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柳淳来说,他是要真正提倡知行合一,真正把百姓的民生利病,和学问结合起来。
“岳麓书院开设算学课程,学到了算学本事,就可以更好的经商,计算货物人员,可以计算田赋税款,计算田地大小,计算道路坡度,计算工程用料……这些,都是为了百姓民生造福……进入岳麓书院,是知,走出岳麓书院,发挥才智,造福家乡父老,造福大明百姓,就是行!所谓知行合一,就是我对所有学子的寄望,少年热血,不该只想着功名利禄,颜如玉,黄金屋,总要真正做一些事情,有朝一日,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能够骄傲地说,无愧这四个字,余愿足矣!”
柳淳在长沙停留了七天,这七天里,百姓就跟过了年似的,热闹到了极点……到目前为止,以科学为教育内容的学校只有三座。
一个是应天鸡鸣山的学院,从那里走出了许多的变法派官吏。
第二个是凤阳书院,那里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工程、水利、材料……师生们已经能烧制水泥和玻璃,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驯服淮河,让凤阳彻底摆脱天灾人祸!
岳麓书院是第三处,同时也是柳淳用心最多的地方,他很想把岳麓书院做成一个科学思想的大本营。
不但从实际着手,拿出过硬的发明创造,还要从思想上,摧毁整个理学体系。
长沙是变法开始的地方,柳淳坚信,岳麓书院,也会成为思想变法的开始!
让我离开京城,这不叫贬官,这叫做龙归大海,虎入深山。
在京城,那么多神仙在,柳淳或许还有忌惮。
可是出来之后,他是彻底放飞自我了,格局布局,都在加快之中……毕竟留给每一个人的时间都不多了。
如果朱元璋能顺利完成易储,一切好说。
如果不成,那就要轮到我来拯救世界了!
“进入云南,是我们伏身蹲下的开始,等到积攒足够的力量,一跃而出,必定风云变色,日月无光!”
……
柳淳离开了长沙,继续向云南进发。
他在岳麓书院所讲的内容,已经飞马送入了京城,欣赏柳淳的人,欣喜若狂。
好小子!
虽然贬官,却没有半分沮丧!
兴学教化,有胆色,有魄力!
讲得好!
至于那些厌恶柳淳的,尤其是东宫的师父们,看到了柳淳所讲,一个个气得脸都黑了。
“这个该死的柳淳,他竟然抢占了岳麓书院,霸占了圣贤的讲学之地!是可忍孰不可忍!”齐泰厉声咆哮。
练子宁也咬牙切齿,“柳淳大言不惭,竟敢在朱子宣讲理学的故地,大谈他的科学,简直恬不知耻,不要面皮!”
黄子澄微微咳嗽,“两位,不要火气这么大,柳淳推崇科学,和理学之间,早有矛盾,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气大了伤身,何必呢!”
“哼!黄大人,你能忍,我们可不能忍!岳麓书院必须关门,我现在就策动御史上书,弹劾柳淳!他一个戴罪之身,居然如此猖狂,简直岂有此理!”练子宁是右佥都御史,虽然在都察院排名靠后,但好歹也是个头头儿,下面有几个御史言官。
柳淳挑衅理学,有人冲出来,自然就会有其他人跟进,到时候一起打落水狗,不愁柳淳不死!
这位气哼哼去安排了,倒是齐泰他的眼中,寒光内敛,嘴角上翘……光靠着御史言官,能把柳淳弹劾倒了,那是痴心妄想!
他现在是肆无忌惮,只怕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要想除掉柳淳,何须那么费力气,只要有一个猛士就足够了。
齐泰想到这里,立刻转身,去找朱允炆商量了……
第350章 勿使孤有弑师之名
朱允炆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柳淳被贬之后,朱允炆就再也没有踏入过乾清宫。自从成为储君以来,朱元璋有意栽培,朱允炆能处理很多事情,甚至中下级的官吏任免,他都有一定的权限。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权力,才吸引了那么多的文官清流聚集在他的身边。当朱允炆发觉自己失去了权力,先是惶恐,接着就是害怕。他能感觉出来,皇祖父似乎不只是为了给自己点苦头那么简单。
而是永远不让自己碰朝政了,他老人家也不屑于教导自己……他被皇祖父抛弃了!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朱允炆怕了,貌似储君之位,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
完了!
自己真的完了!
“殿下,很多事情都是柳淳兴风作浪,他即便离了京城,也不老实,还跑去建什么岳麓书院,此人不除,殿下永无宁日啊!”齐泰建议道。
朱允炆斜了他一眼,“除掉?怎么除?我连皇宫都进不去,你是嫌我死得不够快吗?”
朱允炆薄薄的嘴唇,变成了可怕的青紫色,五官扭曲,神情狰狞,都是这帮没用的文人,把自己给害了!
“殿下!”齐泰意识到了朱允炆的怒火,连忙跪倒。
“殿下,想要挽回圣心,并不算难,臣这里就有一个办法……至于柳淳,也有很多办法可以除掉他,根本不需要殿下动手。而且云南山高路远,瘴气遍地,弄死柳淳,就跟捏死臭虫一样容易啊!”
不得不说,齐泰在东宫师父当中,是个有才华,有主意的,可貌似这家伙的运气真的不太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