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而来的就是京城的几十家粮行,悉数被查封!
谁也想不到,从来都没人留意,专门干脏活,炮灰一般的应天知府,竟然弄出了惊天一击!
刑部尚书夏恕看到了结果,大笑三声,迈步直接向皇宫而去。
这一次总算能跟陛下交代了!
“启奏陛下,根据彻查,扣除原本查封的五家粮行之外,另有三十八家粮行,协助盗卖太仓之粮,这三十八家粮行,背后的东家是五个人……其中有两人,是,是东宫的太监!另外三人,也是宫女的亲戚。”
朱元璋闻听,气得胡须都撅起老高。
他劈手抢过夏恕的奏疏,反复看了几遍,然后重重摔在书案上,从后槽牙里吐出两个字:“退下!”
还没等夏恕离开宫殿,背后就传来了怒骂之声!
朱元璋忍无可忍了。
不要脸的贱婢,就这么没见过钱!盗卖太仓粮食,身为太孙之母,未来的皇太后,当起了硕鼠,连这种钱都挣。
假如你真的掌了权,还不把大明朝的国库搬到后宫去!
就算暂时不废了太孙,这个吕氏也断然不能留了!
朱元璋怒火中烧……整整一夜,都没有睡觉……东宫必须整顿了,该处置的都要处置,绝对不能客气了。
这就叫灯下黑,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反而没有注意到,实在是疏忽大意。
不过在处置东宫之前,是不是该给未来的储君铺路了呢?
其实从朱元璋和柳淳的对话,就听得出来,老朱在易储这件事情上,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他要担忧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就难免束手束脚,加上年纪大了,心也软了,老朱对柳淳下不去杀手,对自己的孙子,也总还有一丝的亲情在。
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朱元璋不再犹豫了。
朱允炆懦弱,耳根子软,身边又聚集了一帮坏东西……假如江山交给了他,势必会断送朱家的基业。
不行!
绝对不行!
这是朕的江山!
是朕出生入死打下来,又兢兢业业呵护的天下!
必须给一个让朕满意的人……
老朱沉吟良久,终于下旨……“令燕王总北平、辽东人马,出塞筑城,招抚生番,大将周兴为副手,协助燕王朱棣,一起出塞!”
这道旨意下去,明眼人都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当初是太孙极力建议,让宁王和辽王就藩,分了朱棣的兵权。
如今老朱又让朱棣名正言顺,统领两镇人马,天子的用心,还不够明白吗?
朱元璋反复权衡,当初他立朱标,这几十年下来,朱标威望足够了,但是手段太差,性格绵软,被奸人陷害。
新的储君,必须足够强悍,这一点朱棣很像他,再有,储君也必须拥有足够的威望。
老朱打算让朱棣先领兵打仗,开疆拓土。
一方面积累军功,一方面收服人心,尤其是勋贵武人之心。
等时机成熟,再让他进京,以储君的身份,主持几年变法,培植心腹……到了那时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这么安排,还能避免柳淳做大,省得那小子威胁老朱家的天下!
完美!
朱元璋打定了主意,他要一步一步,把江山交给合适的人……“朱棣,你不要让父皇失望啊!”
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北平。
燕王府!
仨倒霉孩子都气坏了,尤其是朱高煦,嘴唇上都急出水泡了。
这不是坑人吗!
他们在应天待了好几年,啥动静没有。
结果他们刚刚回北平不久,就出了王弼一案,柳淳调动各种力量,勋贵,文臣,向东宫发起攻势。
四大国公,白衣渡江,吊唁定远侯,何等雄壮啊!
只不过消息传到了北平,早就凉了。
说起来也是坑人,他们正热血沸腾呢,就传来消息,柳淳被贬云南……这是咋回事啊,完全不能理解!
那一刻,朱高煦觉得自己的皇祖父,简直是天下最大的昏君了。
朱允炆装模作样,假仁假义,在学堂的时候,就瞧他难受。
他娘吕氏,也不是好东西。
他身边的那些穷酸,更是令人恶心!
皇祖父简直瞎了眼睛,怎么能贬了柳淳,纵容他们呢?
“都怪你!你说你被封世子,你就自己回北平算了,我和三弟留在应天多好!”
朱高炽白了二弟一眼,“就你?你留在应天能干嘛?给先生招灾惹祸!你是看先生倒霉不过瘾,还想盼着皇祖父把先生杀了啊?”
“朱高炽!”
朱高煦气得跳起,伸手就抓,“你诅咒先生是吧?我跟你没完!”
他动手要打,朱高炽也不是吃素的,他年纪本来就发几岁,练武之后,虽然脂肪还是那么多,但力气却一点也不小。
两兄弟扭打在一起,一边打,还一边骂!
“我才没有诅咒先生,我说的都是实话!就你的性格,非给先生惹祸不可,回北平正好!”
“我看你是无情无义,忘了先生的教导,你是不是也打算捧朱允炆的臭脚,好安心当你的燕王世子?”
“你放屁!”
“你恼羞成怒了,我说对了!”
……
这俩货纯是没事找事,折腾了好半天,打得鼻青脸肿,筋疲力尽,总算能坐下来了。朱高炽大脸凄苦,朱高煦怒目横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