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忍不住笑了起来,想得不错,只可惜,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你如愿以偿!
柳淳跟朱棣又赶往关押阿鲁台的大营,凑巧,蓝玉和朱能也都在。
君臣四个,一起来瞧瞧阿鲁台。
这位蒙古太师,一身布衣,盘膝端坐,在手里还捧着一本易经,读得津津有味。半点没有阶下囚的自觉,相反,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得意和轻松。
“瞧见没有,就是这么个东西,柳淳,你可有办法摆布他?”
柳淳微微一笑,直接迈步走了进来,阿鲁台听到了脚步声,连忙放下易经,起身施礼。
“罪人阿鲁台拜见辅国公!”
柳淳微微一笑,“阿鲁台,你怎么认出来是本爵啊?”
“回辅国公的话,大明朝青年才俊众多,唯独辅国公辅佐两代圣君,年轻有为,声名赫赫,纵然是老叟幼童,也仰慕大人之名。”
“好话,真是好话!”柳淳笑道:“只可惜本爵不想听空话,你能拿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有!”
阿鲁台躬身道:“罪人在草原多年,旧部众多,而且罪人还有些手段,瓦剌部根本不是罪人对手。只要大明能够重用罪人。从此之后,罪人必定能安定草原,抚平战祸。诸部蒙古,共遵大明天子为天可汗,世世代代,永不相叛!”
“哈哈哈!”
柳淳还是一笑了之,“说得好听罢了,你又是什么东西,能保证世世代代,你连自己都保不住!”
阿鲁台昂然道:“辅国公何必如此小觑在下,我愿比一古人。”
“谁?”
“阿史那思摩!”阿鲁台自信道:“老夫必定胜过此人万倍!”
“胡人归顺,阿史那思摩,还算个忠臣,你要自比,我倒是有个更合适的人选……安禄山!你觉得如何?”
阿鲁台瞬间脸色惨白,他勉强镇定了片刻,哂笑道:“大明天子圣明,辅国公睿智。草原苦寒之地,所产者不过牛羊,所生长者不过野草。唯有野草一般坚韧的生灵,才能得到长生天的眷顾,顽强生长在草原之上。其余的生命,不过是鲜花一般脆弱,扛不住塞北狂风。中原有句话,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还请相信罪人,唯有我,能给草原带来太平!”
他这番话说,朱棣和蓝玉都陷入了沉思,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听了不止一次了,其实想想,还是有道理的。
“阿鲁台,你说得再好听,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你们汉人没法在草原上生产,与其让更野蛮的部族霸占草原,还不如用你。对吗?”
阿鲁台老脸一黑,“辅国公,你又何必曲解我的话?”
“不是曲解,而是想告诉你,别琢磨着威胁大明,你不配!”柳淳轻蔑道!
第692章 吾儿真有父皇风范
“阿鲁台所说,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保塞内附!这玩意半点都不新鲜,从西汉开始,就有这一招了。”
蓝玉沉吟道:“此法貌似效果不好吧?”
柳淳哼道:“岂止是不好,简直是遗祸无穷!两汉时期,蛮夷内附,迁居要地。等到魏晋的时候,国力衰微,胡人趁机做大,这就是五胡乱华的由来。等到唐朝,也大肆接纳胡人,最后弄出了安史之乱,大唐盛极而衰!”
“原来如此!”
蓝玉抓着胡须,愤怒道:“阿鲁台居心叵测,存心不良,老夫现在就杀了他!”
柳淳连忙拦住了老岳父,您老爷子的火气也太大了。
“咱们还是冷静一下,阿鲁台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也是吃准了咱们没办法经营草原。”
蓝玉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别说经营草原了,就算北平,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苦寒之地。
当年柳淳为了经营大宁,那是用尽了手段,把监狱里的犯人都给拉出来了。
大宁的环境还相对不错,如果继续向西,向北,那就是茫茫瀚海,然后就是漠北……坦白讲,就算汉唐最强盛的时候,也无力控制这些地方。
长城一线,就是咱们老祖宗,经过千百年的经验,划定出来的一条经验线。这条线在地理上,跟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过了长城,就不适合农耕。
而大明的将士兵马,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只能短暂出击草原,没法长时间生存。
农耕民族的人马必须依靠庞大的后勤补给,也就是说,没法脱离农耕区太远,不然鞭长莫及,路上损耗太大,还没开战,就已经败了。
就拿这次战斗来说,朱棣那么信心满满,依旧不敢追到漠北跟阿鲁台决战。如果真要是跨越瀚海,那胜负可就不好说了。
自己占据不了,草原又不会空下来。
与其给别人,还不如给熟悉的阿鲁台。
朱能忍不住道:“这样的话,阿鲁台所说,岂不是对的了?”
“对的?”柳淳哑然:“难道咱们大明的武人,就这么点本事吗?”
朱能为之一振,吃惊地看着柳淳,你小子还要怎么样?
明明都说了,不是我们没志气,而是没法生存啊!我朱能要是啃着野草,吃着沙子就能活,我也留在草原啊,问题是我没这个本事啊!
朱能没有主意,可朱棣和蓝玉都明白了柳淳的意思。
朱棣沉吟道:“寇可往,我亦可往!”
柳淳点头,“陛下睿智,过去夏商周三代,是不断向外分封诸侯,让这些诸侯国开疆拓土,拱卫王室。可秦汉以来,却不断敞开门户,放外人进来。我们却不敢走出去了,简直丢祖宗的脸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