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尊孔夫子雕像,满足了太多人的幻想,让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从弯下腰的一刹那开始,他们就不一样了。
这种灵魂深处的满足,是无法形容的,真是太美了,足以让他们飘起来。
尤其是听说新君还会来到吕宋,举行盛大的典礼。
每一个人都不淡定了,他们主动捐献钱款,还花大价钱,修筑观礼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皇帝陛下满意,讨新君的欢心。
只要做好这件事情,他们就脱离了低级趣味,变得与众不同了。
面对这个结果,朱棣还能说什么,他有点恶心,又有点欣慰,还有点感叹……“看起来朕务必要留下最严厉的祖训。我大明的天子,不管如何,都不能没了骨头!”
对于这一点,柳淳是不怀疑的,至少老朱家的人还是要脸的,总不会干量中华之物力一类的丢人事情。
柳淳和朱棣,在吕宋,积极筹备大典。
在应天这边,朱高炽也在快速布局。
其实他很清楚,老爹和师父之所以要在吕宋举办典礼,也是在考验他的本事,如果能安排好人事布局,一切平安顺畅,自然无话可说,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龙椅八成也不会稳当。
大胖子满脸黑线,我他娘的是真不容易啊!
“二弟,三弟,老百姓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没有别的,大哥需要你们啊!”
朱高煦绷着脸,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朱高燧满脸鬼嘻嘻的笑,仿佛在看朱高炽的笑话。
朱大胖无奈咬牙,“干脆点,你们打算怎么办,赶快说出来!这一次是咱们兄弟说了算,我绝对不打折扣!”
他又沉吟道:“再跟你们说得明白点,为兄可比父皇和师父大方多了,你们开价吧!”
老大都一副任凭宰割的模样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还能说什么。
“大哥,我跟你说过,要增加预算,另外我打算把大明皇家科学研究会,改成大明科学院,拿掉皇家二字。同时广收英才。另外我打算重新编修《永乐大典》。”
朱高炽略微沉吟,这个《永乐大典》,早在很多年前,柳淳就负责过修书工程,诸如杨士奇、胡广、姚广孝,都参与或者主持过。
到目前为止,《永乐大典》还是个半成品。
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关家国天下的部分,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另外在体例上面,古圣先贤,诸子百家,比重太大了。
算起来多数是历史文学,这让朱高煦很不满意。
“我认为必须重新编写,按照咱们科学一脉的想法……要不干脆改成《大百科全书》算了,毕竟不能只放永乐朝的东西……对了,你打算更换年号不?”朱高煦问了个很白痴的问题。
这不是废话吗?
哪个新君能不换年号!
可是朱高煦却又道:“我觉得吧,弄年号太麻烦了,你干脆换成黄帝历算了……这样一来,对咱们老朱家也有好处,你就可以宣称万世一系了,而且即便大明亡国了,咱们留下的东西,也会永远传下去……”
朱高炽是哭笑不得,他怎么摊上这么个夯货啊!
咱大明好好的,你说点吉利话会死啊!
反正朱高煦是被摆平了,剩下就是朱高燧了。
他也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在手里把玩着一个玉貔貅。朱高炽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当年皇爷爷给师父的那个,没想到又传到了老三手里。
“行了,你的心思我知道,我从锦衣卫调拨一批人手给你,从今往后,你就负责监督整个金融体系,有什么建议,只管给我提就是了。”
朱高燧哈哈大笑,急忙站起身,撩起袍子,嘴里大声道:“臣弟拜见兄长!”
以“臣弟”自居,意思再明白不过来,朱高炽乐颠颠伸手搀扶,“哪里敢让贤弟下跪……”
他的手还没碰到朱高燧,这位屁股往后一提,直接站了起来。
大胖子,我就是客气一下,别当真啊!
朱高炽是没心思跟两个兄弟计较了。
安抚好了他们,事情就差不多了,不过还剩下一个最关键的人物。
朱高炽拖着疲惫的身躯,直接到了太师府,柳淳虽然不在,可三位师娘还在,小师弟于谦还在。
“大师兄,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决定就是,你是我的师兄,又是日后的君父,小弟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你是真的不用在乎的。”
朱高炽翻了翻白眼,“我说小师弟,你就别跟师兄玩这套了,师父让你当衣钵传人,就是把他老人家的一切都交给了你。内阁的那几张椅子,迟早有你一份。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于谦终于严肃起来,正色道:“大师兄,咱师父辛苦了这么多年,他的变法到底如何,该有个定论才是!”
第936章 父皇把天下给你了
朱高炽沉着脸,思忖良久……到了这时候,他就要站在皇帝的立场,思考问题。这也是柳淳教导他的,处在高位,就要清楚自己的职责。
你朱高炽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别人的徒弟,如果连这一点都拎不清,那就不配当柳淳的弟子了。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站在了皇帝的立场,那到底该不该答应呢?
“小师弟,其实我是有心重修永乐大典,把咱们师父的想法编写进去,如此应该够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