钱巽、正在远处观望着。钱巽好像有甚么事,但有没有径直到柔仪殿门口来,或有些犹豫。于是齐泰便犹自走了过去,见到钱巽,两人便打拱作揖。
钱巽是个三十多岁的文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是那种很容易不被注意的人。他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完全是因为汉王府长史出身。
寒暄了两句,愁眉苦脸的钱巽叹了一口气,宛若不那么愉快的话题开场白。钱巽倒也不啰嗦,开门见山地说道:“还是缺钱。下官想过求见圣上,但寻思着此事还有办法,一时便有些踌躇。办法便是请齐部堂出面斡旋,实在叨扰了。”
“找夏部堂?”齐泰也很干脆,直接说到主旨。
齐泰这个兵部尚书、兼内阁大臣,并不只管分内之事,他还要负责沟通各衙门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因为汉王府故吏以及那些新衙门的官员,与朝廷元老官员之间常常存在分歧。而齐泰的身份特殊,既是建文朝旧臣、又是“伐罪”功臣,在两边都说得上话,所以大伙儿往往愿意找他。
果然钱巽点头道:“主要是户部,不过如果工部那边能帮忙、齐部堂在兵部也想想办法,事情便更好办了。”
“我要去内阁,咱们边走边说。”齐泰道。
钱巽道:“圣上曾下旨,由皇宫内库和户部每年拨钱、价值旧钱二十万贯;起初是足够的,南署还能拨钱奖赏官吏工匠。但从去年开始,钱就不够了,乃因铁厂奉旨、制作了一批供应安南国的火铳和甲胄。”
齐泰有点意外:“那批东西,安南国要用蚕茧和米粮交换,换回来的货物应该由户部接收。户部没有给你们调拨钱粮?”
钱巽转过头,瞪眼道:“没有。户部与工部、兵部的人,都认为南署铁厂不需要本钱。户部还给南署发了公文,说了一通道理,钱粮却一厘也没有。”
他接着详细地说道:“制作火铳甲胄,关键需要铁料、炼炭(焦煤)、工匠人力。铁料、炼炭,由户部划了直隶各府县供应,由县官徭役民壮从各地官窑分批运送。
而工匠与军匠,则分别由工部、兵部提供,两个衙门划拨了一些住坐匠、轮班匠、军匠,到南署铁厂服役。这些匠户是子承父业,不得脱籍,不要工钱,还得向工部和兵部交粮税。官府只在匠户出工的时候、供给粮食和盐;而这些粮盐,工部兵部也如数承担了。所以诸同僚认为,南署铁厂也不再需要工钱。”
齐泰时不时点头应声,听着钱巽叙述。
钱巽话锋一转,又道:“可是,事情绝不是纸面上那么回事!铁料、炼炭常常不能如期供应,数量也总是缺少,延误实在是寻常之事;即便原料运到了南署铁厂,东西也良莠不齐……其实是几乎都很差。守御司南署总不能重新开厂,将那些铁料、炼炭回炉罢?
而那些调来的匠户、军匠,很多人完全不会任何手艺,有的人根本不擅长此业,仅因他们的祖父、父亲是匠户,他们就成了工匠。还有因为各种理由没来的,有的逃亡了,有的住坐匠花了银钱、交给工部兵部的分司免役;但是各县分司的人收了钱,却没有给南署雇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