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旺也很紧张,在寺庙里总算找到了一个认识的和尚。
和尚会说一些汉话,夹杂着汉话土话,将事情原委说了出来,终于证明了陈兴旺似乎没有撒谎。寺庙和尚、陈兴旺的话串起来,大致叫赵平明白了发生过什么事……
陈天平并没有直接负责拘禁王后,交给了一个陈安的人;然后陈天平去了几千里之遥的大明京师。
之前陈安不慎让小王子被掳走,急着带人潜到云南府,想弥补过失;但陈安被一个汉王府武将一箭射死了……此后,走脱的一个刺客,将陈安死掉的消息带了回来。
剩下了三个汉子找不到雇主,他们准备先淫玩王后,然后逃跑继续原来的勾当。
他们正当合伙去淫辱王后时,因王后反抗激烈,惊动了寺庙里的和尚、制止了此事。王后提出带信回安南国,叫家人用大笔财货赎她;财货由三个汉子、寺庙和尚均分。
几个人因为带头的雇主陈安已死,总算同意了这个法子。
赵平想了许久,问道:“大师之意,此间妇人已回安南国去了?”
和尚听懂了这句话,点头称是。
赵平又问:“既然陈天平给国王送过财宝,放他的人就该国王下令才行,你一个僧人为何敢做这等事?”
和尚却似乎没听懂这么负责的话。赵平叫陈兴旺来,陈兴旺也不太懂老挝的语言,说了半天无法扯清。
赵平带着百余甲兵在寺庙里驻扎了几天,有老挝官吏送来粮食和水,但是此地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赵平始终找不到法子查明此事真假。
那陈兴旺在老挝做买卖好几年,愣是连当地都都没学会,只会一些问候的简单话。陈兴旺称自己主要还是和云南老乡打交道,而雇主陈安虽是安南人,却会汉话。
赵平想再找那个寺庙的和尚时,人已经找不到了。
总之此事毫无头绪,赵平决定带着人先回云南府,禀报了汉王之后,再听安排。
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
时值深冬腊月,此段红河水流仍急。河道上的道路宽敞,两岸却是高山峻岭。黄中乃常年带兵之武将,见此等地形,难免紧张。
不过大伙儿陆续通过鸡岭关(老街)后,渐渐安心了不少。鸡岭关乃安南国北面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能过此关,自然叫人觉得事情顺利。
军中文官吕松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对黄中说道:“胡氏便是怨恨陈天平,却不敢对大明将士轻举妄动,何况咱们拿着圣旨。”
黄中以为然,听罢点了点头:“使君言之有理。”
那胡氏篡位之后,先遣使到京师,想蒙混过关、得到大明朝廷的册封。可见他们还是不敢得罪大明朝。
黄中奉旨护送陈天平,只有四千人马,也不是为了来挑衅,安南国没必要和他几千人发生甚么冲突。况且到目前为止,双方都相安无事,并未发生任何争执。
吕松神情自若道:“前者李御史到安南,言胡氏父子执礼甚恭,黄将军第一回来安南?不过,您也不必太过担忧了。”
这时前军已到了红河河道大路上的另一处关隘,芹站。
黄中一边观察着城楼上的安南守军,一边往洞开的大门里走。因为吕松的一番话很有道理,此时黄中也放心了。
“砰砰砰砰……”突然空气中响起了一阵密集如鞭炮一样的声音。
黄中大急,忙勒住坐骑,循声看发生了甚么情况。只见关隘两边的山坡上白烟阵阵,仿佛忽然起了一阵大雾。黄中当然明白那是甚么,火器的硝烟!
顿时有不少士卒被火器击伤,惨叫倒地。顷刻之后,山坡上便杀声四起,不知有多少伏兵冲了出来!
“后退!”黄中马上大声喊了一声。
好些明军将士已经通过了关隘,此时纷纷调头向城门后退,道路一时拥挤不堪,乱作一团。两边都是伏兵,冲将下来后短兵相接,人们还没怎么回过神,四处便“叮叮哐哐”地拼杀起来。
黄中率众边战边退,他的人马在大路上,之前是长蛇状;忽然毫无准备地遭到偷袭伏击,简直溃不成军,大败。明军向北涌出百步,才勉强以步卒形成防线,弓弩手几番发射、射住了阵脚。
安南军没趁胜冲上来,黄中趁机急忙大喊,叫诸将整顿兵马,列阵防备。此时两边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人和旗帜,黄中急得额上全是汗。
“吕使君!”黄中伸颈大喊,“叫吕使君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吕使君在城楼上!”乱军中不知谁回应了一声。
黄中抬头一看,见陈天平和吕松都在上面,被一群戴着竹笠的人抓着……刚才形势非常混乱,安南军伏兵冲了下来;陈天平和吕松被抓,定然就是在那个时候!
听说安南官吏不少会说汉话,黄中拍马上前,正想询问。
不料这时见上限刀光一闪,陈天平的脑袋突然就被大刀劈了下来!毫无征兆,毫无道理。人头径直从城楼上滚落到驿道上,发出“咚”地一声响。
一句话噎在黄中喉咙口,又被他咽了下去。明军将士无不抬头观望,人群里的嘈杂渐渐安静下来,无数人都对刚才的一幕震惊了。
就在这时,一个安南人用汉话喊道:“跪下求饶!”
吕松挣扎着直起脖子道:“本官乃大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