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从南门楼入靖江王府,此门名字是端礼门、和汉王府的南门楼名字一模一样。
入得王府,观其占地之广、房屋之多,完全不输朱高煦在云南的亲王府;各种殿宇规模与亲王府差距不大,但靖江王府内有山有水,还有很多别致的亭台楼阁……朱高煦不得不承认,他的汉王府似乎是最差的亲王府。
一个姓萧的长史带着一些官吏宫人,前来迎接。一行人把朱高煦引进端礼门,到了承运殿。
好在靖江王朱赞仪没有躺在床上见朱高煦,他被两个宫女搀扶着,站在大殿台基上的门外,作势要挣扎着下来。
朱高煦快走了一段路,上前扶住靖江王,说道:“贤侄当心!我本来不想叨扰贤侄养病,可难得来一次桂林,不见面总会有些遗憾。”
靖江王赞仪吃力地说道:“叔父,晚辈礼数荒疏啊。”
“不必客气,都是自家人。”朱高煦恬着脸道。只见眼前这个汉子,看起来比朱高煦还老、实际年龄也似乎大一点,但辈分上他还是晚辈。
朱高煦又道:“其实咱们叔侄是见过的。”
“啊?”靖江王显然是忘记了。
朱高煦道:“洪武末,贤侄奉太祖皇帝诏命,游历各地,拜会各藩国亲戚,曾到过北平。不过当时主要是我父皇出面接待你,你怕不记得我了。”
靖江王恍然道:“对,对了!”
本来是亲戚,结果只见过一面、就让靖江王十分激动。俩人的距离似乎拉近了不少。
“外面风大,贤侄要将息病体。”朱高煦道。
靖江王道:“叔父请。”
靖江王被人搀扶着进去,又请朱高煦在上位入座;那里并排摆着两把椅子,靖江王却没有过来平起平坐、他有气无力地靠坐在下首的一把椅子上。
靖江王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一会儿,歇了一阵才开口道:“晚辈最羡慕的,不是叔父能征善战威震天下,却是您身强力壮。如今我这身子骨,纵是有荣华富贵、妻妾成群,又有何用……”
朱高煦好言道:“贤侄好生静养,定能痊愈。”
寒暄之间,便有一个宦官弯着腰走了进来。宦官在靖江王耳边说了一句话,靖江王听罢说道:“叫李夫人带佐敏进来,拜见他的叔公。”
“是。”宦官退走。
不一会儿,门外便出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牵着个小孩儿。女子大约便是靖江王所称的“李夫人”、藩王府有封号的妾,小孩儿应是他的次子朱佐敏。
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
李夫人挟靖江王次子朱佐敏,走到了大殿内。她低眉顺目的模样儿,一双眼睛闪着精明的亮光,时不时抬眼瞄朱高煦一眼。
走得近了,她才以轻缓的动作款款屈膝,说道:“妾身李氏见过皇叔。”说罢又拉扯了一下身边四五岁的男孩儿,低声教道,“快叫叔公。”
朱佐敏听话地跪在地上叩拜道:“佐敏拜见叔公。”
“好,免礼罢。”朱高煦面带笑容,和气地伸手做了个手势。不知是不是错觉,朱高煦觉得那李氏的语气有点嗲。不过王宫里的妇人、很多人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或许只是他的错觉。
母子俩起身,便到靖江王身边坐下来,陪侍在一旁。
靖江王一脸病容,说起话来依旧有气无力,偶尔没那么吃力的时候也是中气不足,“朝廷派来的巡抚雷填劝我走。我便说汉王是我的叔父,一家人有甚么好怕的?”
朱高煦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我听说,我那大侄孙朱佐敬,已经跟着广西巡抚离开了?”
靖江王忙道:“耿氏自己要走,我也不便拦着!”他顿了顿又道,“晚辈的祖上曾触犯过大明律法,太祖太宗对咱们家都十分厚待……我是肯定不愿意离开桂林府的,这里就是我的家哩。”
“嗯……”朱高煦听明白了靖江王的意思。靖江王这一脉多次违法,其中不乏有伤天害理的事,但都被皇室宽恕了。现在的靖江王便在表示:我可没干多少坏事,你不能对我太差!
就在这时,朱高煦发现李夫人一直在悄悄打量自己,便侧目看了她一眼。她一不留神迎上了朱高煦的目光,便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然后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拿起手帕轻轻遮掩脸颊,佯作擦拭了一下。
宫女泡好了茶端上来了。李夫人十分殷勤地接了过来,亲手端起一盏茶送到朱高煦面前,屈膝送上,脸轻轻一侧,柔声道,“妾身恭请皇叔饮茶。”
妇人温柔起来,实在很能吸引注意。因为她的近前,朱高煦甚至能闻到她身上的香味了,又不经意间瞅见李氏那宽松却半透明的纱丝半臂外衣之下,胸襟鼓囊囊的,简直引人遐思。
不过朱高煦明知这妇人是侄子的女人,那是不能轻易妄动的;否则在礼教森严的现在,影响就实在太坏了!于是朱高煦反而有些不太大方,显得很拘谨。
李氏似乎也发现了朱高煦的尴尬,却忽然低头悄悄笑了一下。
这时靖江王的声音道:“我这夫人李氏,平素是快人快语,很麻利的娘们。今日不知怎地,倒是做作起来,我还有点不习惯……你就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大家闺秀出身,何必在叔父面前装知书达礼,我这肉都麻了!”
李氏的脸颊顿时绯红,急忙退到她坐的地方,片刻后便说道:“咱们皇叔英雄了得,城里和王府上不知有多少传言呢,不管是西南蛮夷、还是交趾叛军,敌军围攻皇叔,却总被打得落花流水。皇叔这样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英武人物,妾身自是敬仰,那有甚么不对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