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颔首,“这个案子说起来不复杂,但是能在京城大肆捞钱,没有够硬的靠山,那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只能大造声势,逼迫各方,谁也不敢把案子压下去,也不敢毁尸灭迹,只要追查,就一定能有结果!”
“高!”
汤和伸出大拇指,“小子,老夫这辈子佩服的人没几个,当初你接了我的玉貔貅,老夫还觉得你太嫩了,可今日一看,你小子智略过人,算无遗策,老夫服了。心服口服!”
顿了顿,老汤又道:“可话虽如此,但这一次也暴露了咱们的实力啊,你有没有万全的打算?”
“咱们?”柳淳轻笑:“老国公,你几时愿意跟晚生站在一起了?”
汤和不爱听了,“我侄孙都是你的徒弟了,他在凤阳干的事情,我老人家都知道!”话说到了这里,汤和的老脸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很满意,很幸福……
对于一个成功人士来说,讲究什么呢?
衣锦还乡,造福桑梓,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县志里,让家乡父老称赞,引以为傲,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出了一大堆的淮西勋贵。
可凤阳百姓依旧贫穷,依旧唱着花鼓,到处要饭,朱元璋甚至成了他们私下里调侃嘲笑的对象。
这些事情老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让朱元璋给凤阳百姓,每人按月发放粮食吧!
在这个时候,汤怀到了凤阳,接了知府的位置。
他首先就开始兴学,利用凤阳的人力,开办学校,吸收凤阳子弟入学。随着办学的深入,汤怀开始利用学校,动员百姓,修桥铺路。
这些事情很多官吏都干过,但是汤怀却玩出了花样!
在凤阳,最丰富的资源就是石灰石和石英砂。
而汤怀就是靠这两样东西,改变了凤阳……他从各处筹资,建立了一个水泥厂和一个玻璃作坊。
当产业进驻凤阳之后,尤其是这种高大上的产业,整个凤阳百姓,迅速燃起了希望……到处挖石头,制造水泥,烧制玻璃……外来的商贾快速增加,凤阳又发挥了南北要冲的地理位置,开始发展商业。
一句话,曾经贫穷的凤阳,开始有了希望。
现在凤阳百姓,提到汤知府,简直比起朱皇帝还要骄傲!
而且提到汤怀的时候,人们也会顺带着夸奖一下信国公汤和。
至少,在家乡父老面前,汤和的腰杆比朱元璋要笔直硬挺!
“小子,老夫只能这么说,你的那个变法,我是支持的,你想做的事情,我也赞同。我们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当了一辈子官,没能造福桑梓,让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你小子点石成金,没你的指点,汤怀懂个屁!老夫既欠你的人情,也认同你的想法,所以……”汤和压低了声音,“我不想你出事,必要的时候,老夫可以死,但是你小子必须活着,不然,老夫死不瞑目!”
正在这时候,唐韵急匆匆从外面跑来,“大人,我查到了!”
柳淳豁然站起,“哦!是谁?”
唐韵没说话,而是递给了柳淳一张纸。
展开之后,柳淳看去,上面开列了足足五家粮行,这五家粮行,目前的东家还不清楚……但是,创始人都是一个人!
吕平!
“大人,我是费了好大的力气,从应天府的故纸堆里翻出来的,差点就被搅碎做成纸币了。”
柳淳突然恍然大悟,怪不得要那么快大义灭亲呢……原来这个吕平还牵连了太仓的案子!这么说起来,早在朱标活着的时候,这帮人就这么干了!定远侯王弼,死的真是有点冤枉!
第338章 风雨凄凄的朱允炆
面对这个结果,柳淳还能说什么!
吕氏,够狠!
在历史上,这个女人名声不显,但是反过头来想想,她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朱标死后,朱允炆身边还没有太多的文臣相助,他一个少年郎,如何能把老朱都感动了,觉得此子纯孝,没几个月就立他做太孙,让一大帮叔叔美梦落空!
如此看来,朱允炆的确受到过不错的教育,而能给予他提点的,多半就是这位吕氏了。
前些时候,吕平兼并土地,闹出了案子,朱允炆跑去求柳淳,而吕氏则是果断大义灭亲,杀了兄弟吕平。
在当时,柳淳只觉得这个女人太狠,断尾求生,来得也太无情了。
可现在看来,吕氏应该是处心积虑,铲除祸根……而且吕平经营粮食生意,兼并土地,倒卖太仓粮食……这就顺理成章了,毕竟都是一个圈子。
其实想想,假如自己有个姐姐,是事实上东宫的主人,自己会不会像吕平一样放肆敛财呢?
或许多数人都会吧,只要别撞到枪口上就好。
不过柳淳没有急着下结论。
既然吕氏能帮着朱允炆拿到储君之位,她的心智手段就一定不弱……也就不存在姐姐心疼包庇弟弟,纵容违法的情况。
更何况吕平是过继过来的,也不是吕氏的亲弟弟!
那吕氏还纵容吕平敛财……这就很有趣了!
吕平的钱去哪了?
他是不是过路财神,只是替吕氏敛财,而吕氏拿了钱,又干了什么?她把钱花到了哪里?
想要扶持儿子成为储君,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常氏和长子死后,朱允炆就是庶长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