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洪武末年_青史尽成灰【完结】(706)

  冯诚不屑哼了一声,老夫半生安稳,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一双眼睛!

  如今老夫年近半百,果断投身靖难,指挥大军,谈笑间,灭了徐辉祖,靠的是什么?是眼光加实力!

  试问天下,谁敢小瞧老夫?

  沐春走了,云南的人马,除了他老冯,还有谁能统领?冯诚这时候不免有种飘飘然,到了巅峰的感觉。

  这次出手,真的值了!

  “舅舅,其实有句话,你说错了,这不是单纯的新旧交替,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变革。我们的胜利也不是靠着运气,而是靠着天下百姓的支持!”

  柳淳面色严肃,目光变得凶狠起来。

  冯诚浑身一震,忍不住道:“这个理儿我是赞同的,没有百姓支持,我在荣县就会被徐辉祖击败,你镇守成都,也要靠百姓帮助——你,你打算怎么办?”

  柳淳呵呵一笑,“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回应百姓最大的要求——土地!”

  “土地?”

  “没错,就是土地!”柳淳果断道。

  冯诚沉吟片刻,显得有些纠结挣扎,柳淳瞧着他,“舅舅,有什么话,还要藏着掖着?”

  冯诚连忙摇头,“非是如此,你不要误会。”他咳嗽了一下,然后酌量道:“柳淳啊,这书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吗,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太较真了。这均田也好,均役也罢……咱们除掉一些罪大恶极的士绅豪强,给老百姓分一些土地,也就是了。老百姓看到了好处,他们就会感恩戴德。我们呢,也不要把事情做绝,这样一来,那些士绅豪强,也会支持我们的。”

  冯诚越说声音越小,最后竟然变成了喃喃自语,“江湖上都讲究做事留一线,咱们更不能赶尽杀绝,你说……是吧?”

  柳淳听完冯诚的话,只是淡然一笑。

  “舅舅,跟你说这话的人不在少数吗?”

  冯诚老脸凄苦,嘟囔道:“我可告诉你,我就是传话而已,他们的好处我半点没要,你要想办我,我也没意见。”

  柳淳摆手,“舅舅过虑了,我不会因为几句话,就迁怒谁的。更何况你的想法,也代表了不少人。”

  柳淳沉吟片刻,让人去把几位关键的人物都请来。

  包括蜀王朱椿,岷王朱楩,蓝勇,平安,王才,杜思贤,以及从云南连夜赶过来的汤昭和赵勉!

  “我们打赢了这一战,战后的收尾工作还在继续。我们该如何治理巴蜀,将巴蜀变成我们进军靖难的大本营……现在必须拿出一个方略,而且尤其重要,我们要开诚布公,真正做到上下一心。”

  “我想你们都清楚,徐辉祖何以失败,就是人心混乱,各有算计。文官有文官的想法,下面有下面的想法,彼此掣肘,彼此拆台,结果空有几十万大军,却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人情况更加复杂,来自四面八方,如果不能尽快拧成一股绳,我们失败的机会更大!”

  柳淳扫视所有人,“我们奉天靖难的最大理由,就是朱允炆不遵先帝祖训,放弃变法……那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对变法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柳淳刚说完,汤昭就站起来了,这家伙早就是柳淳的铁杆,“废话那么多干什么,你说怎么样,就在怎么样!谁敢反对,老子就把他的脑袋拧下来!”

  柳淳摆手,“这是讨论,不是耍横,我们要以道理服人。”

  按下了汤昭之后,剩下的人彼此互相看着,冯诚老脸难看,他想开口,却生怕碰钉子,只能拼命看着赵勉,这家伙之前可是吏部尚书,后来为了追随柳淳,跑到了云南,他的地位够,说话分量也足。

  你要说说两句,保证管用。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没等赵勉开口,蜀王朱椿突然闷声道:“人无信不立,巴蜀百姓,给了我们支持,大家伙和衷共济,守住了成都,这是多大的恩情?人要知恩图报,要懂得如何做人!我不管别人,我的态度是让出蜀王府所有田产,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另外我也会遣散王府的奴仆,并且提供他们土地,让他们做普通人!”

  蜀王的表态,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按说变法最大的障碍就是皇族贵胄,没想到朱椿竟然能如此大度,真是让人颇为意外。

  “我是藩王没错,可我还是那句话,我是先帝的儿子,是大明的皇族!让出土地,我饿不死,老百姓没有了田,那可是会造反的!试想一下,假如所有成都百姓都帮着徐辉祖,我们会怎么样?让人碎尸万段,还是五马分尸?纵然我能躲得过,我的子孙后代呢?他们还能永远作威作福下去吗?”

  “啪!啪!啪!”

  柳淳带头鼓掌,他对朱椿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时候,岷王朱楩腮帮子鼓鼓的,真是气死人了。你朱椿说的什么话,弄得好像我不是父皇的儿子似的?

  “我跟蜀王一样,全力支持变法!”

  有了这俩王爷带头,王才笑嘻嘻道:“我跟商人沟通过来,他们说只要公平合理,他们也愿意纳税,但必须防止官吏横征暴敛,盘剥无度!”

  柳淳点头,“商税的问题,肯定要仔细研究,才会逐步推行,务必公平合理。”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赵勉也笑了,“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变法的事情,说到底,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士人集团……我也是一个读书人,要我说,应该不应该呢?从私心上讲,我该反对,可从大局来说,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凭什么士人可以当官,可以不纳税,不纳粮,不服役,还可以豢养那么多的奴仆?吃香的,喝辣的。所谓刑不上大夫,什么士大夫与君王共天下……说穿了,都是士人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弄出来的欺人之谈!我!”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被士人集团从京城赶了出来,在西南的这些年,我走遍了云南和四川,真正看到了民间的疾苦……如果让我说,变法必须彻底落实下去,不能打一点折扣!我是读书人,可我也是有良心的读书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