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时辰,众人骑马到了大江南岸,远远地已能望见宽阔的水面。郑和道:“钟公子,咱们可沿江走,见到渡船便先过大江。”
朱高煦点应允。
过了一会儿,他让坐骑稍微慢下来,等身后的韦达和王斌靠得近了,便开口道:“京师还有个人没出来。”
话音刚落,朱高煦便感觉身后的杜千蕊将他搂紧了几分,上半身都压到了朱高煦背上,好像生怕他又走掉似的。但她确实担心错了,朱高煦肯定不会自己再返回去送死!
“谁?”王斌先开口问道,“庆元和尚也要离京?”
朱高煦摇头道:“那小尼名叫姚姬,之前就是她救了我一命。我答应过,要带她一块儿走。”
王斌道:“王爷别管她了,俺们好不容易才离开那龙潭虎穴!”
朱高煦勒住坐骑,转头过来,看向韦达。
韦达与朱高煦对望一眼,沉吟片刻开口道:“末将在京师无人认识,也会说官话,便让末将跑一趟回京罢!”
朱高煦立刻回应道:“你定要当心,若被人查问,便说家在鸡笼山,名叫钟斌。那小尼住鸡鸣寺,也可能在那条香烛街的铺面里。”
“末将遵命!”韦达抱拳应答,又干脆利索地道,“那便就此别过。”
朱高煦抱拳回礼,目送他调转马头。
一旁的郑和没吭声,但朱高煦明白,他是给自己面子……确实很冒险,万一韦达被逮住拷问,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供出此行目的,影响大局。
但朱高煦从棺材里爬出来,已不管什么是冒险了。当初在京师差点被官差堵在香烛街,燕王的“大局”也没能救他的命,救他的反而是一个小尼姑。
……
朱高煦等一行人坐渡船,将人和马一起渡过大江,然后骑马兼程北上。他们绕行返回北平,一路上还算比较顺利。
离开北平的时候,北方的天气还很冷,现在却已是草木繁茂,稍微厚实的衣裳也穿不住了。整个北平城的人和物,在朱高煦眼里似乎又变得陌生起来。
进城之后,郑和去燕王府,朱高煦等人径直回郡王府。
刚过照壁,便见韦达站在院子里!韦达居然先回来了,他倒是跑得很快。
朱高煦把缰绳递给迎上来的奴仆,转头对杜千蕊道:“杜姑娘先去歇会儿。”
“是,王爷。”杜千蕊微微屈膝,她也是满脸疲惫了。她从韦达身边走过时,看了他一眼,又回顾左右瞧了一番。
朱高煦迎面走过去,开口道:“韦将军回来就好……带的人呢?”
韦达抱拳立在那里,“末将办事不力,请王爷降罪!”
朱高煦听罢心里一阵失望,却没表现出来,只说道:“进屋再说。”
二人前后进一间倒罩房,韦达站在屋子当中,弯腰道:“末将回京后,便谎称是姚姬的家乡故知,去鸡鸣寺找过她。但寺庙的尼姑告诉末将,姚姬被关起来了!据尼姑所言,寺庙里有人向主持告状,告姚姬不守戒律、与男子私见。于是主持便下令严惩姚姬,将她幽禁起来,不得与任何人见面。
末将又问,何时能放出来?尼姑说没那么容易,也无定数。末将不敢在京师胡为,又无计可施,只好先回来禀报。”
朱高煦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口道:“我知道了。此事不怪韦将军,你何时到北平的?”
韦达道:“回王爷话,上午才到。”
“回去歇着罢。此番咱们九死一生,我定会在父王跟前为尔等请功。”朱高煦道。
“最险的是王爷。末将等见王爷回来,便安心了。”韦达抱拳道,“末将告退。”
朱高煦点头,目送韦达出门。他自己却在倒罩房里坐了许久,心里忽然有点失落伤感……那天去灵堂之前,下午还见到了姚姬在鸡鸣寺的院子里。早知如此,当时就该派人去找她,让她与郑和、王斌等人一起出城!
他好一阵子都在寻思,自己为何没那么做?主要原因并非是觉得危险,而是他无法确定躲棺材里能不能成功,当时注意力都在那事儿上,根本没顾得上管姚姬的事。
就在这时,王贵走进门口,他一脸喜色道:“奴婢听说王爷回来了,赶紧来瞧,您真的回来了!”
朱高煦不想再提这一行的荒诞惊险,故作淡定地沉声问道:“我走了几个月,交给你的事儿,办得可好?”
王贵回头看了一眼,走上前来,俯首低声道:“奴婢一直很小心,没出什么差错。她也很沉得住气,既没试图逃跑,也没有喊叫。只不过……最近她染了风寒,奴婢已抓了几副药送下去。”
“严重么?”朱高煦问道。
王贵皱眉道:“奴婢不敢确定,更不敢找郎中给她瞧。”
朱高煦立刻站了起来,走出房门,便往穿堂过去,王贵赶紧跟了上来。路上遇到了王大娘,几个月不见,朱高煦随口与她寒暄了几句。
王大娘正待要走,朱高煦又叫住她:“今后杜姑娘住在内厅,让她就近服侍我起居,你们无事不得随意进来。”
“王爷把杜姑娘找回来,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哩……”王大娘笑道。
“别觉得王爷平素待你们和气,就没了规矩!”王贵冷冷道。
王大娘收住笑容,道,“奴婢嘴上说两句,又不是不遵王爷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