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越来越难走,大军随行有很多车辆牲口,便只能沿着山谷间的各条道路、以长蛇队伍行军。这地方人烟稀少,道路上常常杂草丛生,崎岖难行;前面的将士们,少不得一路清理道路。
军中将士还不得不丢弃了一些车辆,把辎重和粮食分给将士们轮流肩挑背扛。大伙儿走这段山路,那是相当辛苦。
在连绵不尽的山区行军,就好似在一望无际的海洋航行;兴许人们知道,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出去,但反复的廖无人烟景象,难免叫人心慌。
“嘶……”朱高煦座下的棕马鸣叫了一声,前方“传说中”的河流,终于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太阳刚刚落进西面连绵不绝的山林,天还没黑。不过等朱高煦等一队人马返回军营时,肯定已是夜幕降临了。
前锋指挥使王彧欣喜地喊道:“那就是西河!”
本来前锋大将是王斌,但王斌部变成了最后面的后卫,王彧的人马就作为前锋了。
周围的说话声一下子嘈杂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完全听不懂的生苗部落的语言。大声嚷嚷着的黝黑皮肤苗人,不知道正说着什么话,但看表情他很激动,好像在说:我没骗你们吧!
王彧之前给了这个苗人一块白银,作为向导的报酬;而苗人有个女儿长大了,正好用这些白银打造银饰、风光出嫁女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即便语言不太通畅,但也合作得挺顺利。
军中有从云南随军的苗族土官,但土官依旧无法轻松地与当地苗人交谈,据说是因为有生苗熟苗之分,加上各地的语言也有差距;就像汉人的方言,也不是那么好懂的。
汉王军进入广西布政使司后,除了把各城池的官府仓库抢光之外,劫掠袭扰百姓是军法严禁之事。所以汉王军尚未与当地人结怨,诸事也还比较好办。
“这条河叫西河,明日一早咱们便沿着此河往东南行军。”王彧说道,“到一个河湾处,那里有一处土人村子。然后大军渡河继续东行。”
朱高煦问道:“还有多远出山?”
王彧道:“估摸着五六十里地,也可能是七十里。山中行军有点慢,但最多再走两天,咱们必定能出山!末将担保,很快便走到桂林府。”
朱高煦点了点头道:“那便是八月初四傍晚。”
他转头看了一眼王彧,忽然笑道:“王将军最近操劳了,不过正好减一下你身上的肉。这几年你官升得快,肉也长得快啊!”
“哈哈哈……”众将顿时一起笑了起来。
朱高煦转头望西边的光线,便道:“回营!”
次日,各部人马以长长的纵队继续跋山涉水行军。不到中午,大伙儿便陆续渡过了西河……河湾村庄南边有一处河滩地,水很浅,众军直接涉水过河连桥也省了。
到太阳西垂之时,大军再度于山林之间扎营。王彧部下的斥候禀报,今天这一段山路是最难走的,明天出发后地势能渐渐好转。
朱高煦在营中刚吃过晚饭,他便收到了王斌的奏报。
王斌在信中写道:吴高或已发觉王爷大军动向,敌军于今日清晨掉头,已沿洛清江东岸的官道南下。末将得到消息,决定回军南下,从柳州府北面道路,向吴高军靠近。
朱高煦立刻看了一下落款的日期。八月初三,正是今天才发出的奏报。
他抬起头来,见刚才和他一起吃晚饭的大将们还在帐篷里。他便把王斌的信递给旁边的侍卫,做了个手势叫诸将传阅。
过了一会儿,率先看完信的赵平说道:“江阴侯胆子真是小哩,他若径直北上桂林府,寻王爷决战,胜败可知耶?”
朱高煦道:“咱们的大军分作了几股,吴高可能没搞清楚本王的中路军,具体有多少人。他要是知道本王总共只有七万多人、王斌部还在后面,或许真会拼一把。可是江阴侯的赌性很小,他不太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
赵平道:“王爷所言极是。”
朱高煦心道,看了几家牌的人,想输也不容易。朱高煦自己也经常搞不清楚敌方的具体情况,他的办法是猜对手的心态。连猜带琢磨,由此作为判断的法子。
他沉吟了片刻,忽然一拍大腿,转头对侯海道:“王斌……今晚侯长史便写好信,明早立刻快马送去王斌营中!传令王斌,只可监视吴高军动静,不可浪战;等待我大军主力靠拢之后,再发动对吴高军的攻击。告诫王斌,要是把本王的前锋军折损了,本王必严惩不贷,绝不讲情面!”
侯海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感觉隐隐有点不妙。这个王斌因为是汉王府三护卫指挥使出身、朱高煦的心腹,所以现在已是都督大将。但论打仗经验,王斌肯定没法与吴高这种老油条相比。
帐篷里几个大将议论起来。朱高煦也没听清楚他们说些甚么,渐渐地有点出神了。
过了一会儿,朱高煦把一张地图在案板上展开,若有所思地盯着图。他怔了许久,开始努力发挥想象,在图上的城池道路线条之间,回想各次斥候描述的景物。在这个时代打仗,主帅真是很需要想象力和记忆力。
朱高煦猜测吴高的心思,吴高之所以调头,必定是因为官军所在的位置东西两面都是山脉,只有向北桂林、向南柳州地区的方向可以行军……吴高既已掉转向南,意图应该是避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