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未亮之际,景物仿佛都没有了颜色。白蒙蒙的雾气、灰暗的天空,成都城楼巍峨的黑影,已朦胧矗立在雾气之中。
薛禄来到四川出任都指挥使兼总兵官时,随行带了一股京营骑兵。天亮之后,那些骑兵大多都逃回城了,并未向叛军投降……毕竟家眷全在京畿地区,将士们还想回去与家人团聚。
瞿府一大早就遭了大难,薛禄调骑兵冲进府邸,将锦衣卫的人驱逐出门,然后杀掉了所有人!瞿能的另一个儿子瞿郁,以及其全家一干人等,头颅被斩下来挂到了城门上,排成一排,场面十分恐怖!
薛禄一面调兵去灭瞿家,一面去布政使司衙门见郭资,劝郭资与他一起去重庆府。等湖广的援军到来,再攻成都府!
此时郭资已得知前方战事结果,却只字不提,他对薛禄是否还能调动援兵的说法、不置可否。郭资镇定地说道:“成都城尚有三万守军,我再聚集一些军余、青壮助防,凭借城防工事尚能守城;再立刻上奏朝廷,请援军入川。”
他反过来劝薛禄:“薛侯何不留在成都,一起死守此城。只要熬到援军到来,或能将功补过,尚有一线生机!”
薛禄想了一会儿,摇头拒绝了。
就在这时,一个绿袍官儿走到书房门外求见。得到准许,绿袍官儿便疾步走进来,在郭资耳边耳语了几句。
“薛侯派人血洗了瞿家?”郭资脸色一变。
薛禄一声不吭,默认了此事。
郭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轻轻挥手叫绿袍官儿出去了。他在书案旁边来回踱了几步,忽然沉声道:“阳武侯不愿意留下来死守城池,便是以为找到了这样的活命之法?”
薛禄咬牙切齿道:“四川布政使司地盘上,有太多叛王(朱高煦)与瞿能的旧部,如此对阵十分不公平!何况现在只剩三万对阵叛军十余万,这仗没法打!等本将熬过这一关,势必卷土重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郭资道:“阳武侯不趁现在将功补过,朝廷还能给你兵报仇?”
薛禄道:“我自有办法。”
郭资长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人各有志,我也无法勉强阳武侯。”
薛禄听罢也不多言了,抱拳道:“如此,告辞!”
第四百章 静静的锦官城
阳武侯在太平场大败的消息,很快已传遍全城。成都诸城门陆续戒严。
成都后卫指挥使李让的人马、全都调去了前线,统率后卫的武将却换了人,所以他未能追随薛禄参战。
一大早李让慢慢用了早膳、穿了衣甲,在奴仆将士的簇拥下走到家门口。这时两个穿着布衣的汉子,已站在门房旁边等着了。他们迎上来,拿出一张盖着印章的纸和锦衣卫腰牌,其中一个说道:“请李指挥使与咱们走一趟。”
李让的脸马上白了,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没说出一句话来。周围有一群侍卫和奴仆,此时却没一个人出声。
“李指挥使?”锦衣卫军士唤了一声。
李让道:“今天本将要去都指挥使司衙门,商议城防军务,说好了的。”
锦衣卫军士冷冷道:“那边咱们会打招呼,李指挥使不必担心,也不用去了。”
“好。”李让点了点头,他接着低下头看了两眼道,“那我先换身衣服。”
两个锦衣卫军士对视一眼,另一个道:“请李将军尽快。”
李让转身向宅邸走去,来到一间厢房,叫身边的奴仆去取他的官服。他随即抓起肩巾,在额头上揩了一下,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呼出来。
他浑身僵直地坐了片刻,从腰间把佩刀取下来放在桌案上,眼睛出神地盯着那刀鞘。片刻后,李让忽然抓起刀鞘,右手伸过去,“钲”地一声拔出一截刀来,但马上动作又停了。
他眉头皱到一起,眼睛盯着那一截刀锋,苦思着甚么。
李让在房间里干坐了良久甚么都没干,等奴仆拿官服出来,他换上了。便走到厢房门口,忽然转身对那奴仆道:“你告诉夫人……”
奴仆忙弯下腰。
李让欲言又止的模样,终于接着说道:“叫夫人放心,我很快就回家。”
奴仆哽咽道:“是。”
李让乖乖地跟着两个锦衣卫军士离开家门,上了一辆马车走了。他一点反抗也没有,主要是没法反抗,成都后卫的正军全部被薛禄带走、或逃或降或死,现在李让就是个光杆;就算有兵,忽然之间如果异动,恐怕后果只会更糟糕,殃及更多的人!
他被带到了四川布政使司衙署内,到了一间书房,暂且倒没人难为他。李让注意到书房后面挂着一道密不透风的帘子,他看不见后面有甚么,但也不好去检查,总觉得后面有人!
不一会儿走进来了个大汉,是个从未见过的人。大汉在一把椅子上随意坐下,开口说道:“俺是锦衣卫的人,姓狄。”
李让抱拳道:“狄将军,幸会。”
姓狄的大汉抱拳回礼,说道:“有一事想请教李指挥使。一个多月前,说清楚些是九月二十八,酉时。李指挥使府上去过一个估摸二十余岁的汉子,那是甚么人?”
李让吞了一口唾沫,慢慢开口道:“表弟,贱内的表弟,姓张。”
大汉所有所思地点点头。
李让已经准备好了说辞,以为这大汉要细问是甚么关系,不料大汉欠了欠身说道:“李指挥使可能不太了解情状。那断日子里,四川诸卫所武将、不止一个人见过汉王的密使,好多人都承认了。而尊夫人的表弟,恰好在那几天神神秘秘地到来,这样的事确实比较蹊跷。您说对不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