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轻笑,“蜀王殿下,我想请问你一件事,当下子午谷的这条路,是什么时候修的?”
这话问到了朱椿的软肋,就像柳淳弄不清楚三苏的情况的一样,朱椿也闹不清楚子午谷是怎么回事。
“请柳兄赐教!”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唐代所修,又名荔枝道!”
“荔枝道?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道?”
柳淳点头,“正是,世人皆知岭南有荔枝道,而巴蜀地区所产荔枝虽然不如岭南,但胜在距离长安更近,所以唐代就重修了子午谷。”
岷王朱楩听他们聊得有趣,也跟着问道:“这么说,当下的路,要比三国时候,容易多了?”
柳淳点头,“的确如此,唐代是不惜血本,才把这条路修出来,能够通行战马,咱们也才能迅速北上。”
朱楩哼道:“这唐朝也太奢侈了,为了吃口荔枝,就大兴土木!瞧瞧,这两边悬崖峭壁,修这条路,不知道要死多少啊!”
朱椿也道:“由此可见,盛唐衰落,也是自取灭亡,红颜祸水,诚不欺我!”
“哈哈哈!”
柳淳突然大笑起来,弄得俩人迷糊了,“怎么,难道我们说的不对?”柳淳失笑道:“就算唐朝再糊涂,也不会为了几个荔枝到处修路,那不过是书上胡言乱语罢了。你们可知道,唐朝曾经几次征讨南诏,而南诏勾结吐蕃,一起抗衡大唐,弄得唐军损兵折将,好不凄惨!”
朱椿一惊,“柳兄,你说唐代修这条荔枝路,其实是为了对付南诏?”
柳淳点头,“有了这条路,南诏就算有什么异动,也可以迅速通知京城,不至于手忙脚乱。国家的决策,岂是那么儿戏的!就像修运河的隋炀帝,他是为了看琼花吗?不过是后人给他泼脏水罢了!”
……
柳淳侃侃而谈,两位王爷听得津津有味,过去的时候,书上怎么写,他们也就怎么信,可听柳淳分析,还真是那么回事,史书上,有多少人蒙受冤枉,无辜背了黑锅,只怕是数也数不清。
“这条子午谷在唐代之前,通行艰难,诸葛孔明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有人用过了!”
“谁?”
“东晋的桓温,他就从子午谷出兵,讨伐前秦,所走的正是魏延当初建议的那条路!”
“那结果呢?”朱椿和朱楩好奇道。
“还能怎么样,没出谷就中了秦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大败而回!”
朱椿喃喃自语,“这么说,如果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建议,只怕一样兵败如山倒了?”
柳淳道:“其实仔细研究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所谓光复汉室,是分成很多个目标的。蜀国弱小,就算打下了长安,也是受不住的。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却又不能对下面明言,他的真正目标是陇右!或者说,诸葛亮希望占领陇右之地,获得战马的来源,然后养精蓄锐,逐步光复长安,只有如此,才有希望打败曹魏……”
这一路上,两位王爷不断询问,跟柳淳谈古论今,简直颠覆三观,觉得以前的书都白读了……朱椿跟朱楩商量一下,两个人干脆下马,单膝跪倒。
“柳先生,我们想拜先生为师,还请先生准许!”
柳淳忍不住笑道:“燕王的三个公子可都是我的学生,你们再拜我为师,他们可就是你们的师兄了。”
“不碍的!”朱椿还来了轴劲儿,“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们是向先生求学,其他的事情,也都顾不得了!”
朱楩也道:“没错,请先生看在我们一片赤诚,请先生收留!”
这俩家伙干脆把路给堵上了,不答应就不让柳淳走了。
柳淳也是没办法,“既然如此,那就收下吧!不过你们只能算是记名弟子,要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门徒。”
朱椿才不管这些呢,他喜滋滋牵过战马,“先生,前面就出了子午谷,距离西安也不远了,让弟子给你牵马。”
柳淳也不好拒绝了,就这样,他们到了谷口,还没等出去,突然有马蹄生意响起,朱椿吓得一哆嗦,“先生,这历来走子午谷的都没有好下场,咱们是不是遇到危险了?”
朱楩也吓得够呛,正在这时候,有一骑突然跑了过来,见到了他们,立刻道:“启禀两位王爷,燕王殿下派遣代王、肃王、庆王,三位王爷迎接。”
敢情不是伏兵,朱椿擦了擦并不存在的冷汗,他突然意识到,西安已经是六王齐聚!这可是非比寻常啊!
他偷眼看柳淳,师父和四哥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举吧?
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开除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明显,这一次的靖难之役,比历史上的规模大得多,其中的势力也复杂得多。
把北平老巢先放在一边,朱棣和柳淳,就各自拥有一个山头……朱棣这边三位藩王,而柳淳这边有两位藩王,外加一个云南西平侯,也幸好柳淳把沐春提前弄到了西安,要不然三对三,还不知道谁胜谁负呢!
朱椿跟朱楩也不是脑子抽了,非要自降身份,给三个侄子当师弟。凡事都讲究先来后到,如果不抱一个大腿,万一被代王三人欺负,他们该怎么办?
柳淳能不清楚这帮人的心思吗,他如果一味拒绝,装清高,不揽权,事情反而会更复杂,所以他才痛快答应,收下了两个弟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