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福没把话说全,他大概意思是朱高煦恩威并济、许诺安抚大多数人的手段很高明。
不过朱高煦自己倒觉得、这种东西实在稀疏平常;毕竟这是常识,后世早就人尽皆知了。连幼儿园的小孩、也有模有样学会了的玩意,先结伴说咱们谁谁谁可爱的小朋友是一伙的,然后好一起殴打落单的不可爱的小朋友。朱高煦也不觉得自己有多虚假,不过是正常的生存手段罢了。
邱福说罢,率先跪伏在地,叩首道:“老臣等恳请汉王即皇帝位!”
顿时千步廊上稀里哗啦跪伏下了一片,呼声越来越大!
只剩朱高煦一个人站在衙署门口的台阶上,他等了一会儿,这才长叹一气,大声道:“我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皇位,责任重大呐!众位非要把重担推给本王,本王三番五次推拒,亦未得到各文武官员、宗室亲眷的准许。唉!那本王只有勉为其难先当着皇帝罢;以后要是大伙儿不愿意了,叫本王从皇位下来便是。本王大不了回云南做亲王,享享清福。我这亲王名位是父皇给我的,那才是最精贵哩!”
一些人听得是脸色凝重,他们或许将这番话、视作一种威胁和告诫。等朱高煦登上皇位了,谁还敢试图把掀他下来?那真是不死不休的大敌!
许多人喊道:“汉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仁义无双……汉王名正言顺,当今天下,大明帝位、非汉王莫属……感谢汉王答应登基,为臣等作主……”
朱高煦又道:“昔日我被逆臣乱党逼入奉先殿,走投无路,向太祖高皇帝的灵位哭求。太祖显灵,让我发现了地道,这才侥幸得脱。
太祖在天之灵,亦不忘庇护皇子皇孙。我昨日已祭拜了父皇母后,今日便去孝陵看望我皇祖罢。”
人们纷纷附和称颂。
于是一大群人准备了一番,伐罪军中军把祭祀的用品、用于宰杀的牲口、汉王的仪仗等等都备好了。连祭祀太祖祷告用的表文,文官们昨夜也连夜写好了。
朱高煦亲自做的事倒很简单,他回到礼部后堂,重新换身衣裳,然后坐车去孝陵念写好的表文就行了。
祭拜太祖,朱高煦穿上了非常正式的青色亲王衮服,乍看跟皇帝的穿着差不多、只是图案装饰的细节上有差别。然后他便在前呼后拥的仪仗、文武百官簇拥下,大军护卫中,乘坐车驾出了皇城。
如同长龙的队伍,在京师百姓众目睽睽之下,一起直奔紫金山那边的孝陵方向。
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权神授
昨日下午,郭铭就被从诏狱放出来了。
上次高炽登基,他的劝进表文几乎没有赶上趟,只因犹豫不决;这一回汉王要登基,他想劝进、没有半点迟疑,却因身体原因耽搁了时间。
郭铭在诏狱里被关了很久。他在牢里身上戴着枷锁链条,吃的饭食清汤寡水、有时候还是馊的,生病了也没得到甚么治疗;加上他被指责涉及弑君大罪,心中每日也是忧惧不堪。实在身心具废,吃了不少苦头。
等汉王的军队一进京师,很快郭铭就得到了无罪释放!不需要任何理由,他无罪的证据、便是他的女儿是汉王结发妻;汉王结发妻的生父,怎么可能有罪?!
郭铭回到家中,府上的家眷都被送走了(郭家其他兄弟被驱逐回原籍,郭铭的家眷拿去交换了郭资、现在还在湖广汉王府行宫),偌大的武定侯府落败不堪,只剩几个老头守门。郭铭的腿被链子锁得太久有点跛、初时走路也困难;身体也是虚弱非常、还带着病,刚回家时他几乎不能活动。
太医院赶紧派了数位太医跟着郭铭回府,为他诊脉开药,叮嘱他好生静养。
但郭铭吃了饭、沐浴更衣之后,体力稍稍恢复便咬牙起床,开始艰难地写劝进表。昨夜没赶上时辰,今早郭铭起床,便坐车去了皇城。
然而他又没有赶上!到了千步廊时,他才得知:汉王已经答应登基称帝,此时去祭拜祖陵了!
郭铭有点沮丧,千步廊上有认识他的官吏,都好言劝说他、不用劝进也可以的。
……正月二十二日朱高煦祭祖之后,京师有司官吏便忙着准备登基大典。在众人的劝说下,朱高煦认可宜尽早登基,于是登基大典定于二十三日。
(议定将于二十四日在正阳门外东南边的天坛祭天、正南的山川坛祭地,以告诉上天厚土,朱高煦将成为人间的统治者;并与天地神灵勾通、祈祷得到冥冥未知之物的祝福。当然这世上有没有神、还说不定,此事最主要的作用,是向凡人们宣称一个道理:君权神授。)
登基的准备有点仓促,连合朱高煦身的皇帝衮服也没有,临时织造肯定是来不及了。太监们找出了当初先帝穿过的衮服,用在大典上穿。
不过,不到十年之间、官员们已经操办了两次登基大典;现在是第三次。于是大伙儿还是很熟练的。
当天(二十二日)晚上,朱高煦仍旧住在礼部衙门里。他又犯了老毛病,每当大事前夕,他总是容易失眠;当晚他根本没睡好,夜间醒了无数次。而且现在没有人注意这个问题,无人像妙锦那样细心给他磨珍珠粉吃了。
朱高煦的心情十分复杂,主要是兴奋新奇。他“一到”大明朝就是藩王,郡王亲王的本质身份差不多,早已习惯;但做人间天子,还真是没怎么准备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